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说课课件(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秋天的雨》说课课件(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1 15: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秋天的雨》
\
一、说教材
《秋天的雨》作者陶金鸿。本文是一篇带有浓郁色彩的抒情散文。在作者笔下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的,不似春雨的温润,也不像夏雨的轰轰烈烈,却也别具一番风味。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勾画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秋天的颜色“五彩缤纷”;秋天的气味“香香的、甜甜的”;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小动物准备过冬了;秋天的季节唱响了“丰收的歌”。原本“秋风秋雨秋煞人”的秋天突然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原来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迷人,秋天的生活是那么让人留恋。
二、说教学目标
1.能通读课文并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生字。理解“五彩缤纷、清凉、留意”等13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是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3.感悟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为将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三、说重难点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章特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景色,二是对学生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本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实现重难点的突破:(1)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的抽象问题具体化。
(2)以希沃技术为支撑,利用智慧课堂将学生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3)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生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层层推进。
(4)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说学情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个体认识虽然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但从总体上看其认知水平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缜密的逻辑思维尚未形成。该阶段学生缺乏学习的内生动力,学习兴趣的激发依然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课文情趣、恰当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浓厚的好奇心,如果能够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效果将会得以显著提高。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特点,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教学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任务阅读法、分组探究法、师生互动法、抢答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借助分组探究、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导入效果,,上课一开始老师带领学生随着大屏幕的音乐和宽广马路一起做原地跑步运动,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回味秋天的记忆。
环节二、寻找秋天
本环节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展示描写秋天的诗句,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等诗句,让学生初步感知秋天的美景。学生利用希沃白板展示答题结果,将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环节三、感悟秋天
为实现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的教学目标,在该环节老师讲指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1)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多媒体展示生字词。(2)学生利用希沃白板展示生字书写。
(3)学生板演词语解析。
任务二,秋天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同时,通过学生完成任务一、任务二顺利解决第一部分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对秋天的景色有个整体感知。
环节四、情感升华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为达到培养学生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激发创造美好生活愿望的教学目标,巧妙解决第二部分的重难点问题。我在这个环节设置了三项目标任务:1、学生分段描述秋天的景色。
2、分组探究“秋天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3、学生自主用画笔描画秋天的颜色。
该环节通过对多媒体及希沃技术的使用,提升了教学的品位,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升华。
环节五、巩固提升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培养学生的潜在思维和动手能力,我要求学生课下利用希沃技术在希沃白板上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创作一份关于秋天的手抄报,要求创作的效果更加直观、丰富,更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感。从而为学生的纵身发展积淀雄厚的艺术基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