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说明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及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多元并存的分布特点。旨在介绍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力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必然趋势,以及奴隶社会早期,奴隶制文明的发展,旨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力水平提升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根本作用,以及时空观念指导下不同文明的分布状况和文明成就。
重难点
重点:文明诞生的标志;各主要文明的产生及其特征。
2、难点:古代不同地区文明各具特点的成因及其影响。
问题预设
1.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如何促进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2.早期奴隶制文明为何呈现多元分布的相对孤立状态?
学习目标
教学子目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养要求
第1子目 理解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原因及其标志。 II III I
第2子目 1.掌握人类最初文明的分布区域和主要代表。 I II
2.了解奴隶社会早期不同文明产生的时空条件、主要成就。 I II
3.理解人类最初文明多元分布、独立发展的基本状态。 IV IV
能力要求:I:获取和解读信息 II:调动和运用知识 III:描述和阐释事物 IV:论证和探讨问题
素养目标:I:唯物史观 II:时空观念 III:史料实证 IV:历史解释 V:家国情怀
知识梳理
1.人类文明的产生:
(1)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
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文明基本__________,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西亚在文化领域的贡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诗、_____________等。
(3)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_______________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其文化成就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其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化成就。
(5)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最具代表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古代希腊还创造了神话、悲剧、喜剧等文学成就。____________被誉为“史学之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问题探究
材料一 随着农耕和畜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私有制逐渐产生,……男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有了变更……原来的部落管理机关为一种新的由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公共权力所代替。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婆罗门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精通的《吠陀经》即赞美诗。这些赞美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它们通过口头代代相传而留存下来,由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被逐词逐音地熟记。作为这一宝贵遗产的保管人和传送者,婆罗门能够以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份,坚持并实施自己的主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古希腊许多独立小国并存的状态贯穿了希腊文明的始终,城邦的理想是独立与自足……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把自己对于宇宙人世的关怀称为哲学,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涉的是人自身,是人对外部自然统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觉醒。
——整理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城邦文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动力及其所具备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图中各子目所代表的的文明类型,并概括除A以外的其主要文明成就。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城邦产生的时间、典型特征及其主要政治类型,并简要评价。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说明印度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课堂练习
1.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公元前5-4世纪中叶,雅典进口货物主要有小麦、铁、锡、铜、造船用的木材、象牙制品、宝石、皮毛,以及种类繁多的日用品(包括亚麻布和莎草纸)等,而它最大的出口物品则是白银。这表明当时雅典( )
A.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B.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D.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3.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将整个城邦利益置于首位 B.放弃对公民财产的保护
C.没有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 D.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极低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诸事不是依少数人意见而定,而是取决于多数人,所以就叫做民主政治。这是不是说是属于每个人的东西呢?法律是为所有的人制定的,对于有私人纠纷的人来说,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至于职街,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优于他人,这并非由于他的出身,而是由于他的才能和功绩,使他获得重要地位。反之,贫穷并不能使一个有才能为国效力的人,因为地位卑微而被埋没。
——摘编自(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一个特点,使得这些蕞尔小邦坚持其独立的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制度。在古代希腊的任何时代、任何城邦,公民绝不是指全体成年居民而言。妇女不是公民,奴隶不是公民,农奴不是公民,边区居民不是公民,外邦人也不是公民。即使除去奴隶、农奴、边区居民和外邦人而外,祖籍本城的成年男子,能够取得公民权利的资格,在各城邦各个时期也宽严不一。希腊诸城邦的公民资格虽然有种种差异,凡是自备甲胄武器,不领薪饷地参加公民军的那部分成年希腊居民,包括已经退役的老年人在内,总是它的公民。
——摘编自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一读希腊史笔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参政模式形成的原因。
答案
问题预设
1.原始社会中后期,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由原始迁徙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过渡。随着生产工具的更新,新石器时代时期,以磨制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提高了原始农业的耕作水平,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部落或者部落联盟内部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由此出现,私有观念由此产生,阶级分化不断出现。人们聚集性的居住、以物易物商业行为的出现,促进了早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部落和部落联盟内部阶级的分化,促进了早期国家机构的出现,以及文字、祭祀等文明标志的形成,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逐步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2.奴隶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相当薄弱,无法出现大范围内的各奴隶制文明之间的相互交融交流和交往的状态。早期奴隶制文明产生和发展时期,由于受到各自所在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传统的限制,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分布的相对鼓励状态。
知识梳理
1. 社会分工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私有制和剥削 政府、军队 监狱 国家 奴隶社会
2. 独立发展 多元特征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60进制 象形文字 太阳历 金字塔 莎草纸 种姓制度 佛教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问题探究
(1)根本动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条件:城的出现、文字的产生、祭祀场所的形成、国家机构的出现。
(2)文明类型:A:中国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希腊文明;E:古代印度文明。成就:B:文化成就:楔形文字;60进制;《吉尔伽美什》史诗。政治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君主专制制度。C:文化成就:神话与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莎草纸;金字塔。政治成就:君主专制制度。D:文化成就:佛教;《摩诃婆罗多》《罗摩耶那》;天文学、数学、医学。政治表现:种姓制度。E:政治成就: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文化成就:神话;悲剧;喜剧;史学;哲学。
(3)时间:公元前8—6世纪;特征:小国寡民;政治类型:奴隶制民主政治;评价: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为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本质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只是针对少数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妇女、儿童、奴隶被排除在外,在为人类政治文明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影响:过上定居生活;私有财产;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人口膨胀;城市出现;实用科技的发展;宗教神灵的崇拜。
(5)社会基础:种姓制度。特征:宗教色彩浓厚,文化靠口头传播,创造了精美的史诗。
课堂练习
1.B 2.D 3.A
4.(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
(2)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影响;为了保证成年男性的地位;公民数量影响着城邦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