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说课知识树流程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说课知识树流程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1 22: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0.爬山虎的脚
说课流程
说学情
说教学设计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
目标要求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方法
课文分析
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第三单元训练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能力”,《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好范例。
说学情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他们愿意学,喜欢学也想要学,但对课文中关键句和关键词的还不能完全理解。同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在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文中关于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的句子上会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一画,演一演的方式来进一步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和它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以及图片演示等,感悟理解爬山虎脚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说教学模式
说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汇报交流,深入理解
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
五、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方法
结合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本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读书训练为主线,配合简笔画与多媒体展示,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读、画、看、演,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述。在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理解感悟,学会观察技能。
说教学设计
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5分钟)
(二)自主学习,认识爬山虎的脚(研读第3自然段)(10分钟)
(三)深入理解,感受爬山虎的神奇。(研读第4、5自然段)(15分钟)
(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5分钟)
(五)总结全文,指导学法(5分钟)
说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5分钟)
在教学开始时,我让学生在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基础上,观看爬山虎叶子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你能找到爬山虎的脚吗?”这一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学生指明了阅读方向。
(二)认识爬山虎的脚(研读第3自然段)(15分钟)
1、在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学后动手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其实有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准确地画出爬山虎脚的位置与特点,在此,我实物投影了几个错误的案例,原因是让学生纠正错误,在纠正的过程中了解爬山虎脚的特性。之后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在再次朗读的基础上找爬山虎脚的特性。这时候学生能零零散散地说出爬山虎脚的一些特性,我适时板书了。
2.结合板书,我再次引导学生全面的观察爬山虎,并适当渗透了作者有序观察的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展示爬山虎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感受爬山虎的神奇。(研读第4、5自然段)(15分钟)
“同学们,望着爬山虎这么有趣的脚?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往上爬的吗?”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找到爬山虎爬的句子仔细品读,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来想象爬山虎爬的过程,在反复朗读之中,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再配合多媒体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向上爬。至此,本课的难点已经基本突破。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既强化了学生的理解,也照顾到了学困生,使他们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了解了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4、5自然段还有一个内容就是爬山虎的变化。这一部分内容较简单,学生对触着墙的爬山虎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朗读后,也能了解了爬山虎没触着墙的变化。
(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5分钟)
我问学生:“你们家里有爬山虎吗?”等他们回答之后,我会给出夸奖——“原来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
于是,我把重点转移到“长期观察”上,于是我追问:“那你发现爬山虎慢慢爬的过程了吗?那为什么叶老先生能发现,而且把爬山虎写得这么惟妙惟肖?”让学生明白要把爬山虎写得这么惟妙惟肖一定除了仔细观察,更要长期观察。我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叶老先生长期观察的证据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指导学法(5分钟)
本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爬山虎的特性,明白爬山虎爬的过程,更要让学生从本堂课中,学会观察的技能。
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