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易错题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易错题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1 13: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易错题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中轴线(zhóu) 张冠李戴(guān) B.入场券(juàn) 咔嚓咔嚓(cā)
C.绷着脸(běng) 窸窸窣窣(suō) D.蒙古包(méng) 戛然而止(gá)
2.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慈祥 锻炼 胸膛 情不自禁
B.武艺 由衷 苍白 一声不吭
C.妒忌 耻笑 凝惑 一针见血
D.繁忙 预计 奔赴 半夜三更
3.下面词语中的“腔”与“丰富多腔”中的“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口腔 B.唱腔 C.搭腔 D.学生腔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篇有说服力的演讲稿必须要做到观点鲜明。
B.《七律 长征》中的“七律”是词牌名,“长征”是题目。
C.“巧夺天工”“妙笔生花”“画龙点睛”“天籁之音”都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D.《童年》《爱的教育》向我们讲述了各不相同的成长故事,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B.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C.卖玩意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D.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6.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小班会的交流中,小明首先第一个发言。
B.美丽的广州塔是广州的新地标。
C.参加这次扫墓活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我们要改进错误,做个好孩子。
二、填空题
7.读句子,写词语。
(1)夜mù( )降临,天渐渐黑了,在这个qī( )黑的夜晚,同学们chóu( )绪爬上méi( )shāo( )。Sūn( )老师鼓励大家要有勇气迎接lí( )明。
(2)船jiǎnɡ( )有规lǜ( )的划水,很快来到rónɡ( )树旁,大家发现有许多树根垂到地上,像一根根树zhuānɡ( )。
8.给下列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糖果( )很好吃,( )不能多吃。
(2)( )有毅力,(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3)课外书( )不可以读,( )要有选择的读。
9.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高山( )( ) 栩栩( )( ) ( )( )绕梁 轻歌( )舞
惟( )惟( ) 笔走( )( ) ( )( )天工 画龙点( )
上面的词语中,与“伯牙鼓琴”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列句子正确的修辞手法。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
(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
11.经典诗歌默写。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4)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5)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6)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搬箭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地缓缓落下山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增添“的”字,改变语序,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光明小学的张校长想把学生的午餐时间从35分钟缩短到25分钟。
在做决定之前,他想听听他人的意见。请选择“老师、学生”这两个角色,分别阐述对这件事的看法。
食堂师傅:学生午餐时间缩短10分钟,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10分钟收拾、整理餐具。这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时长缩短,我们表示支持。
家长:如果缩短午餐时间,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匆匆忙忙扒完午餐的情况。这种就餐方式不利于食物消化,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助于食物消化。我们不支持缩短午餐时间。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15.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16.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1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间。
18.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春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由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毒亲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老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顿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她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炒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嚣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目子。
19.选文主要写了______
20.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请用“——”勾出来。
21.选文第一自然段是如何详写元宵节的场景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点写街上的灯的种类、样式等 B.重点写干果店做的冰灯
C.重点写孩子们燃放花炮的情景 D.重点写元宵节吃元宵的情景
22.对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D.烘托出元育节的欢乐气氛
23.北京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加点字表示__的意思。“处处悬灯结彩”中的“处处”说明灯的_______多:“各形各色的纸灯”中“各形各色”说明灯的_____多。
课外阅读。
看戏
①晚上,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走路的石阶上都坐着人,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简直是一个人海。
③大幕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陆续登上了舞台。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 下来, 在地上, 到空中, 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绪也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的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人的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先生。
25.将下列词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滴   溅   滚   落
2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陡然——( )  轻盈——( )  矫健——( )
27.结合短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是为了渲染气氛,表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
B.“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中,“迷蒙的海”指人山人海的剧场,“一座蜃楼”指开演后的舞台。
C.“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是两对反义词,用在一起使句子前后矛盾,显得不合适。
D.短文着力渲染了观众的表现,这样写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又烘托了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突出了文章中心。
28.用“——”画出描写梅兰芳先生歌声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我能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梅兰芳先生的舞台艺术。
六、书面表达
30.习作。
什么使你的生活美好?是美食、游戏,还是旅游?是诚信、亲情,还是理想?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书写你对生活的感悟或者对未来的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叙述具体,文通字顺,中心明确,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拼音的识记,需要学生认真拼读汉字并准确标注音节。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
B.入场券(juàn——quàn),咔嚓咔嚓(cā——chā);
C.窸窸窣窣(suō——sū);
D.蒙古包(méng——měng),戛然而止(gá——jiá)。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C.凝惑——疑惑,意思: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
故选C。
3.B
【详解】此题考查多义字。
腔:1.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2. 器物的中空部分。3.乐曲的调子。4.说话的声音、语调。5.说话的腔调。6.量词,用于宰杀过的羊(多用于早期白话)。
丰富多腔:意思是嗓音很丰富,很多种声音。腔,指说话的声音、语调。
A.口腔:口内的空腔,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腔,指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
B.唱腔:戏曲音乐中用人声演唱的部分。腔,指声音、语调。
C.搭腔:理会,搭讪。腔,指话。
D.学生腔: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腔:说话的腔调。
故选B。
4.B
【详解】A 本项考查学生对演讲稿的掌握能力。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降重的仪式上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要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作用。一篇有说服力的演讲稿必须要做到观点鲜明。本项说法正确。
B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诗没有词牌名,故本项说法错误。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分类能力。
“巧夺天工”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妙笔生花”意思是: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画龙点睛”意思是: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天籁之音”意思是: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结合词义可知这些都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本项说法正确。
D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能力。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主人翁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主人翁在这样可怕的环境里依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这两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各不相同的成长故事,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本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四件农事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得完的,它们有阶段性,每件事情之间都隔了一定的时间,表示间隔时间比较长,应使用逗号们不能使用顿号。改为: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6.B
【详解】本题考查了病句的辨析。
A.重复啰嗦,“首先”和“第一个”意思一样,删掉其中一个;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参加”或“受到”前面加上人物。如“我”“我们”等;
D.搭配错误,“改进”与“错误”搭配不当,应是“改正错误”;
故选B。
7. 幕 漆 愁 眉 梢 孙 黎 桨 律 榕 桩
【解析】略
8. 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不是 而是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1)“糖果很好吃”和“不能多吃”,语意之间是转折关系,可以填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2)“有毅力”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语意构成条件关系,可以填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既然……就……”。
(3)“课外书不可以读”和“要有选择的读”,语意为并列关系,可以填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
9. 流 水 如 生 余 音 曼 妙 肖 龙 蛇 巧 夺 睛 高山流水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
“高山流水”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
10. 比喻 拟人 排比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把“云”比作“轻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赋予“蜻蜓”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此句是由“有的……”引导的排比句。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1.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春色满园关不住 轻烟散入五侯家 任尔东西南北风 九曲黄河万里沙 粉骨碎身浑不怕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
(1)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原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原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唐代韩翃的《寒食》,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清代郑燮的《竹石》,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原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 韭菜往往被我当作野草割掉。 军士等在江边。 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他帮不了诸葛亮的忙。 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海外有一名曰傲来国的国家。
【详解】(1)本题改为“被”字句。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应改为:韭菜往往被我当作野草割掉。
(2)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军士”,谓语是“等在”,宾语是“江边”。
(3)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你”改为“诸葛亮”,“我”改为“他”,问号改为句号。
(4)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把“缓缓”和“慢慢地”属于用词重复的语病。删除其一。
(5)这道题考查了改写句子。
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改变词序。把“国土”改为“国家”放在句尾,前面加上“的”,逗号去掉。
13. 缩短午餐时间,同学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了,我们支持缩短午餐时间。 缩短午餐时间,我们可能还没吃饱就结束了,所以我们不支持缩短午餐时间。
【详解】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注意要符合人物身份,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合理。
老师:缩短午餐时间,同学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了,我们支持缩短午餐时间。
学生:缩短午餐时间,我们可能还没吃饱就结束了,所以我们不支持缩短午餐时间。
14. 清白 洁白 高尚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5. 吟诵 平常 全 高尚的情操 16. 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 不怕牺牲、为国尽忠 坚守高尚节操 17. 无论 不管 即使 也 18.奉献
【解析】略
19.老北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20.元宵(汤圆) 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21.A 22.C 23. 吃元宵 看花灯 24. 多 数量 种类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并结合“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可知,选文主要写了老北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2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可知,这句话最能概括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可知,这段话重点写街上的灯的种类、样式等。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结合“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目子。”可知,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是: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A、B、D三项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C。
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可知,北京元宵节的习俗有:看花灯、吃元宵、放花炮。
24.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
“处处悬灯结彩”中的“处处”的意思是:在各个地方,在各个方面,在所有地方。到处都是灯,说明灯的数量多;“各形各色的纸灯”中“各形各色”的意思是:指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形容不同的种类,是形容(种类繁多);说明灯的种类多。
25.滚 滴 溅 落 26. 突然 轻巧 强健 27.C 28.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体会到了梅兰芳杰出的表演才能、精湛的演唱技艺。 29. 余音绕梁 不同凡响
【分析】25.本题考查的是把词语填在横线上,结合原文的内容把词语填在横线上,注意结合原文的语境和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26.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整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法错误的是C项“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是两对反义词,用在一起使句子前后矛盾,显得不合适。并不是使得句子更加矛盾。
2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描写梅兰芳先生歌声的句子是“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梅兰芳杰出的表演才能、精湛的演唱技艺。
29.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分析和积累,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在本题中赞美梅兰芳先生的舞台艺术的词语有余音绕梁、不同凡响。
30.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童话的乐园,犹如梦境一般,书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我上小学一年级就爱上了书籍,喜欢上了阅读。记得每个星期六上午,我都要去图书馆看书,那时我还小,阅读量不大,当我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那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孤独地坐在冰冷的墙角下,我就忍不住想要帮帮她。当我看到丑小鸭,想到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决定不退缩,要坚强、勇往直前力,就会像书中的丑小鸭一样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虽然这是童话,但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到了中午时分,肚子饿得“咕咕”叫起来,这仅仅是身体上的饥饿,但我的精神却是饱饱的。因为我读了好书,学到了好多知识,丝毫没有感到饿。我旁边的妈妈不耐烦了,一直让我回家,可我非要读完这一章不可,读完之后,我也不甘心,又借了三本书回家看。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极为重要的途径。
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从多方面获得知识,学多识广,书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道理,告诉我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们还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会使我们生活更美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要一遍又一遍读书,每读一遍,都会有读这一遍的收获和感受。另外,我们还要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还要学会思考,这样对我们的写作是大有益处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使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变得美好?可从美食、游戏、诚信、亲情等方面作答。选择自己印象深刻或最想与大家分享的去写。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写作时可尝试做好段落之间的过渡和照应,这样不仅可以使文意连贯,还会使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