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易错6离子鉴别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3 宁波模拟)将CO2通入NaOH溶液,为验证NaOH是否已被完全反应,有以下几种验证方法:
①滴加酚酞试剂,如果变红,表示NaOH未反应完;
②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出现气泡,表示NaOH已反应完;
③滴加过量CaCl2,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如果不变红,表示NaOH已反应完;
④加入过量BaCl2,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CuCl2,如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表示NaOH未反应完。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21秋 鹿城区校级月考)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
A.Ag+ B.SO42﹣
C.CO32﹣ D.Ag+ 或 SO42﹣
3.(2022秋 滨江区期末)对于某纯净物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色,该溶液是碱溶液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加稀硝酸不溶,一定有SO4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4.(2023 镇海区模拟)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毫升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17g.2、第二份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以上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一定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一定有钠离子
C.一定有氯离子
D.一定没有钡离子
5.(2023 下城区模拟)某固体由 Ba2+、Cu2+、Na+、Cl﹣、、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
③在无色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推断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A.Na+、、
B.Na+、、、Cl﹣
C.Ba2+、、、Cl﹣
D.Cu2+、Ba2+、、
6.(2021秋 上虞区月考)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Cl﹣
B.可能不存在Na+
C.一定存在Na+、NH4+、CO32﹣、SO42﹣
D.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7.(2021 上城区模拟)下列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中的Cl﹣,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B.检验溶液中的Cl﹣,先加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
C.检验溶液中的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
D.检验溶液中的SO42﹣,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
8.(2021秋 鹿城区校级月考)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四组实验,结合现象最终能确定未知溶液中含有Cl﹣,不含有CO32﹣的是( )
A.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
B.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
C.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
D.未知溶液白色沉淀沉淀全部消失
9.(2021 龙港市模拟)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 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向丙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钡离子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0.(2022 淳安县校级一模)一瓶敞口的NaOH溶液久置后变质,在变质后溶液中新增的离子主要是 (填写离子的符号),为了检验此溶液是否完全变质选用下列试剂 较为合理。
①CaCl2
②酚酞试液
③盐酸
11.(2022秋 舟山月考)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的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过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的 (写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3 (写化学式)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12.(2022秋 定海区校级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现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和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
(2)再取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
13.(2022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1﹣和SO42﹣,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1﹣存在。
(3)若要检测是否含有H+,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14.(2022秋 诸暨市期中)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草木灰中富含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某同学为了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
②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为排除CO32﹣和SO42﹣对检验Cl﹣的干扰,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
③将上述溶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 溶液。
(2)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若观察到 ,即可验证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
(3)草木灰是化肥的一种,从其组成元素考虑,它属于 肥。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5.(2023 鄞州区校级一模)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NO3)2=BaSO4↓+2NaNO3
【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
(2)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猜想 方案 证据 结论
硝酸钡 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钡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 可能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
(3)如果实验证明硝酸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 (填化学式)来设计实验方案。
16.(2022 北仑区二模)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1)滤渣a的成分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2)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 。
(3)若现象(1)“滤渣部分溶解”变为“滤渣全部溶解”,则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
2023年浙江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易错6离子鉴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3 宁波模拟)将CO2通入NaOH溶液,为验证NaOH是否已被完全反应,有以下几种验证方法:
①滴加酚酞试剂,如果变红,表示NaOH未反应完;
②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出现气泡,表示NaOH已反应完;
③滴加过量CaCl2,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如果不变红,表示NaOH已反应完;
④加入过量BaCl2,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CuCl2,如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表示NaOH未反应完。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答】解: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滴加酚酞试剂,如果变红,不能表示NaOH没有反应完,故说法错误。
②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出现气泡,不能表示NaOH已反应完,也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故说法错误。
③滴加过量CaCl2,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如果不变红,表示NaOH已反应完,故说法正确。
④加入过量的BaCl2,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同时除去了碳酸钠,排除了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取上层清液,滴加CuCl2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如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表示NaOH未反应完,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2021秋 鹿城区校级月考)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
A.Ag+ B.SO42﹣
C.CO32﹣ D.Ag+ 或 SO42﹣
【解答】解: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硝酸银和硫酸钡,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Ag+或SO42﹣。
故选:D。
3.(2022秋 滨江区期末)对于某纯净物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色,该溶液是碱溶液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加稀硝酸不溶,一定有SO4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解答】解: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但是不一定为碱溶液,选项A错误;
B、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盐酸,则该沉淀可以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硫酸根,选项B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银离子影响,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且不不溶于稀硝酸,说明沉淀为硫酸钡,证明含有硫酸根,选项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可以是碳酸钙、碳酸钡,加入盐酸都可以溶解,因此无法确定含有钡离子,选项D错误;
故选:C。
4.(2023 镇海区模拟)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毫升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17g.2、第二份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以上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一定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一定有钠离子
C.一定有氯离子
D.一定没有钡离子
【解答】解:①能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产生气体的物质应为铵盐,因此溶液中应含有铵根离子;故一定存在NH4+;收集到气体0.17g,即0.01mol,根据铵根和氢氧根1:1反应得到氨气可知铵根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②在溶液可能存在的六种离子中,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形成的沉淀只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因此沉淀有三种情况:可能是碳酸钡;可能是硫酸钡;可能是既有碳酸钡又有硫酸钡;其中硫酸钡不溶于酸也不能与酸反应;而碳酸钡与酸能反应而沉淀质量减少;根据(得干燥沉淀2.3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不变)故沉淀为:只有硫酸钡,没有碳酸钡;
确定原溶液中存在SO42﹣;因为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确定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
Cl﹣对①②的现象,没有影响,因此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第二份得到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求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则铵根带有的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0.01mol,硫酸根带有的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2mol,发现负电荷多,故还应该含有带正电荷的离子,则还含有Na+;
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SO42﹣、Na+,一定不存在Ba2+、CO32﹣,可能存在Cl﹣;
故选:C。
5.(2023 下城区模拟)某固体由 Ba2+、Cu2+、Na+、Cl﹣、、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
③在无色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此推断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A.Na+、、
B.Na+、、、Cl﹣
C.Ba2+、、、Cl﹣
D.Cu2+、Ba2+、、
【解答】解: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铜离子;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白色沉淀,说明存在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碳酸钡;滤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硝酸,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说明固体中存在氯离子,由于加入足量BaCl2溶液,但无法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都不存在,故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a+、CO32﹣、SO42﹣,可能存在Cl﹣,一定不存在Ba2+、Cu2+。
故选:A。
6.(2021秋 上虞区月考)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Cl﹣
B.可能不存在Na+
C.一定存在Na+、NH4+、CO32﹣、SO42﹣
D.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解答】解: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氨气,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气体为氨气,其物质的量为0.04mol,即原溶液中存在0.04molNH4+;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2.33为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0.01mol,则原溶液中存在0.01molSO42﹣,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原溶液中存在0.02molCO32﹣,因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不能共存,一定不含Ba2+,由计算及溶液为电中性可知,阴离子电荷总数大于阳离子电荷总数,所以一定存在Na+,而Cl﹣不能确定。由此可知:
A、由上述分析可知,Cl﹣不能确定,故A错误;
B、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存在Na+,故B错误;
C、通过推导可知,一定存在Na+、NH4+、CO32﹣、SO42﹣,故C正确;
D、一定不存在Ba2+,一定存在NH4+,故D错误。
故选:C。
7.(2021 上城区模拟)下列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中的Cl﹣,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B.检验溶液中的Cl﹣,先加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
C.检验溶液中的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
D.检验溶液中的SO42﹣,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
【解答】解:检验溶液中的Cl﹣,为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一般要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即可先加稀硝酸再加硝酸银也可先加硝酸银在加稀硝酸,AB都正确;
先加过量盐酸酸化,以除去银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BaCl2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硫酸根。先加氯化钡可能产生的是氯化银白色沉淀,故C正确,D不正确。
故选:D。
8.(2021秋 鹿城区校级月考)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四组实验,结合现象最终能确定未知溶液中含有Cl﹣,不含有CO32﹣的是( )
A.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
B.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
C.未知溶液无现象白色沉淀
D.未知溶液白色沉淀沉淀全部消失
【解答】解:A、先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Cl﹣、CO32﹣,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由于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不能说明未知溶液中含有Cl﹣,故选项错误。
B、先加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CO32﹣,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未知溶液中含有Cl﹣,故选项正确。
C、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CO32﹣,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不能说明未知溶液中含有Cl﹣,故选项错误。
D、先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l﹣或CO32﹣,再滴加稀吸收,沉淀部分消失,说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还含有能溶于硝酸的碳酸银,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2021 龙港市模拟)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 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向丙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钡离子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
【解答】解:各种离子之间会形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镁,所以甲是氢氧化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所以乙、丁是碳酸钠、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所以丙是氯化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氢氧化钡,丙是氯化镁,乙、丁是碳酸钠、硫酸,所以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故A正确;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故B正确;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C正确;
D、丁溶液中可能含有Na+,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0.(2022 淳安县校级一模)一瓶敞口的NaOH溶液久置后变质,在变质后溶液中新增的离子主要是 CO32﹣ (填写离子的符号),为了检验此溶液是否完全变质选用下列试剂 ①② 较为合理。
①CaCl2
②酚酞试液
③盐酸
【解答】解:一瓶敞口的NaOH溶液久置后变质,在变质后溶液中新增的离子主要是CO32﹣,为了检验此溶液是否完全变质,选用下列试剂CaCl2、酚酞试液,实验过程: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滴加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即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说明溶液完全变质。
故答案为:CO32﹣;①②。
11.(2022秋 舟山月考)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的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过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的 Ba(NO3)2 (写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3 AgNO3 (写化学式)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解答】解:如果要判定经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钠,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污水),往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滴加HNO3和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
Ba(NO3)2;AgNO3。
12.(2022秋 定海区校级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现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和 硝酸钡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
(2)再取上层清液加 硝酸银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
【解答】解:(1)检验硫酸根离子使用的含可溶性钡离子的物质,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为不影响氯离子的检验,不可使用氯化钡溶液,可以使用硝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
(2)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再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又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故答案为:(1)硝酸钡;
(2)硝酸银。
13.(2022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1﹣和SO42﹣,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硝酸钡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 硝酸银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1﹣存在。
(3)若要检测是否含有H+,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碳酸钠溶液 。
【解答】解:(1)检验是否含有SO42﹣,可用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一般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氯化银沉淀,则证明有Cl﹣存在。
(3)若要检测是否含有H+,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碳酸钠溶液,若产生气泡,则证明含有H+。
故答案为:
(1)硝酸钡;
(2)硝酸银;
(3)碳酸钠溶液。
14.(2022秋 诸暨市期中)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草木灰中富含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某同学为了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
②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为排除CO32﹣和SO42﹣对检验Cl﹣的干扰,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
③将上述溶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 硝酸钡 溶液。
(2)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若观察到 生成了白色沉淀 ,即可验证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
(3)草木灰是化肥的一种,从其组成元素考虑,它属于 钾 肥。
【解答】解:(1)因为硝酸钡和K2CO3、K2SO4反应生成BaCO3和BaSO4,排除CO32﹣和SO42﹣对检验Cl﹣的干扰,所以该同学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一种盐溶液,该盐溶液是硝酸钡溶液;
(2)因为硝酸银和Cl﹣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验证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
(3)由于草木灰中富含K2CO3,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草木灰是化肥的一种,从其组成元素考虑,含有钾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它属于钾肥。
故答案为:(1)硝酸钡。(2)生成了白色沉淀。(3)钾。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5.(2023 鄞州区校级一模)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NO3)2=BaSO4↓+2NaNO3
【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猜想 方案 证据 结论
硝酸钡 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钡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 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
(3)如果实验证明硝酸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 Na2SO4 (填化学式)来设计实验方案。
【解答】解:(1)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因此看到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2)硫酸钠有残留,则可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此时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没有硝酸钡,硫酸钠有残留,所以硫酸钡表面会有硫酸钠的残留,所以可以验证是否有硫酸钠存在;
故答案为:Na2SO4。
16.(2022 北仑区二模)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1)滤渣a的成分一定含有 CaCO3和BaSO4 ,可能含有 Mg(OH)2 。
(2)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 氯化钡、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
(3)若现象(1)“滤渣部分溶解”变为“滤渣全部溶解”,则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Na2SO4 。
【解答】解:碳酸钙难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镁会与盐酸反应而溶解。
样品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滤渣a和滤液,滤渣a中加入稀盐酸,全部部分溶解,生成无色气体,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弱酸,不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盐酸,碳酸不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盐酸,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b是碳酸钡沉淀。
(1)设生成0.44g二氧化碳所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44g
x=1.0g
而滤渣a的质量是1.4g,所以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镁,所以根据现象1和现象2可以推测,滤渣a是CaCO3和BaSO4;可能含有Mg(OH)2;
(2)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氯化钡、氢氧化钠以及氯化钡和硫酸钠的反应产物氯化钠;
(3)若现象(1)“滤渣部分溶解”变为“滤渣全部溶解”,则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Na2SO4。
故答案为:(1)CaCO3和BaSO4;Mg(OH)2;
(2)氯化钡、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3)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