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小毛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1 18: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语文
22《小毛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毛虫的自信心。
3.培养“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信念。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难点
培养“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信念。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巩固词语。
2.说一说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毛毛虫?(结合上节课一到二自然段的内容)
3.过渡:小毛虫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永远就这样了吗?
二、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读课文,看看小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7自然段)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第7自然段中并没有“蝴蝶”两个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用课文中的句子解说。)
4.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来,心里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交流。
(灵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 轻盈】
5.逐句朗读,把它的灵巧、轻盈用朗读表现出来。重音轻读、示范朗读。吹绒毛感受。
6.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竟”竟然:出乎意料。)加上惊喜的语气读。
7.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小蝴蝶,说一说:你为什么高兴?(出示句式:“因为……所以我高兴。”或者“我高兴是因为……”)
8.尽管小毛虫原先是那样的笨拙。从小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那么意想不到,那么神奇。
男生读小毛虫的过去(第1、2自然段),女生读现在(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1.过渡:小毛虫为什么会有这样意想不到的变化,当他还是小毛虫的时候他想到了吗?那时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2.尽管如此就是尽管这样。那么如此指的是——①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②昆虫们快乐无比。
3.小毛虫这时的心情怎样?
(出示:不悲观失望——小毛虫很乐观,一点也不悲观;小毛虫不羡慕——别人的本领,它一点也不想要)
4.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读。(出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拓展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是——(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该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读)。注意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5.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1)这里有个词:尽心竭力。“竭”是“用尽”的意思。
(2)现在你能说说“尽心竭力”的意思了吗?(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
(3)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什么工作?
6.概括地说,是什么呀?吐纤细的银丝,就是——(吐丝)下面呢?“织什么?(织茧)读一读。吐怎样的丝?
(出示图片)瞧,多纤细,比头发丝还要细,细到几乎看不见!织怎样的茧房?
(出示图片)想想,用这样纤细的丝,要最终织成这样的茧房,而且课文中说是把小毛虫从头到脚裹起来。多不容易啊。
7.谁再来读句子?
它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吐着纤细的银丝,编织着牢固的茧房。它——(织啊,织啊。)
8.听老师来读,你有什么体会吗?师: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很累――评价:是小毛虫爬得很累!可是还是一刻不停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生:不停地织。评价:这么细的丝,断了,继续织――反反复复地织啊织啊
你听出了——(尽心竭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刻也不停歇。)
尽管小毛虫是那样的“笨拙”,但是它知道自己该做的事。像老师一样来读读(织啊织啊。)读整个小节,感受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9.分组朗读课文
10.总结
原本可怜、笨拙的小毛虫并没有对自己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别的昆虫轻歌曼舞的本领,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它该做的事情——吐丝、织茧。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它最终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
四、复述课文,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和图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面对困难不悲观、不羡慕,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定会有化茧成蝶的一天。
五、拓展延伸
1.小毛虫从“笨拙”到“灵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有什么感悟吗?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整、怎、布”。
2.观察结构、偏旁等,如“整、怎”是上下结构,“整”上宽下窄,“怎”上窄下宽。“布”是半包围结构。
3.发现特点,“整”书写时侧重上下重心平稳,“束”的捺变成点。“怎”上面部分的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左侧,穿插到下半格,“心”居下,居中。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板书:
22小毛虫
小毛虫 蝴蝶
(可怜 笨拙) (灵巧 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