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2 09:5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新航路开辟知识序列中的重要一环而存在,主要揭示新航路开辟后对人类历史所产生的的重要影响,本课从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三个部分系统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三个部分旨在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两大维度揭示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旨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新航路开辟及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历史变化产生的根本性作用。
重难点
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难点突破
1、如何全面理解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
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实现了跨区域的、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全球贸易网络的建立以及交通条件改善的基础上的,也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的前提之下的。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过程中,既有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群体的跨区域贸易的迁移,也有对非洲黑奴贩卖的充满血腥的被动迁移,确保了美洲种植园经济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物种交流推动了商业革命,改变了不同区域的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改变了全球各地的食物结构和生产结构。总之,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经济与政治格局方面表现极其突出。经济方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传统印度洋贸易衰落,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兴盛并占据主导地位。此后,还形成了亚洲贸易中心,以欧美为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逐渐建立。政治方面,随着海外殖民扩张的加剧,西方殖民者逐渐确立了对东方的殖民霸权,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确立,东方从属于西方,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学习目标
教学子目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养要求
第1子目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之人口与物种的全球流动。 I II I II
第2子目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之全球贸易的发展。 I II I II
第3子目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之殖民扩张的加剧。 I II I II
能力要求:I:获取和解读信息 II:调动和运用知识 III:描述和阐释事物 IV:论证和探讨问题
素养目标:I:唯物史观 II:时空观念 III:史料实证 IV:历史解释 V:家国情怀
知识梳理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_______________。与此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________________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人口迁移促进了______________。
(2)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的传播,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2)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______________,形成了罪恶的_______________。
(3)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______________等货物经澳门运往___________,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______________。另外,西班牙经营的_____________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
(4)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______________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3.早期殖民扩张
(1)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______________,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新航路的开辟,给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3)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________,推动了欧洲____________的发展。
主题突破
主题一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材料一 番薯原产于北美洲的墨西哥。十六世纪末从菲律宾吕宋岛传入福建。番薯的传入和推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芋、山药等的粮食功用;使它们退居蔬菜行列。番薯耐瘠耐旱的特点,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番薯“亩收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而汲并灌溉,一至成熟,终岁足食”。
——王双怀《史林漫笔》
材料二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出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推广到北美。
——据《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主题二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材料四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五 1565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后,很快在马尼拉建立了亚洲贸易总部,并积极招揽中国商人。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虽不允许中国人从事涉外贸易,但“臣服于天朝上国德行的”西方国家逐渐排除在禁止之列。期间,满载白银的帆船会从阿卡普尔科出发,历时3个月横渡太平洋,抵达马尼拉,用白银交易丝绸、瓷器后再花费六个月时间的返回阿卡普尔科,最后将商品销往拉美各地。西属美洲的贵族以穿中国丝绸的衣服为荣耀,瓷器甚至成为观赏的艺术珍品。据统计,自隆庆五年(1571)至明末,经由菲律宾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总计约为4000万两。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持续了两个半世纪,1815年,“麦哲伦”号离开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最终落下帷幕。
——摘编自廖大珂《漳州月港与大帆船贸易》
材料六 跨越太平洋的马尼拉大帆船航路,沟通了中国与美洲、欧洲的贸易圈,打通了“新海上丝绸之路”环球化的最后一里路,成为近500年来古老中国联系欧美经济文化体系的重要通道,沿着这一通道舶来的美欧物产,如:番薯、马铃薯、玉米、西红柿、烟草等,经过商人被带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深刻改变了近古中国的社会景观与生活内涵。
——摘编自吴春明《月港—马尼拉航路对中华文化史的贡献》
主题三 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七 所谓大发现是指欧洲的扩张运动,它开辟了新的海上航道。15世纪末开始的欧洲扩张不仅仅归功于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及哥伦布这样勇敢的水手们,也归功于整个基督教,更重要的是归功于在城市中特别是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聚合的特权集团。当时东方在地理上虽十分遥远,但东方的财富、宝石、贵金属等构成了对欧洲人的诱惑。引起欧洲经济扩张的地理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掀起了一场革命。
——摘编自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著《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根括番薯传入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咖啡为例,说明全球性物种交流的重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5)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6)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7)根据材料七,结合所学,指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探险者”及其开辟出的“交通和交流网络”的主要史实。
课堂练习
1.1493~1520年,欧洲产银4.5万公斤,年产量只有1600公斤;在同东方的贸易中,欧洲也处于入超地位。这可用于解释( )
A.价格革命对欧洲的消极影响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C.欧洲持续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D.亚洲国家对欧洲的经济封锁
2.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
A.开辟新的远洋航线 B.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市场建立 D.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3.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据此可知( )
A.契约精神维护了社会秩序 B.经济利益推动新航路开辟
C.分赃不均埋下了矛盾隐患 D.麦哲伦等人具有双重身份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美国历史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克罗斯比认为:“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改变,最重大的一项,乃是属于生物式的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使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进行了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摘引自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两例,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
答案
知识梳理
1. 人口的迁移 非洲黑人 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各种疾病
2. 传统的印度洋贸易 新兴的大西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 美洲卖为奴隶 “三角贸易” 生丝、瓷器 印度果阿 大量白银 横跨太平洋 菲律宾和墨西哥 “马尼拉大帆船”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 白银输入中国
3. 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新兴资产阶级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资本 资本主义
主题突破
(1)影响:丰富了粮食品种;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2)作物:麦、水稻。
(3)意义: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加强了世界联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影响: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5)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明朝“海禁”政策松动;中国商人积极参与;中国市场与美洲市场互补。特点:航程远;持续时间长;由西班牙主导;中国输出商品,美洲提供货币
(6)影响:大量白银流入,推动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展;高产作物传入,促进粮食增产和人口增长。
(7)史实:迪亚士开辟了通往好望角的航线;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线;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线。
课堂练习
1.C 2.B 3.B
4.物种:马铃薯、玉米、可可、番茄、甘薯、花生、南瓜、辣椒。
影响:①推动了人口的迁移;②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③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④提升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⑤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⑥证明了地圆学说;⑦促进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