第13周 闯关测评
21 杨氏之子 22 手指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
得分
知识·能力·运用(共47分)
一、汉字王国。(14分)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8分)
2.词语填空。(6分)
( )的画卷 ( )的色调 ( )的沙漠
( )的感受 ( )的淤泥 ( )的珍宝
二、词语城堡。(11分)
1.比一比,再组词。(8分)
篱( ) 咛( ) 螺( ) 纽( )
禽( ) 拧( ) 骡( ) 扭( )
2选词填空。(3分)
(1)无名指和小指,体态 ,样子可爱。
(2)这湖边的美景成了当地一道 的风景线。
(3)这晚霞或深红,或血红,或金黄……五颜六色, 多姿。
三、句子乐园。(14分)
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6分)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指
的特点。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8分)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背诵积累,写出它们各自的本领。(8分)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我上 ”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
有何功,居我上 ”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 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 ”
阅读·理解·感悟(共23分)
五、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10分)
手 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 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熏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 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 、 、 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
状不美的。(3分)
2.用“ ”画出选段中的过渡句,其作用是 。(2分)
3.画“ ”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请试着续写两句。
(2分)
4.从选段中,你知道大拇指的特点是
。(2分)
5.日常生活中,“大拇指”式的人有
等。(至少举出两个例子)(1分)
六、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13分)
《世说新语》故事一则(节选)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④。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俄而:不久,一会儿。②骤:急。③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④乐:高兴。
1.这则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事件是 。(3分)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原文中的句子。(6分)
(1)这纷纷扬扬飘落的白雪像什么
(2)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不如用柳絮乘风飞舞来比方。
3.你认为他们谁比得更贴切 为什么 (4分)
选材·构思·表达(共30分)
七、习作与表达。(30分)
主题要素:五根手指虽然作用和功劳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每根手指的力量如何,只要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就能发挥最大作用。
习作要求:在习作中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事物描写得形象生动。(习作纸自备)
习作计划: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相信你是最棒的!
习 作1:《手指》启发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请以“团结就是力量”为题,写一篇习作。
习 作2:请模仿课文《手指》,选择人体五官中的“一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