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单位:
说课教师:
《平均数》说课
说教材
1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2
3
4
5
6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讲,它是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且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移多补少、先总后分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及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且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所以我将本课的教法确定为:主要采用活动探究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法为主。
四、说教法学法
众所周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将本课的学法确定为: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及小组讨论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我先和同学们做一个夹球比赛的游戏,基于两队参加比赛的人数不同,来探讨比赛的输赢问题,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新知识点(平均数)。
五、说教学过程
(通过游戏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一个铺垫。)
(一)动手实践,初步感知
首先我会出示“小明一家人各投中篮球的个数情况统计图”并提问学生:怎样操作才能使得小明一家每个人投中篮球的个数都相等?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请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去移动磁贴演示给全班同学看,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讲授新课:
以下是小明一家人在一分钟之内各投中的篮球的个数情况统计图(个)
小明
妈妈
爸爸
妹妹
怎样操作才能使小明一家人投篮的个数都相得?
6
3
5
2
小明
妈妈
爸爸
妹妹
移多补少
(一)动手实践,初步感知
首先我会出示“小明一家人各投中篮球的个数情况统计图”并提问学生:怎样操作才能使得小明一家每个人投中篮球的个数都相等?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请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去移动磁贴演示给全班同学看,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讲授新课:
(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这一特点.)
(二)发散思维,突破方法
在这一环节,我会提问学生:移多补少的方法固然简单好用,但如果遇到数据大一点的,我们再用这种方式去求平均数行不行?那我们应该用哪种方法去求平均数?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求平均数的另外一种的方法(先总后分)及其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学生在掌握了先总后分的方法后,老师引导学生回到课前的夹球比赛的游戏中,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分别求出两个队的平均每人夹球的个数,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从而解决因为两队人数不同,无法分出胜负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这一环节,我精选3道练习题,前2道是考察学生对平均数概念和算法的理解,后1道是考察学生利用平均数来求总数量的逆运用。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这样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练习题巩固新知,提高能力。)
小结:
在这一部分,我将采用以学生自主进行小结的方式。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在求平均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新知,而且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里调查全家人的身高及体重,分别算出一家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巩固新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说板书设计
总数量÷总份数
>最小数
最大数>
平均数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