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1 15: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一、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自然环境
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
(游牧生活)
地形
气候
地理位置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商业发达)
思考地理位置对阿拉伯地区政治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辽阔的沙漠和氏族社会的环境中,阿拉伯人过着一种动荡的生活。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牧场、水源和牲畜等财物,经常发生战争。……社会分化,劫掠战争和无休止的血亲复仇战争,加剧了社会不安的气氛。
①自然条件恶劣,战争不断
材料二: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②商路不畅,商业衰弱
①自然条件恶劣,战争不断
②商路不畅,商业衰弱
材料三:早期阿拉伯人信仰多神教,每个氏族部落都有其崇拜的自然物和偶像,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障碍。
③多神崇拜的盛行阻碍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对于阿拉伯来说,路在何方?
保护商路,发展商业经济,并进一步掠夺新的土地,迫切要求统一各部落,建立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而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障碍。
伊斯兰教
发源地:
创立时间:
创立者:
经典:
公元7世纪初(610年)
阿拉伯半岛(麦加)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
“穆斯林”
教义:
独尊安拉
阅读课本第55页,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创立者
发源地
教义
经典名称
前6世纪
释迦牟尼
古印度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大藏经
1世纪
耶稣
巴勒斯坦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圣经
7世纪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麦加)
和平、顺从
《古兰经》
610年
622年
630年
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632年
各部落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运用时间轴,结合教材内容,绘制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政教合一,相处促进
伊斯兰教
传播
阿拉伯统一
推动
【自主学习】请结合课本P56在地图上勾画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路径。
②东灭波斯
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
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①北进叙利亚
③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占领西班牙
8世纪中期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知识拓展
结合课本57页找出阿拉伯文化在数学、医学、文学方面的成就。
阿拉伯文化成就 数学
医学
文学
建筑
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集成》;《医典》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阿拉伯文化
清真寺
发明
古代
印度人
改进
中古
阿拉伯人
传播
世界各地
奇特的数字符号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
英文数字
one、two、three、four、five、
six、seven、eight、nine、ten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
Ⅵ、Ⅶ、Ⅷ、Ⅸ、Ⅹ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数学
医学
阿拉伯医学解剖图
医学家:
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医学之王”
拉齐斯
伊本·西那《医典》
文学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天方夜谭》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掉,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第二天早上就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
国王为了听故事的结尾,就把杀山鲁佐德的日期推迟了一天又一天。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印度泰姬陵
开罗清真寺
巴基斯坦清真寺
中国清真寺
伊斯兰文明传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
建筑:清真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哈里发马门派遣使者分赴各地,搜集典籍访贤求学;他兴办学校,创建科学研究机构,向学者请教,并时常主持学术讨论。马门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规模宏伟的学术研究中心——智慧馆,把从各地搜集来的文化典籍集中收藏在这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①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哈里发重视知识,热心扶持科学文化事业
材料二: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
——[英]尼科尔森《阿拉伯文学史)
②阿拉伯人民热爱学习
③地理优势,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文化
根据图片思考,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什么卓越贡献?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阿拉伯帝国
公元7世纪初
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独尊安拉
迁居麦地那,占麦加,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
8世纪中期
跨亚、非、欧三大洲
伊斯兰教随帝国的扩张传播
阿拉伯文化
数学、医学、文学
沟通东西方文化
课堂小结
时间:
地点:
教义:
活动:
时间:
地位:
与宗教关系:
成就:
贡献:
当堂练习
1.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D
2.休兹斯曾评论说:“他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材料中的“他”是( )
A.穆罕默德 B.查士丁尼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A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B
4.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创新与交流
B.冒险与挑战
C.征服与重建
D.统一与扩张
A
5.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儒略历”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阿拉伯数字”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