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2.能根据表格提示讲故事。
教学重点:
读故事、讲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学难点: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故事完整地讲下来。
教学过程:
看图猜故事,揭示课题
看图画,猜神话故事。
读课题,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一组神话故事的图片唤醒学生对神话的认知,激发了阅读期待;紧扣课题质疑,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走进故事,感受神奇
羿为什么要射日?——了解故事的原因
读一读:默读课文第1——3段,画出羿射日的原因,读一读。引导学生概括成一句话。
说一说:看图片,说句子出示炙烤大地、禾苗晒枯、土地烤焦、江河蒸干、沙石熔化的图片,学生说文中的句子,创设情境走进文本,理解句子描述的情景。
想一想:你还从哪些现象中体会到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讲一讲:借助文中的词语讲一讲羿射日的原因。
出示读词语:
值日一齐 炙烤 晒枯 烤焦 蒸干 熔化 艰难
借助以上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裔射日的原因。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理解语句,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通过读、说、想、讲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羿射日的原因。】
羿怎样射日?——探究故事的经过
说一说:默读课文4——6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故事的神奇?
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语句:
数字神奇: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越过九十九条山谷,走过九十九道山路……(体会距离遥远,困难重重,羿的坚毅勇敢)
仿句练习:后羿( )九十九( ),来到东海。
动作神奇: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射箭技艺高明,一箭射穿)
想法神奇
( )射死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
讲一讲:羿射日的经过。
出示: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帮助你讲清羿射日的经过?
九十九 登上 搭上 拉开 爆裂 乱窜 躲进 留下
借助以上词语,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羿射日的经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聚焦感兴趣的语句,感受故事的神奇,了解故事经过;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羿射日后的景象——了解故事的结果
读一读:大地上重新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想一想:大地上还有哪些景象洋溢着勃勃生机?鸟儿尽情歌唱,瓜果散发清香,庄稼郁郁葱葱……
讲一讲:大地重现勃勃生机的景象。哪些词语体现出勃勃生机?
滋润 繁茂 奔腾欢畅 勃勃生机借助关键词语,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羿射九日后,大地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展开想象,感受羿的丰功伟绩;借助词语支架,了解羿射日后的结果。】
讲演故事,感悟形象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借助表格提示,完整地讲故事。请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羿射九日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带上自己的肢体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
(星级评价标准:把羿射九日的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得一颗星。把羿射九日的故事讲生动、讲有趣,得三颗星。)
评价一下你认识的羿?
英勇果敢 坚毅执着 不畏艰险 为民着想 为民造福
【设计意图:好故事是要讲出来的,有了分段讲故事的铺垫,这里完整地讲故事就水到渠成,落实了语言实践;分层评价,是对不同程度学生的适时激励。】
了解神话,推荐阅读
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超凡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出的神奇故事。
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深化课外拓展阅读,使阅读有兴趣,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