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1 17: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文言文阅读
一、使用“文言文”是古人学识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表述、记载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与现代文相比,小古文有其自身的优势:
1.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赅;
2.富有节奏感,读起来颇有一番独特韵味;
3.读诵文言文,彰显个人才气。
二、文言文与现代文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用字常见现象,是学习文言文必须了解和积累的知识。“通假”的“通”就是“通用”,“假”就是“借代”的意思。通假字主要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叫作“本字”。
三、通假字
古人放着正确的字不写,为什么去借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必想得太复杂。通假的产生就是古人忘了本字或者是为了省事。说白了,古人也有提笔忘字的时候,忘了怎么办 就写个同音或者音近的,现在说就是写了“别字;”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本来会写,写得着急,笔画太多的不想写,索性找一个笔画少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来代替。古人这样写了,后来很多人崇古,也开始效仿,久了就约定俗成了,这个别字就通用了。
注释:某字同某字?某字通某字?
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三种情况。
1.通假字用“同”,说明这两个字是异体字或古今字。
异体字就是这个字在古代不同写法。比如,“余孥(nú)一小舟”中的“孥”同“拿”,这两个字是异体字。
古今字就是最早造字是这个字,后来因使用需要又造了一个新字,这样的两个字就叫古今字。如,苏轼的《石钟山记》里有“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这里的“莫”就同“暮”,是“傍晚”的意思。
注释:某字同某字?某字通某字?
2.通假字用“通”,说明是当时写错或印错的字,“通”正确的字。
这类通假字可以看作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如古文中经常出现的“蚤”通“早”,“罢”通“疲”,等等。
顾名思义,就是指古代的一些词语意思和现代的意思不同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四、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就是说某个词语在古代的意思小,现代将它的意思扩大了。
例如,“河”和“江”,古代专指黄河、长江,现在却泛指所有河流,意思就扩大了。
2.词义缩小。就是说某个词语在古代的意思大,现代将它的意思缩小了。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孩子,而现在专指男方的配偶,意思就缩小了。
3.词义转移。就是说某个词语在古代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完全不同了。
比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却指“鼻涕”。再比如“牺牲”,古代指的是“祭祀的供品”,现在指的是“为了正
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4.词义程度强化或弱化。就是说某个词语,在古代所表示的意思和现在所表示的 意思相比,词义程度变强或变弱了。
比如“恨”,古义表示“遗憾、不满”,现在的意思是“仇恨,怨恨”,现在的意思比古代词义重了,程度也强了。而“怨”这个字, 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怪”,词义变轻了,程度也变弱了。
5.感彩变化。就是说古代有些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意思也和现在的不同了。
比如“卑鄙”,古代指“地位低、见识浅薄”,是中性词,现在表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6.名称、叫法改变。有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在文言文中用一个词表示,而在现代汉语中换成另一个词语表示。
比如“目”,在现代汉语中换成了“眼睛”。
比如“坐”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解释。在《鸿门宴》“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坐着
在《郑人买履》“而置之其坐”中 座位
杜牧的《山行》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
五、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十分常见,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可能只有两三种注释,但是在文言文中多义词的义项可能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几个。
六、翻译文言文
1、翻译原则: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自然、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完美地体现出原文的写作风格。
七、翻译文言文
2、翻译方法:补、删、留、变、换
补: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上。
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
翻译时可删去。
留: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
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不译。
变: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
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换: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词语。
八、理解感悟
1.抓住人物特点谈道理
2.抓住事件谈道理
3.正反对比谈道理
人物描写→人物精神品质或道理
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六要素)→深入思考发现道理
找到对比→揭示道理
九、实战演练
千里赴期
卓恕①为人笃信,言不宿诺②。从建业③还家,辞诸葛恪④,恪问何当复来,恕对“某日”。是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⑤恕至。宾客皆曰:“会稽⑥、建业相去千里,岂得如期 ”已而恕至,一座皆惊。
【注释】
①卓恕: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人。②言不宿诺:宿诺,未及时兑现的诺言。说的话无不及时兑现。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诸葛恪(kè):三国时吴国人,曾任吴国太傅。⑤须:等待。⑥会稽:今浙江绍兴。
1.下列画横线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日 是:这,此 B.卓恕为人笃信 笃:忠实
C.相去千里 去:距离、隔着 D.一座皆惊 一:一个
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卓恕/为人笃信 B.从建业/还价
C.停/不饮食,以须/恕至。 D.已而恕/至,一座/皆惊
D
D
3.翻译下列句子
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稽、建业相去千里,岂得如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桌恕的__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诸葛恪停不饮食说明他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诸葛恪宴请大家,上菜后不吃也不喝,一直等到桌恕到来。
会稽与建业两地相距上千里,怎么可能前来赴约。
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相信朋友
※古今异义积累
饮食: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去: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一: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是: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吃饭,喝水
指食物
相距
离开
全部/都
数量一
此/这
表肯定,与“否”相反
十、课后作业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①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③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
【注释】①大姓:大户人家,有钱的人。②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③佣:雇佣。④大学:大学问家。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或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邻居有烛而不逮( )
A.抓住。 B.达到,及。 C.捉,捕。
(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A.主人听了他的话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他成了大学问家。
B.主人感到很惊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后他成为大学问家。
C.主人听了他的话深为感叹,就拿出钱给他买书,直到读完大学。
B
A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衡/乃穿壁/引/其光
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4.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衡乃穿壁引其光”是想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_________”这个成语就出自这个故事。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请任写一个:_________。
A
匡衡
以书映光而读之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第一PPT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