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28.健康地生活
一、精选真题
1.(2022·大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定义不包括( )
A.身体上的良好状态 B.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C.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稍显虚弱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所以,“稍显虚弱”不是健康的内涵。
故答案为: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2022·长沙)“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白衣天使的日常工作中,属于关注病人心理健康的是( )
A.处理伤口 B.安抚情绪 C.更换药物 D.监测血压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ACD.白衣天使给病人“处理伤口”、“更换药物”和“监测血压”都属于身体治疗,ACD不符合题意。
B.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学会与他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故白衣天使安抚病人的情绪,属于关注病人心理健康,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3.(2022·铁岭)明明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心情很郁闷,他不宜采取的调节情绪方法是( )
A.听音乐放松心情 B.约同学去踢足球
C.和妈妈聊聊心理的焦虑 D.自我封闭自我压抑
【答案】D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看电视、听音乐、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4.(2021·临沂)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急救和健康的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B.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某人不慎意外受伤,暗红色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应立即用绷带或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A说法正确。
B、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B说法正确。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按时作息,利于身体发育,保证身体健康,C说法正确。
D、根据题干所述,流出的血液颜色是暗红色,可以推断是静脉血管出血,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急救,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出血急救的方法是: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5.(2022·滨州)下列生活习惯对身体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B.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C.酗酒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D.少量吸烟不会上瘾,青少年可以偶尔吸烟,缓解学习疲劳、醒脑提神
【答案】D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A正确。
B.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吸烟者和周围的人体内会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会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严重的可能诱发肺癌,B正确。
C.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处于麻痹状态,出现幻觉,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酗酒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折的发生率,C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吸烟有害健康,且会上瘾,为了身体健康,青少年不可以吸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吸烟者和周围的人体内会诱发多种疾病,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病,严重的可能诱发肺癌。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因此,青少年各系统和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应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6.(2022·湘潭)为探究酒精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0.5% 1% 10% 20%
心率(次/分) 210 270 300 180 138 死亡
A.实验包含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
B.水蚤心率随着酒精浓度升高而减慢
C.每组实验应选用多只健康水蚤进行
D.实验结果表明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该实验是“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变量是酒精浓度,清水是对照组,其他5组是实验组,不符合题意。
B.据表中数据可见,低浓度的酒精,水蚤心率随着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符合题意。
C.每组实验应选用多只健康水蚤进行,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不符合题意。
D.据表中数据可见,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7.(2022·海南)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B.吸毒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C.冰毒、可卡因、酒精都是毒品
D.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
【答案】C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不符合题意。
B.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因此,吸毒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不符合题意。
C.冰毒、可卡因、都是毒品,酒精不是毒品,符合题意。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部分肝炎也是能通过血液传染,故共用注射器也会传染肝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8.(2022·兰州)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符合健康地生活方式的是( )
A.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 B.吸烟,酗酒
C.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 D.面对挫折,自暴自弃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吸烟,酗酒,会影响神经系统,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有利于身体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自暴自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9.(2022·东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显示,100%健康=60%生活方式+17%环境因素+15%遗传因素+8%卫生服务。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有的同学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膨化食品,喜欢喝碳酸饮料
B.放假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以此作为休息放松的方式
C.“是药三分毒”,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应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
D.拥有不良情绪时,利用合理宣泄、适当倾诉或体育娱乐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经常不吃早餐,由于上午课程较多,消耗的能量较多,容易导致心慌、头晕、精力不集中等,影响健康成长;油炸、膨化食品含脂肪较多,碳酸饮料含糖较高,偏爱吃此类食品易造成肥胖、营养不良等现象,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玩手机、熬夜上网,对身体健康不利,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也不能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如果治疗不彻底,病情容易反复,C不符合题意。
D.当遇到伤心、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时,不要惊慌,要学会合理宣泄、通过适当倾诉或体育运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0.(2022·梧州)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疾病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新冠肺炎 C.夜盲症 D.血友病
【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现代文明病”,A符合题意。
B.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非传染病,缺乏维生素A还会患皮肤干燥、干眼症等。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不属于“现代文明病”,C不符合题意。
D.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不属于“现代文明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助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11.(2022·资阳)“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机能,提升免疫力
B.正确面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同时保持心理健康
C.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吃肉类,少吃或不吃没有营养的水果蔬菜
D.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提升免疫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利于身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在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大的变化,应该正确面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同时保持心理健康,利于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类,利于身体健康,而不是多吃肉类,少吃或不吃没有营养的水果蔬菜,C符合题意。
D.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2.(2022·娄底)关于酒,有许多的脍炙人口诗句,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所感悟,其中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
A.常邀好友三五饮酒作乐 B.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
C.知心朋友可以开怀畅饮 D.心情郁闷时找人喝酒聊天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CD.喝酒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生长发育;过多饮酒会导致情绪失控,引发矛盾冲突等。ACD不符合题意。
B.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3.(2022·青海)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酒精对玻璃拉拉鱼(一种身体近乎透明的小鱼)的心率否有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大小相同且干净的小鱼缸6个并编号,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
b.每个小鱼缸中放入3条大小相近且生长状况良好的玻璃拉拉鱼,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并记录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c.重复以上实验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酒精浓度 0(清水) 5% 10% 15% 20% 25%
心率(次/分) 204 192 168 120 84 36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号和3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
(2)实验现象:该兴趣小组通过观察发现随着酒精浓度的 、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
(3)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填“有”或“没有”)影响。
(4)由此推论,酒精也会影响人的健康。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不能饮酒? 。
【答案】(1)酒精的浓度
(2)升高;降低
(3)有
(4)不能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1)本实验“探究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否有影响”,2号和3号分别选用5%、10%的酒精,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实验变量的酒精的浓度。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玻璃拉拉鱼的心率会下降。
(3)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影响。
(4)酒精会伤害到人的心脏和大脑,因此作为中学生是不能饮酒的。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14.(2022·长沙)龋齿是指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发生的慢性病变。为了改善儿童的牙齿健康,某地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具体数据如下表:
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 食用碳酸饮料及甜品 刷牙频率(次/天)
有 无 经常 偶尔 2次 1次 不刷
有龋齿(600人) 361 239 415 185 63 489 48
无龋齿(300人) 102 198 58 242 197 103 0
总计 463 437 473 427 260 592 48
(1)该研究机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有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
(3)经常食用甜品易患龋齿的原因:甜品中含 ,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食用甜品后,应立即 。
(4)中国疾控中心的护牙海报展示了科学刷牙的顺序(以儿童为例),如图。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 (填“门齿”“犬齿”或“臼齿”)。
【答案】(1)调查法
(2)高于
(3)糖类;漱口或刷牙
(4)臼齿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法
【解析】【解答】(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2)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更容易发生慢性病变,因此有此类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高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
(3)龋齿的致病因素是四联因素,包括时间、宿主、细菌和环境。甜品中含糖类,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吃甜食较多,更容易导致细菌的发酵产生,所以更容易导致龋坏。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食用甜品后,应立即漱口或刷牙。
(4)臼齿是指位于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牙冠上有疣状的突起,也有低洼的窝,适合于磨碎食物。门牙,门齿的通称,用以切割。虎牙,又称犬齿,位于前牙及前磨牙之间,是用于切割撕咬肉骨的主要牙齿。正确的刷牙顺序是由左侧上排臼齿内侧开始,一次以移动0.5公分左右的距离往右刷,刷到右侧上排臼齿后,再从右侧下排臼齿开始往左刷回去。因此,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臼齿。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15.(2020·遵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AIDS)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英文缩写为“HIV”。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材料二: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大麻、可卡因。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以致丧失人性、丧失理智。吸食毒品所需的昂贵费用,往往使吸毒者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经济
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
(1)艾滋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原体 (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医疗手术器械大多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这些器械的严格消毒也是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医疗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一环节: 。
(3)下列选项中,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吸毒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B.吸毒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青少年要有哪些防范意识?(有理即可)
① 。② 。
【答案】(1)没有
(2)切断传播途径
(3)D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因此,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构成。它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抵抗病原体。(2)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可见D符合题意。(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分析】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毒无细胞结构;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吸毒危害很大,我们要拒绝吸毒。据此解答。
二、精选模拟题
16.(2023·郑州模拟)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健康。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长期熬夜,来不及吃早餐就上学了
B.小芳学习之余,活动胳膊并伸腰来放松
C.小虎见爸爸吸烟样子很酷,也偷偷尝试
D.小杰放学一回到家,就拿出手机打游戏
【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经常熬夜会占用睡眠时间,导致白天打瞌睡、精神不集中,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人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A错误;
B、小芳在学习之余活动胳膊并伸腰来放松,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正确;
C、小虎偷偷尝试吸烟,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错误;
D、小杰放学一回到家就打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危害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7.(2023·河源模拟)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
B.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
C.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危害一样大,应全民戒烟
D.果汁含有丰富的维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替代饮水
【答案】C
【知识点】合理营养;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适量饮用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但过量饮用,其中的酒精对人体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伤害,A不符合题意;
B、全面均衡的营养是使身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的保障,过度摄取某一营养成分,会造成营养失衡,危害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应全民戒烟,C符合题意;
D、水是构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人体的60%—70%,果汁中含大量糖分、其他营养成分和添加剂,多喝不但不能满足人体对水分的需求,还会危害人 体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不良好的生活方式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1)吸烟的危害: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还有可能诱发肺癌等。
(2)酗酒的危害:酗酒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酗酒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酒驾是车祸元凶之一。
(3)毒品的危害:吸毒(鸦片、大麻、可卡因、摇头丸、K粉、冰毒、吗啡、海洛因等)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营养结构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2)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
(3)戒烟、戒酒、拒绝毒品;
(4)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8.(2023·平南模拟)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出现某些情绪问题时,下列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将烦恼向家人、朋友诉说
B.分散注意力,如打球、下棋等
C.沉迷网络世界,麻痹自己
D.学会自我安慰,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答案】C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A.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A不符合题意。
B.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B不符合题意。
C.沉迷网络世界,麻痹自己,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因此当出现某些情绪问题时,不能沉迷网络世界,麻痹自己,C符合题意。
D.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干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19.(2022·茂南模拟)父母忙于工作而很少顾及自己的健康,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儿女给父母的建议不应是( )
A.坚持锻炼 B.按时作息 C.合理营养 D.吸烟酗酒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还需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作为儿女给父母的建议是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等这些都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吸烟、酗酒是不良行为会危害人体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酗酒: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疾病,增加患癌危险等,作为儿女给父母的建议不应是吸烟酗酒。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0.(2023·汝阳模拟)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如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每天吸少量的烟不影响健康
B.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C.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D.青少年吸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但是从图中只能看出: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故答案为:C。
【分析】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21.(2023·鞍山模拟)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心理上的,还应有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这才是健康的新概念。下列有关健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酗酒对肝脏的伤害是最大的 B.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
C.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D.青少年要远离并拒绝毒品
【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酒精进入体内,在肝脏中被分解,分解中间物乙醛对肝脏损伤很大,A不符合题意;
B、胸外按压要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才能有效达到循环的重建,B不符合题意;
C、导致肺癌的因素有多个,吸烟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一个,C符合题意;
D、毒品从身体和精神上给个体造成危害,进而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要远离和拒绝毒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酒精需要在肝脏中分解,分解中间物乙醛损伤肝脏,所以饮酒过量会给肝脏造成负担和伤害。
(2)根据临床经验,胸外按压要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最适合,若频率过低,无法重建有效的循环,频率过高,胸廓无法充分回弹,循环也无法有效重建。
(3)大气污染、细菌感染、器质性病变、吸烟等都有可能导致肺癌,其中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同时吸烟还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伤害,所以要严禁吸烟。
(4)毒品损伤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使人从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依赖,还会引发传染病。吸毒会摧毁人的意志,使人丧失理智,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22.(2023·平南模拟)每年的6月15日是世界呼吸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呼吸健康的认知和关注,提高对呼吸系统健康的保护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汽车客运站候车厅吸烟
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超市不戴口罩
C.建议抽烟的家人戒烟
D.长跑时用口代替鼻进行呼吸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C.香烟对人体的健康有损害。可见,在汽车客运站候车厅吸烟是错误的,而“建议抽烟的家人戒烟”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们采取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戴口罩能有效阻止飞沫,防止飞溅。可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超市不戴口罩是不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长跑时用口代替鼻进行呼吸是不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23.(2023·耿马模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关于健康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没病、强健有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
B.感冒时可以自行服用大量抗生素等处方药进行治疗
C.青少年应坚持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坚决拒绝毒品
D.沉迷网络的人,只有其心理和精神会受到影响,而身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病、强健有力,A不符合题意。
B.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必须要遵医嘱的同时还要阅读说明书,B不符合题意。
C.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①营养配餐好; ②坚持体育锻炼;③按时作息;④不吸烟、不酗酒;⑤拒绝毒品;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C符合题意。
D.沉迷于网络的人不仅危害心理和精神,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如久坐、熬夜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4.(2023·石城模拟)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
B.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无副作用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应该立即拨打110急救电话
D.健康就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A正确。
B.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B错误。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25.(2023·石城模拟)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下列是专家提出的预防癌症的建议,你认为科学合理的是( )
①不吸烟,少饮酒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所以,预防措施应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方面入手,①不吸烟,少饮酒、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均是有利的健康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6.(2022·澄城模拟)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前6天训练仔鼠走迷宫,从第7天开始记录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结果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仔鼠除了是否接受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
B.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减少
C.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时间短
D.实验结论:被动吸烟会影响仔鼠学习记忆力
【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该实验探究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所以两组仔鼠除了是否接受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减少,这是因为仔鼠具有学习能力,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长,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始终比对照组长,说明其学习记忆力较差,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27.(2023·郑州模拟)油炸食品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丙烯酰胺(AA),研究人员研究了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薯条中AA形成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新鲜马铃薯用自来水彻底清洗,去皮并切成等大的薯条,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将三组薯条加入恒温油炸锅中,分别设置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和时间(1min,3min,5min,7min),所有实验重复3次。
③测定三组薯条中AA的含量,绘制曲线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组炸锅中所用的食用油应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所有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4)根据本实验,请你提出一条有关健康饮食的合理建议。
【答案】(1)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薯条中AA的含量越高
(4)注意控制油炸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变量是“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三组炸锅中所用的食用油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故填: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2)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所以,所有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故填: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测定三组薯条中AA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曲线图"可知,实验结论是: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薯条中AA的含量越高。
故填: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薯条中AA的含量越高
(4)根据本实验的结论,提出有关健康饮食的合理建议可以是:注意控制油炸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写1条,合理即可)
故填:注意控制油炸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8.(2022·贺州模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M,Rice),他们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血源性肝炎是导致世界各地人们罹患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健康难题。大量输血者由于未知的传染源而患上了慢性肝炎。这一事实引起了人们的关切。哈维·阿尔特(但arveyJ。Alter)和他的同事研究还发现,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它们是除人类之外唯一的易感宿主。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健康的黑猩猩属于 。
(3)血源性肝炎流行的过程中, 是传染源; 是传播途径。
【答案】(1)身体
(2)易感群体
(3)血源性肝炎患者;输血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2)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因此,健康的黑猩猩容易感染肝炎,是易感群体。
(3)从材料中可知,“大量输血者由于未知的传染源而患上了慢性肝炎。”,“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因此,血源性肝炎流行的过程中,血源性肝炎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是传染源;输血是传播途径。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类的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
29.(2023·惠东模拟)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22年5月22日开幕,本届世界卫生大会的主题是“健康促进和平和平促进健康”,讨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危机。会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报告称,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范围内由于传染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风险。高收入国家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病、痴呆和卒中。低收入国家尽管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然承担着全球大部分的传染病负担,包括结核病、艾滋病毒、疟疾、热带病和乙型肝炎。
资料二 报告称,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下降了45%。2000年至2020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27%,死亡率下降了近50%。但进展在2017年后有所停滞甚至倒退。2019年全球有2.96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全球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从20世纪末的约5%下降到2019年的略低于1%。
(1)资料一中《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健康风险是 ,如 。而传染病引起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分布在 国家。
(2)资料二中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是该传染病的 。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人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会被感染。据此,请列举一点预防结核病的措施: 。
(3)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以前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长期用氯喹来治疗,因为氯喹的选择作用,会使疟原虫耐药性个体 ,导致疗效下降。疫苗是终结乙肝的利器。接种的乙肝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来消灭乙肝病毒。
(4)目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抗击疫情的“良方”,请列举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合理即可)。
【答案】(1)非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痴呆和卒中;低收入
(2)病原体;有无细胞结构;戴口罩
(3)自然选择;增多;抗体
(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生物进化的学说;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由资料一可知,全球范围内由于传染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风险。高收入国家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脏病、痴呆和卒中。而传染病引起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分布在低收入国家,包括结核病、艾滋病毒、疟疾、热带病和乙型肝炎。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与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与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据此可知,戴口罩可以很好的预防结核病。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学说来解释。
疫苗是终结乙肝的利器。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相应的抗原入侵时就能及时将其清除,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抗击疫情的“良方”,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作息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肺机能、提升免疫力。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30.(2022·临清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拉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眼、体温等生理机能。
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顺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通过对含羞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 (选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表明,生物节律是由 (选填“基因”或“环境”)控制的。
(2)据图可知,18:00-19:00是人体的 和 最高的时间。
(3)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 。
a.人体体温变化 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 d.猫头鹰昼伏夜出
(4)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由 (选填:“垂体”或者“胃”)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5)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 。
【答案】(1)有;基因
(2)血压;体温
(3)c
(4)垂体
(5)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激素调节;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说明含羞草的开合有节律。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一per基因,说明生物的节律手基因控制。
(2)据图可见:在18:00-19:00是人体的血压和体温最高的时间。
(3)人的体温周期波动、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猫头鹰昼伏夜出均表现为昼夜节律,北极黄鼠冬眠表现为年节律。
(4)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5)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以建议大家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分析】(1)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2)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28.健康地生活
一、精选真题
1.(2022·大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定义不包括( )
A.身体上的良好状态 B.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C.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稍显虚弱
2.(2022·长沙)“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白衣天使的日常工作中,属于关注病人心理健康的是( )
A.处理伤口 B.安抚情绪 C.更换药物 D.监测血压
3.(2022·铁岭)明明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心情很郁闷,他不宜采取的调节情绪方法是( )
A.听音乐放松心情 B.约同学去踢足球
C.和妈妈聊聊心理的焦虑 D.自我封闭自我压抑
4.(2021·临沂)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急救和健康的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B.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某人不慎意外受伤,暗红色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应立即用绷带或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5.(2022·滨州)下列生活习惯对身体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毒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B.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C.酗酒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D.少量吸烟不会上瘾,青少年可以偶尔吸烟,缓解学习疲劳、醒脑提神
6.(2022·湘潭)为探究酒精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0.5% 1% 10% 20%
心率(次/分) 210 270 300 180 138 死亡
A.实验包含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
B.水蚤心率随着酒精浓度升高而减慢
C.每组实验应选用多只健康水蚤进行
D.实验结果表明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7.(2022·海南)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B.吸毒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C.冰毒、可卡因、酒精都是毒品
D.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很容易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
8.(2022·兰州)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符合健康地生活方式的是( )
A.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 B.吸烟,酗酒
C.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 D.面对挫折,自暴自弃
9.(2022·东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显示,100%健康=60%生活方式+17%环境因素+15%遗传因素+8%卫生服务。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项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
A.有的同学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膨化食品,喜欢喝碳酸饮料
B.放假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以此作为休息放松的方式
C.“是药三分毒”,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应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
D.拥有不良情绪时,利用合理宣泄、适当倾诉或体育娱乐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10.(2022·梧州)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被称为“现代文明病”,下列疾病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恶性肿瘤 B.新冠肺炎 C.夜盲症 D.血友病
11.(2022·资阳)“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机能,提升免疫力
B.正确面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同时保持心理健康
C.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吃肉类,少吃或不吃没有营养的水果蔬菜
D.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
12.(2022·娄底)关于酒,有许多的脍炙人口诗句,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所感悟,其中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
A.常邀好友三五饮酒作乐 B.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
C.知心朋友可以开怀畅饮 D.心情郁闷时找人喝酒聊天
13.(2022·青海)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酒精对玻璃拉拉鱼(一种身体近乎透明的小鱼)的心率否有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大小相同且干净的小鱼缸6个并编号,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
b.每个小鱼缸中放入3条大小相近且生长状况良好的玻璃拉拉鱼,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并记录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c.重复以上实验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酒精浓度 0(清水) 5% 10% 15% 20% 25%
心率(次/分) 204 192 168 120 84 36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号和3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
(2)实验现象:该兴趣小组通过观察发现随着酒精浓度的 、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
(3)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 (填“有”或“没有”)影响。
(4)由此推论,酒精也会影响人的健康。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不能饮酒? 。
14.(2022·长沙)龋齿是指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发生的慢性病变。为了改善儿童的牙齿健康,某地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具体数据如下表:
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 食用碳酸饮料及甜品 刷牙频率(次/天)
有 无 经常 偶尔 2次 1次 不刷
有龋齿(600人) 361 239 415 185 63 489 48
无龋齿(300人) 102 198 58 242 197 103 0
总计 463 437 473 427 260 592 48
(1)该研究机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有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
(3)经常食用甜品易患龋齿的原因:甜品中含 ,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食用甜品后,应立即 。
(4)中国疾控中心的护牙海报展示了科学刷牙的顺序(以儿童为例),如图。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 (填“门齿”“犬齿”或“臼齿”)。
15.(2020·遵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AIDS)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英文缩写为“HIV”。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材料二: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大麻、可卡因。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以致丧失人性、丧失理智。吸食毒品所需的昂贵费用,往往使吸毒者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经济
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
(1)艾滋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原体 (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医疗手术器械大多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这些器械的严格消毒也是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医疗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一环节: 。
(3)下列选项中,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吸毒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B.吸毒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青少年要有哪些防范意识?(有理即可)
① 。② 。
二、精选模拟题
16.(2023·郑州模拟)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健康。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长期熬夜,来不及吃早餐就上学了
B.小芳学习之余,活动胳膊并伸腰来放松
C.小虎见爸爸吸烟样子很酷,也偷偷尝试
D.小杰放学一回到家,就拿出手机打游戏
17.(2023·河源模拟)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
B.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的越多越好
C.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危害一样大,应全民戒烟
D.果汁含有丰富的维C等营养成分,可多喝替代饮水
18.(2023·平南模拟)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出现某些情绪问题时,下列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将烦恼向家人、朋友诉说
B.分散注意力,如打球、下棋等
C.沉迷网络世界,麻痹自己
D.学会自我安慰,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19.(2022·茂南模拟)父母忙于工作而很少顾及自己的健康,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儿女给父母的建议不应是( )
A.坚持锻炼 B.按时作息 C.合理营养 D.吸烟酗酒
20.(2023·汝阳模拟)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如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每天吸少量的烟不影响健康
B.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C.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D.青少年吸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21.(2023·鞍山模拟)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心理上的,还应有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这才是健康的新概念。下列有关健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酗酒对肝脏的伤害是最大的 B.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
C.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D.青少年要远离并拒绝毒品
22.(2023·平南模拟)每年的6月15日是世界呼吸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呼吸健康的认知和关注,提高对呼吸系统健康的保护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汽车客运站候车厅吸烟
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超市不戴口罩
C.建议抽烟的家人戒烟
D.长跑时用口代替鼻进行呼吸
23.(2023·耿马模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关于健康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没病、强健有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
B.感冒时可以自行服用大量抗生素等处方药进行治疗
C.青少年应坚持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坚决拒绝毒品
D.沉迷网络的人,只有其心理和精神会受到影响,而身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24.(2023·石城模拟)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
B.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无副作用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应该立即拨打110急救电话
D.健康就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良好状态
25.(2023·石城模拟)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下列是专家提出的预防癌症的建议,你认为科学合理的是( )
①不吸烟,少饮酒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6.(2022·澄城模拟)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前6天训练仔鼠走迷宫,从第7天开始记录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结果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仔鼠除了是否接受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
B.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减少
C.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时间短
D.实验结论:被动吸烟会影响仔鼠学习记忆力
27.(2023·郑州模拟)油炸食品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丙烯酰胺(AA),研究人员研究了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薯条中AA形成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新鲜马铃薯用自来水彻底清洗,去皮并切成等大的薯条,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将三组薯条加入恒温油炸锅中,分别设置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和时间(1min,3min,5min,7min),所有实验重复3次。
③测定三组薯条中AA的含量,绘制曲线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组炸锅中所用的食用油应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所有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4)根据本实验,请你提出一条有关健康饮食的合理建议。
28.(2022·贺州模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和查尔斯·M·赖斯(CharlesM,Rice),他们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血源性肝炎是导致世界各地人们罹患肝硬化和肝癌的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健康难题。大量输血者由于未知的传染源而患上了慢性肝炎。这一事实引起了人们的关切。哈维·阿尔特(但arveyJ。Alter)和他的同事研究还发现,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它们是除人类之外唯一的易感宿主。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健康的黑猩猩属于 。
(3)血源性肝炎流行的过程中, 是传染源; 是传播途径。
29.(2023·惠东模拟)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22年5月22日开幕,本届世界卫生大会的主题是“健康促进和平和平促进健康”,讨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危机。会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报告称,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范围内由于传染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风险。高收入国家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病、痴呆和卒中。低收入国家尽管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然承担着全球大部分的传染病负担,包括结核病、艾滋病毒、疟疾、热带病和乙型肝炎。
资料二 报告称,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下降了45%。2000年至2020年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27%,死亡率下降了近50%。但进展在2017年后有所停滞甚至倒退。2019年全球有2.96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全球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从20世纪末的约5%下降到2019年的略低于1%。
(1)资料一中《202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健康风险是 ,如 。而传染病引起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分布在 国家。
(2)资料二中的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是该传染病的 。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人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会被感染。据此,请列举一点预防结核病的措施: 。
(3)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以前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长期用氯喹来治疗,因为氯喹的选择作用,会使疟原虫耐药性个体 ,导致疗效下降。疫苗是终结乙肝的利器。接种的乙肝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来消灭乙肝病毒。
(4)目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抗击疫情的“良方”,请列举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合理即可)。
30.(2022·临清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拉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眼、体温等生理机能。
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顺应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物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通过对含羞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 (选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表明,生物节律是由 (选填“基因”或“环境”)控制的。
(2)据图可知,18:00-19:00是人体的 和 最高的时间。
(3)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 。
a.人体体温变化 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 d.猫头鹰昼伏夜出
(4)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由 (选填:“垂体”或者“胃”)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5)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所以,“稍显虚弱”不是健康的内涵。
故答案为:D。
【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ACD.白衣天使给病人“处理伤口”、“更换药物”和“监测血压”都属于身体治疗,ACD不符合题意。
B.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学会与他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故白衣天使安抚病人的情绪,属于关注病人心理健康,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3.【答案】D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看电视、听音乐、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4.【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A说法正确。
B、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B说法正确。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按时作息,利于身体发育,保证身体健康,C说法正确。
D、根据题干所述,流出的血液颜色是暗红色,可以推断是静脉血管出血,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急救,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出血急救的方法是: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
5.【答案】D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A正确。
B.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吸烟者和周围的人体内会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会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严重的可能诱发肺癌,B正确。
C.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处于麻痹状态,出现幻觉,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能使脂类物质沉淀到血管壁上,使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酗酒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折的发生率,C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吸烟有害健康,且会上瘾,为了身体健康,青少年不可以吸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吸烟者和周围的人体内会诱发多种疾病,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病,严重的可能诱发肺癌。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因此,青少年各系统和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应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6.【答案】B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A.该实验是“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变量是酒精浓度,清水是对照组,其他5组是实验组,不符合题意。
B.据表中数据可见,低浓度的酒精,水蚤心率随着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符合题意。
C.每组实验应选用多只健康水蚤进行,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不符合题意。
D.据表中数据可见,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7.【答案】C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不符合题意。
B.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因此,吸毒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不符合题意。
C.冰毒、可卡因、都是毒品,酒精不是毒品,符合题意。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部分肝炎也是能通过血液传染,故共用注射器也会传染肝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8.【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吸烟,酗酒,会影响神经系统,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有利于身体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自暴自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9.【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经常不吃早餐,由于上午课程较多,消耗的能量较多,容易导致心慌、头晕、精力不集中等,影响健康成长;油炸、膨化食品含脂肪较多,碳酸饮料含糖较高,偏爱吃此类食品易造成肥胖、营养不良等现象,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玩手机、熬夜上网,对身体健康不利,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也不能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如果治疗不彻底,病情容易反复,C不符合题意。
D.当遇到伤心、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时,不要惊慌,要学会合理宣泄、通过适当倾诉或体育运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0.【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属于“现代文明病”,A符合题意。
B.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非传染病,缺乏维生素A还会患皮肤干燥、干眼症等。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不属于“现代文明病”,C不符合题意。
D.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不属于“现代文明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助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11.【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提升免疫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利于身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在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大的变化,应该正确面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变化,同时保持心理健康,利于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类,利于身体健康,而不是多吃肉类,少吃或不吃没有营养的水果蔬菜,C符合题意。
D.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2.【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CD.喝酒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生长发育;过多饮酒会导致情绪失控,引发矛盾冲突等。ACD不符合题意。
B.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3.【答案】(1)酒精的浓度
(2)升高;降低
(3)有
(4)不能
【知识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解析】【解答】(1)本实验“探究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否有影响”,2号和3号分别选用5%、10%的酒精,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实验变量的酒精的浓度。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玻璃拉拉鱼的心率会下降。
(3)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酒精对玻璃拉拉鱼的心率有影响。
(4)酒精会伤害到人的心脏和大脑,因此作为中学生是不能饮酒的。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14.【答案】(1)调查法
(2)高于
(3)糖类;漱口或刷牙
(4)臼齿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查法
【解析】【解答】(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2)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更容易发生慢性病变,因此有此类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高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
(3)龋齿的致病因素是四联因素,包括时间、宿主、细菌和环境。甜品中含糖类,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吃甜食较多,更容易导致细菌的发酵产生,所以更容易导致龋坏。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食用甜品后,应立即漱口或刷牙。
(4)臼齿是指位于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牙冠上有疣状的突起,也有低洼的窝,适合于磨碎食物。门牙,门齿的通称,用以切割。虎牙,又称犬齿,位于前牙及前磨牙之间,是用于切割撕咬肉骨的主要牙齿。正确的刷牙顺序是由左侧上排臼齿内侧开始,一次以移动0.5公分左右的距离往右刷,刷到右侧上排臼齿后,再从右侧下排臼齿开始往左刷回去。因此,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臼齿。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15.【答案】(1)没有
(2)切断传播途径
(3)D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因此,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构成。它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抵抗病原体。(2)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可见D符合题意。(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分析】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毒无细胞结构;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吸毒危害很大,我们要拒绝吸毒。据此解答。
16.【答案】B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经常熬夜会占用睡眠时间,导致白天打瞌睡、精神不集中,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人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A错误;
B、小芳在学习之余活动胳膊并伸腰来放松,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正确;
C、小虎偷偷尝试吸烟,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错误;
D、小杰放学一回到家就打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危害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7.【答案】C
【知识点】合理营养;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适量饮用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活血化瘀,但过量饮用,其中的酒精对人体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伤害,A不符合题意;
B、全面均衡的营养是使身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的保障,过度摄取某一营养成分,会造成营养失衡,危害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应全民戒烟,C符合题意;
D、水是构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人体的60%—70%,果汁中含大量糖分、其他营养成分和添加剂,多喝不但不能满足人体对水分的需求,还会危害人 体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不良好的生活方式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1)吸烟的危害: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还有可能诱发肺癌等。
(2)酗酒的危害:酗酒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酗酒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酒驾是车祸元凶之一。
(3)毒品的危害:吸毒(鸦片、大麻、可卡因、摇头丸、K粉、冰毒、吗啡、海洛因等)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营养结构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2)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
(3)戒烟、戒酒、拒绝毒品;
(4)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8.【答案】C
【知识点】调节情绪的方法
【解析】【解答】A.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A不符合题意。
B.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B不符合题意。
C.沉迷网络世界,麻痹自己,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因此当出现某些情绪问题时,不能沉迷网络世界,麻痹自己,C符合题意。
D.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干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19.【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还需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作为儿女给父母的建议是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等这些都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吸烟、酗酒是不良行为会危害人体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酗酒: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疾病,增加患癌危险等,作为儿女给父母的建议不应是吸烟酗酒。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0.【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但是从图中只能看出: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故答案为:C。
【分析】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21.【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答】A、酒精进入体内,在肝脏中被分解,分解中间物乙醛对肝脏损伤很大,A不符合题意;
B、胸外按压要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才能有效达到循环的重建,B不符合题意;
C、导致肺癌的因素有多个,吸烟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一个,C符合题意;
D、毒品从身体和精神上给个体造成危害,进而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要远离和拒绝毒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酒精需要在肝脏中分解,分解中间物乙醛损伤肝脏,所以饮酒过量会给肝脏造成负担和伤害。
(2)根据临床经验,胸外按压要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最适合,若频率过低,无法重建有效的循环,频率过高,胸廓无法充分回弹,循环也无法有效重建。
(3)大气污染、细菌感染、器质性病变、吸烟等都有可能导致肺癌,其中吸烟使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同时吸烟还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伤害,所以要严禁吸烟。
(4)毒品损伤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使人从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依赖,还会引发传染病。吸毒会摧毁人的意志,使人丧失理智,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定。
22.【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C.香烟对人体的健康有损害。可见,在汽车客运站候车厅吸烟是错误的,而“建议抽烟的家人戒烟”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们采取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戴口罩能有效阻止飞沫,防止飞溅。可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超市不戴口罩是不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所以,长跑时用口代替鼻进行呼吸是不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23.【答案】C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病、强健有力,A不符合题意。
B.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必须要遵医嘱的同时还要阅读说明书,B不符合题意。
C.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①营养配餐好; ②坚持体育锻炼;③按时作息;④不吸烟、不酗酒;⑤拒绝毒品;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C符合题意。
D.沉迷于网络的人不仅危害心理和精神,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如久坐、熬夜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4.【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安全用药;急救常识;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A正确。
B.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B错误。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25.【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所以,预防措施应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方面入手,①不吸烟,少饮酒、②少吃腌制或烧烤食品、③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④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⑤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均是有利的健康生活方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6.【答案】C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解答】A、该实验探究为探究“被动吸烟对仔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所以两组仔鼠除了是否接受香烟烟雾处理外,其余饲养条件应相同,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随着实验的进行,两组仔鼠“尝试与错误”次数均减少,这是因为仔鼠具有学习能力,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长,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被动吸烟组仔鼠逃出迷宫所需时间始终比对照组长,说明其学习记忆力较差,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27.【答案】(1)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薯条中AA的含量越高
(4)注意控制油炸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以便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该实验中的变量是“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三组炸锅中所用的食用油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故填: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2)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所以,所有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故填: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测定三组薯条中AA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曲线图"可知,实验结论是: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薯条中AA的含量越高。
故填: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薯条中AA的含量越高
(4)根据本实验的结论,提出有关健康饮食的合理建议可以是:注意控制油炸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写1条,合理即可)
故填:注意控制油炸食品的温度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等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8.【答案】(1)身体
(2)易感群体
(3)血源性肝炎患者;输血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2)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因此,健康的黑猩猩容易感染肝炎,是易感群体。
(3)从材料中可知,“大量输血者由于未知的传染源而患上了慢性肝炎。”,“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能会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因此,血源性肝炎流行的过程中,血源性肝炎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是传染源;输血是传播途径。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类的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
29.【答案】(1)非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痴呆和卒中;低收入
(2)病原体;有无细胞结构;戴口罩
(3)自然选择;增多;抗体
(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生物进化的学说;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由资料一可知,全球范围内由于传染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风险。高收入国家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脏病、痴呆和卒中。而传染病引起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分布在低收入国家,包括结核病、艾滋病毒、疟疾、热带病和乙型肝炎。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与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与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据此可知,戴口罩可以很好的预防结核病。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学说来解释。
疫苗是终结乙肝的利器。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相应的抗原入侵时就能及时将其清除,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抗击疫情的“良方”,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及作息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肺机能、提升免疫力。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30.【答案】(1)有;基因
(2)血压;体温
(3)c
(4)垂体
(5)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激素调节;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说明含羞草的开合有节律。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一per基因,说明生物的节律手基因控制。
(2)据图可见:在18:00-19:00是人体的血压和体温最高的时间。
(3)人的体温周期波动、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猫头鹰昼伏夜出均表现为昼夜节律,北极黄鼠冬眠表现为年节律。
(4)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5)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以建议大家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分析】(1)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
(2)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