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23 海底世界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以通俗形象的语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清晰明了、生动有趣地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教学目标
1.会认“窃、私”等10个生字,会写“宁、官”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3.能借助关键句,说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4.能借助关键句,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5.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关键句,说出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海底世界。
2.借助关键句,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点
1.海底世界的系列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海底中有哪些事物;
2.揭示课题;
3.明确学习要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注意:
①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②文章是怎样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板书:海底世界)
设计意图:
借助图片导入更容易拉近学生与海底世界的距离,同时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海底世界的课外知识储备;结合单元与本课目标,给本课学习出示两大小提示,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用“ ”圈出关键词语。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单第一项任务。
3.学习第一自然段,读好问句,思考:文中哪个自然段已给出答案?
4.结合第七自然段,把握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体会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
设计意图:
第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过程,学会借助关键词句找出课文是通过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第二,带着问题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脉络,抓住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继续深入学习。
三、随文识字,体会生动描写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同桌之间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你读出怎样的画面。
2.借助图片、画面,理解词语“波涛澎湃”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海面与海底之间的差别。(光线变化、海底宁静)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借助情境模拟,理解词语“窃窃私语”的意思,感受其描写的好处。
3.学生模拟动物叫声,读好拟声词,进一步感受动物发出的声音小,与第二自然段相呼应。
4.复习“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型,引导学生结合积累的课外知识,说说海底里还会有哪些声音。
5.再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注意读出海底世界相对宁静、动物窃窃私语的特点。
设计意图:
1.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通过模仿扮演、拓展练说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采用“窃窃私语”这一词语的好处;2.通过多形式朗读,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描写;3.注重段落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写法。
四、结合画面,学写生字
1.承接前一环节回读后,顺势过渡至学写“宁、官、险、推”四字。
2.学生观察并汇报生字的关键笔画;
3.老师范写,学生跟随书空,强调关键笔画,注意字形之美;
4.学生练习书写,注意纠正写字及握笔姿势;
5.学生互评。(三星评价标准:①间架结构;②主笔和关键笔画;③整洁美观)
设计意图:
为提高学习以及练习书写生字的效率,采用随文和归类识字的方法,注意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要点;继续巩固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等细节,并确保学生堂上练习生字书写的时间。
五、课堂小结
在这一节课中,咱们跟随作者一同遨游在美丽的海底世界中,感受到海底里的光线以及听到海底里的声音,十分有趣!海底里还有哪些奥秘,作者又是怎样精彩描写的呢?咱们下一节课继续探讨、学习。
六、课后活动
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段落的意思写清楚的?
设计意图:
充分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学习,也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文章;
2.回顾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
3.简单回顾第2、3自然段内容。
设计意图:
在复习回顾中,进一步清晰文中的脉络结构,回顾文中使用的描写方法,为本课时学习做铺垫。
二、品读第四、五自然段,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结合学习单和关键句,独立思考:
①具体描写了哪些动物的活动方法?
②你觉得哪一种活动方式最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③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动物的活动方式呢?可以演一演哦!
2.小组合作讨论,相互分享学习单中的三个思考题。
3.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汇报。
老师点拨:①引导学生通过演一演、动作模仿等方式进行分享。
如:模仿乌贼利用反推力的方式;用手模仿海参蠕动时伸缩的动作等。
②借助图片,感受梭子鱼的外形,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体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样写的好处和把贝类当作旅客来写的有趣。
④体会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所带来的生动描写。
4.归纳小结,学习作者如何具体地把这一段落的意思写清楚。
5.齐读第4自然段,读出动物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活动的趣味。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仿照分析第四自然段的方法,结合学习单,先个人思考、学习;
(可通过文字、图画等方式)
2.小组合作讨论,说说作者是怎样把第五自然段的意思写清楚的。
3.小组代表进行分享汇报。
设计意图:
第一,本环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更多。第二,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发挥点拨作用的课堂角色分配,引导学生通过说、画、演等方式,感受文章带来的趣味以及对探究海底世界保持浓厚的兴趣。第三,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联系课外知识,辅助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该自然段意思写清楚,在有趣的学习中突破重难点。
三、情境拓展,巩固方法
1.以小组合作、男女合作等方式朗读第四、五自然段,再次感受精彩的描写。
2.创设情境,学生以口头练说的形式,把一个意思说清楚。
3.课后再把练说的内容记录在学习单中。
设计意图:
第一,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积累的知识,思考怎样把一个意思说清楚、写清楚,让学生及时将所学的方法在练说、练写中得以巩固。第二,同时与园地的内容相联系,做到单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结,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四、巩固生字
1.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语。
2.提醒学生注意“迅、速、退”这组部首为走之的半包围结构生字。
设计意图:
学习完全文,在朗读中既进行再次整体感知和巩固,也对生字词语进行巩固。
五、课堂小结
咱们在美丽奇妙的海底世界中遨游,认识了很多不同的海底动植物以及矿产资源,收获丰富!同时也感受到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从声音、动植物等几个不同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海底世界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作者还把海底世界的声音、动物活动方式、植物的差异等描写的十分清楚、有趣。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把每一个段落、每篇文章的意思表达清楚。
六、课后活动
1.将课文读给家人听,并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奇妙的海底世界。
2.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三项任务,把一段话的意思写清楚。
设计意图:
第一,将所学课文用自己的话进行分享,一方面可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复述故事做铺垫。第二,课堂上进行的练说,需要在课后进行练笔,才真正将所学的描写方法落实、巩固。
七、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光线
声音 景色奇异
动物活动方式
植物差异 物产丰富
矿产
1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