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易错题检测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笨拙(zhuō) 单薄 (bó) 暴露无遗(lù)
B.依偎(wèi) 适当(shí) 自作自受(zuō)
C.尖锐(ruǐ) 分外(fēn) 心惊肉跳(rò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醋 摆滩 祭灶王 B.鞭炮 通霄 腊八粥
C.眨眼 擦拭 展览会 D.燃放 融洽 逛届会
3.理解词义,“晓”的意思与“稚子金盆脱晓冰”中“晓”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家喻户晓 B.鸡鸣报晓
C.通晓古今 D.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对白领夫妇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幸福。
B.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这些名胜古迹让人流连忘返。
C.阅读名著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C.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D.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C.张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D.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水piáo ( ) 水zhài ( ) gē( )草 duàn liàn ( )
bǎng ( )文 bēng ( )带 奔fù( ) yí huò( )
8.根据提示,写出带“海”的成语。
①比喻力量强大。( ) ②比喻危险之地。( )
③形容东西难找。( ) ④比喻没有消息。( )
9.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 )
(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
(3)什么是水蒸气呢?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了水蒸气。 ( )
10.回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我们积累的古诗作答。你独自一人旅居外地,过节时无法与家人团聚,你会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你的心情;当你夜晚仰望明月,你会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此刻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们分别被后世称为“_______”和“_______”。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忆”为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朝鲜战场上,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仿照句子,用动作描写表现一位同学的“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例子,续写句子)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并选择“焦急地等人”这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口语交际
对于“孩子是否要参与劳动实践”这一问题,有家长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孩子只需负责学习就行了,不需要参与劳动实践;也有家长认为;高年级的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参与劳动实践很有必要。你赞同哪种说法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课内诗歌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
13.把古诗补充完整。诗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龙城飞将”泛指 的将领。
1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但使:______ 不教:_____
15.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首诗的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_____,歌颂他们决心_____的战斗精神。
17.下列内容中暗示边防多战事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 B.汉时关 C.人未还
18.万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 )(多选)
A.对敌人的蔑视。 B.对国家的忠诚。
C.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 D.对战争的恐惧与排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9.连词成句地阅读选段。我的阅读时长为_____分钟。
20.我会提取关键信息。
(1)根据第1自然段内容,我知道( )
A.蔺相如怕廉颇。
B.蔺相如避着廉颇。
(2)根据第2自然段内容,我知道( )
A.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B.廉颇不顾国家利益。
21.用波浪线画出选段中描写廉颇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认真阅读第1自然段中描写蔺相如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你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归纳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无言的爱
每天晚间6时半,地方新闻结尾时,常常会播出一则当天社会上发生的趣事,博人一笑。最近有两幅画面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感人,因而侧记下来,和大家分享。
画面之一,是一家人养了一只黑色的母狗,和一只体态很大的白猫。母狗生了4只小黑狗,男女主人都外出工作,怕母狗跑远了,用条绳把它拴在树上。但是4只小狗不听母亲的管教,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小狗却听而不闻,更四散往草丛里钻。母狗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不料大白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4只小狗视其如母,乖乖地不乱跑了。白猫那安详施展温暖母爱的画面,实令人称奇。母狗绳子长度所限,不能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白猫的怀里,它也立即安静下来了。那天正是母亲节,播音员看着这个画面( )很风趣地说( )今天是母亲节( )到底谁是母亲呢( )节目里传出一片温馨的笑声。
另一个画面是,住在乡下的一家人,养了一群小鸭,像是刚刚孵出,小鸭都一身绒毛,走起路来一歪一歪,脚步都还不稳。它们正在草丛中觅食,突然大雨倾盆,小鸭个个惊慌失措,家中的狗见状,奋不顾身地在大雨中穿梭,把一只只小鸭衔进院子里的储藏室内。自己躺下给小鸭们取暖,并用舌头舔它们身上的水珠,那无比慈爱的表现,两位播音员都不住啧啧称奇。今晚这个占去节目不少时间的镜头,更是奇观。
一家建筑很别致的房屋,前檐不仅宽大,并且有起伏的坡度,起伏处下面设计精美的木栏,相互交叉,上面盖有透明的玻璃。从地面爬起的藤蔓稀稀疏疏地散在玻璃上面,开着红红的小花,又给这人工的艺术美增添些自然的色调。建筑师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连鸟儿也看中了,麻雀和另一种比麻雀身体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令人称奇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它们竟不争不斗!更让人惊奇是,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此窝中产卵、孵小鸟,它们相容相安,亦不互侵互斗。幼鸟孵出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吞了下去,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嘴中取出,毫不显出痛苦,次次都是如此。
由于这个情景奇特和罕见,这家主人自它们建窝到幼鸟出世,从没有惊扰过它们,任它们自由来去,邻里间也传为佳话,每天这家门前都有来看奇景的成人和儿童。一天这家主人满脸笑意,对来看鸟的众人说:“这两种不同的鸟类,都能这样相亲相爱,通力合作,共同造窝,生育、养育幼鸟,不分彼此,我们人类还分什么你我呢?”敞开了门,他们竟备了咖啡茶点以飨众人。
新闻工作者,在庞大的社会里掇取了这些微小但充满趣味的镜头,让大众分享,细心体会动物这份爱心是多么的伟大。
今天世界上不少地方被暴力充斥,打打杀杀的惨事随时可见。失去理性、凶狠无度的人类,反不如没有语言的动物。面对这三件很感人的趣事,人类是否有所感悟呢?
24.划去带点字括号里的错误读音。
播出(bō bē) 分享(xiáng xiǎng)
飞奔(bēn bèn) 两幅画(fú fù)
25.在文中( )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6.下面句中带横线的部分是词语的解释,请在原文中找出其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诸葛亮在司马懿15万大军紧逼城下时想出了与众不同的计策——空城计,吓退了敌军。( )
(2)渔夫一时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
(3)外国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工程都不住地咂嘴赞叹。( )
(4)像今年这样大的洪水是很难见到的。( )
27.动物之间的爱心是伟大的,文章是用三件真实的事情来说明的,你能给这三件事各起一个小标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今天世界上不少地方被暴力充斥,打打杀杀的惨事随时可见。”请你根据对国际实事的了解说出一两件这样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30.作文:我懂得了
生活中,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克服困难……请你用一、两件事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道理。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
A.正确。
B.依偎(wèi)——wēi:紧挨着;亲热地靠在一起。
适当(shí)——shì:适合;恰当。
自作自受(zuō)——zuò:自己做下的坏事,自己承受恶果。形容咎由自取。
C.尖锐(ruǐ)——ruì:顶端细削锋利,易于刺破物体。
分外(fēn)——fèn:格外;超过平常。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摆滩——摆摊: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
B.通霄——通宵:意思是指整夜。
C.正确。
D.逛届会——逛庙会:是中国特有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赚他们的钱。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稚子金盆脱晓冰”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意思是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晓:天明,早晨。
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尽人皆知。晓:知道。
B.鸡鸣报晓:公鸡打鸣告诉人们天将要亮了。晓:天明、天刚亮。
C.通晓古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晓:知道,懂得。
D.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感情打动人心,用道理使人明白。晓:使其知晓。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项: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相依为命”的两者往往都属于弱者,并且多数是处在困境之中。说白领夫妻用“情投意合”“相亲相爱”更加合适。故A项不正确。
B项:流连忘返:留恋不止,忘了回去。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C项: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5.C
【详解】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A.“三大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以“三大殿”的后面应为冒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B.“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之间是并列关系,应用分号。
C.正确。
D.“欢呼声”“车声”“马蹄声”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顿号,“马蹄声”后面应用逗号。
6.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主宾搭配不当,“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改为:这最后一天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用词不当,“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将“很大”改为“很多”。改为: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D.否定词使用不当,“不会”改为“会”。改为: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会想象不出。
故选C。
7. 瓢 寨 割 锻炼 榜 绷 赴 疑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瓢”“寨”“惑”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排山倒海 刀山火海 大海捞针 石沉大海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本题要根据意思写出带“海”字的成语。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大海捞针:也说海底捞针。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石沉大海:像石头掉到大海里一样,不见踪影,比喻始终没有消息。
9. 列数字 举例子、作比较 设问
【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判断。
(1)本句中“1”和“十亿分之一”都是数字,所以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本句中举了“碳纳米管”的例子,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碳纳米管”和“钢铁”进行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本句有问有答、自问自答,这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10.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仙 诗圣 父亲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后 被害后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原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李白和杜甫分别被后世成为“诗仙”“诗圣”。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忆”为统领,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以下几件事: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对敌人的心虚、残暴和父亲的镇静、处乱不惊;接着写了父亲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悲痛心情。
11. 在朝鲜战场上,不是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吗? 小明一个箭步上前,不偏不倚地接住了球,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完成了完美的一跳,然后一推,球飞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进了,进了! 云飘了 就像在散步似的 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他不时地在小路上徘徊,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然后又折回来。停下来时,他一会儿踢踢脚下的石子,一会儿盯着远方发呆,一会儿看看腕上的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
【详解】(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
方法: 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在句中恰当的位置添加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怎能、难道、何尝等);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适当做些调整,但不能改动太大,影响原句意思。
本句改为:在朝鲜战场上,不是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吗?
(2)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本句要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一位同学的“快”。
示例:小张跑步宛如在使轻功一般,像一股风掠过跑道,一眨眼的功夫就把别的同学甩下一大截,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3)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示例:灯亮了,就像星星眨眼似的;水开了,就像鱼儿跳跃似的。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也……”相连。
(5)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痛。
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焦急。
示例:妈妈很晚还没回来,我在屋里踱来踱去,不时地抬头看向钟表,我真快急死了,不停地游走。我在心中告诉自己要冷静,我停下来坐到沙发上,而我心里还着急。
12.我认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也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另外,劳动实践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历来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题干中的内容是说是否同意学生要参加实践活动,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示例:我赞同“参加劳动实践很有必要”的观点。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通过学习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等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13.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 英勇善战的将领 14. 只要 不使 1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关夜景图:明月照耀着边关,从秦汉时期到现在都没有变化,士兵仍然在这里戍守征战,纵使无比思念家乡,也不能回家。 16. 比喻英勇善战的将领 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 17.C 18.BC
【解析】13.本题考查对古诗的默写、作家作品及词语的理解。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全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结合注释可知,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1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解释。
可以结合本课的注释来理解。
但使:只要。
不教:教:令、使;不使。
15.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由此可知,这两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16.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根据注释和诗意可知,作者用汉代名将的李广来比喻英勇善战的将士,歌颂了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17.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故选:C。
18.本题考查对情感的赏析。
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知道这首诗着重表现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戍边战士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故选:BC。
19.2 20. B A 21.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廉颇是一个勇于自省的人。 22.从蔺相如避着廉颇,称廉颇为“廉将军”,与门客分析利弊,可见蔺相如是一个顾大体、识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23.廉颇得知蔺相如说的话,便自我反思、负荆请罪,最后和蔺相如成为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解析】19.本题考查阅读时长。
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300至500字每分钟。该文段有三百多字,连词成句地阅读选段。阅读选文片段的时间可在1—2分钟。
20.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1)根据第1自然段内容“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可知,蔺相如避着廉颇。故选B。
(2)根据第2自然段内容“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可知,廉颇向蔺相如请罪。故选A。
2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人物分析。
由“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可知,这是廉颇静下心想的内容,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勇于自省的人。
22.本题考查人物分析。
结合文中“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可知,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他舍弃了个人的尊严而使整个赵国的实力得到保全。
23.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内容。
结合文中“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可知,本段主要讲述了廉颇得知蔺相如说的话,便自我反思、负荆请罪,最后和蔺相如成为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24.bē xiáng bèn fù 25.,:“,?” 26. 别出心裁 惊慌失措 啧啧称奇 罕见 27.①白猫照顾小狗;②狗照顾小鸭;③四只父母鸟共同养育幼鸟。 28.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爱是不分种族,不分时代,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它是所有人共同向往的。 29.2014年5月22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暴力恐怖事件;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莫斯科时间2010年3月29日“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案”。
【解析】24.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播出 bō chū :由传播媒介发布。
分享fēn xiǎng:和别人一起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多指美好的事情
飞奔 fēi bēn:形容跑得像飞一样快。
[bēn]奔走;急跑。
[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2.朝;向。
两幅画liáng fú huà:两张图画。
25.本题考查加标点符号。
逗号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叹号表示语气的感叹,问号表示有疑而问,说话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说”后加冒号。
据此加标点为:播音员看着这个画面,很风趣地说:“今天是母亲节,到底谁是母亲呢?”
2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惊慌失措: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罕见:非常少见;难得见到。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27.本题考查概括小标题。
短文第2自然段写了第一件事,主要写了4只小狗不停母亲的管教,到处乱跑,大白猫看见后将它们衔到狗窝中悉心照料。小标题可以概括为“白猫照顾小狗”。
短文第3自然段写了第二件事,主要写了一群小鸭被大雨淋得惊慌失措,狗看见后将它们衔进储藏室,温柔地照顾。小标题可以概括为“狗照顾小鸭”。
短文第4自然段写了第三件事,主要写了4只父母鸟衔草造了同一个窝,还衔来食物喂养窝中的小鸟,不分彼此,互相关爱。小标题可以概括为“四只父母鸟共同养育幼鸟”。
28.本题考查受到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白猫照顾小狗、狗照顾小鸭、四只父母鸟共同养育幼鸟这三个不同的事例,写了动物之间的爱心,令人感动。因此在写自己受到的启发时,可以围绕“温暖、爱心”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如:生活中充满了爱与温暖,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心怀仁爱,关爱他人,关爱动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29.本题考查课外延展。
本题要求写世界上不和谐的事情,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几件暴力事件即可。如:2022年乌克兰和俄国的战争;2021年美国国会被暴乱分子闯入。
30.例文:
我懂得了诚实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我却记忆犹新。爸爸的话至今在我耳边回响,教育我不说谎话,鞭策我不断进步,因为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那还是我上一年级时,我的期中测试数学只有60多分,而在考试前我还信誓旦旦地对爸爸说没问题呢,这下可怎么办呀。回家的路上我是无精打采。离家越来越近了,我仿佛看到了爸爸那严厉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他那宽大的巴掌正朝我狠狠落下,考卷被扔弃在一旁……
我越想越怕,好不容易骑到了家里。一进门,看见妈妈正在摆放碗筷,爸爸正在拿着一份报纸看着,那神情严肃得像位法官,看见我回来,平淡地问了句:“回来了”“嗯”我匆忙的应了一声,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忙进了屋里,放下书包。唉!我怎么跟爸爸说呢?不说吧,老师还要签字,明天老师还要检查,更何况我爸爸准得问呀,昨天我还跟爸爸说今天发成绩呢……“还不赶紧吃饭呀!”妈妈喊了起来,也暂时把我从困窘中摆脱出来,我慌慌忙忙走到饭桌旁,心不在焉地吃起饭来。吃完饭我赶紧走到我的书桌前,写起作业来。我听见爸爸朝我走了过来,忐忑不安的我就像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心里扑扑直跳。果然,爸爸对我说:“你的卷子分下来了吧。”“没,没,还没呢……”我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地说道。我脸涨得通红,不敢正眼看爸爸,仍然低头写着作业,我想爸爸一定看出了我在撒谎,紧张的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不是真的吧,是不是没考好?做人就要诚实,这回没考好下回可以努力赶上去,要是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那就永远也进不不了。”我不由自主地把头埋得更低了。爸爸接着说:“平常的考试分数并不重要,只是检测一下你的知识漏洞和缺陷,我看一下,也是帮助你分析一下错误。如果你不说,那你就用会永远错下去,到升学考试时就会吃大亏的。不论好成绩还是坏成绩都是暂时的,我相信你会勇敢地面对成绩!”我听了脸更红了,心头也不禁为之一振。是的,不能勇于面对坏成绩,是多么可耻的,今天我跟爸爸撒谎,明天我为了应付老师还要撒谎,这多久才是个头呀!我从书包里拿出了考卷,勇敢地交给了爸爸。我惊喜地发现,爸爸看着我的目光是温和的、充满信任的,爸爸拿过卷子来就和我一同分析起我的错误。
这件事过去这么多年,但在我脑海里仍然难以忘去,爸爸的亲切教诲再一次洗刷了我心灵的灰尘,使我懂得了诚实。在每一件事前都要诚实。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习作。
题目要求用一、两件事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道理。回想那些让你在成长过程中懂得某些道理的事情,选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来写。习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己懂得的一个道理或受到的一个启示写出来。
写作要点:(1)将那件让你成长、有收获的事情写清楚,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以及适当加入一些写作方法。(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明白你懂得的道理。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自己懂得了什么。
中间: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