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城邦国家的形成 ①时间: ②政治制度特点:
2、雅典的政体:______
(1)国家权力机关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指出权力分配、产生方式、职责
公民大会
议事会
官员
公民法庭
(2)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实质)
(3)特点:
3、斯巴达的政体:___ ___
(1)国家权力机关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指出各权力机关的性质、产生方式、职责
公民大会
长老会
监察官
(3)性质(实质):。
(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时代:共和政体(特征是___ ___)
(1)国家权力机关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指出各权力机关的性质、产生方式、职责
执政官
元老院
公民大会
(3)特征:
(4)局限:
2、罗马帝国时代:元首制,君主政治。
(1)形成: (2)特征:
◆古希腊罗马政治的局限性: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一)中古西欧国家的建立
1、建立、发展: 2、特征:①②③。(纲要下15)
(二)、法国:等级君主制
1、背景:
2、三级议会:
(1)召开时间
(2)三级会议的组成①②③
(3)成果:①②③
(4)意义:①②
(三)英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1、《大宪章》的签署
(1)背景:(时间、原因)
(2)《大宪章》的主要内容①肯定了______;
②保障______;适当照顾______。
③限制了国王______。
2、议会权力加强时间_____;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的时间______。
(四)德意志: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概况:
1、确立:
2、表现: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基础:
2、议会(议会的起源纲要下17)、国王、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后)的权力
3、《权利法案》时间、作用(纲要下50)
4、责任制内阁形成的时间(纲要下52)
5、英国三次议会改革时间、作用
(三)美国共和制。
1、背景和确立:分析权力分配与运行机制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2、原则及表现
3、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纲要下52)
(四)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兰西三大共和国建立的时间
2、确立共和时间、法律
(五)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
1、进步性
2、局限性
3、发展完善
一、选择题
1.罗马共和国中后期,对外战争接连不断,国家需要对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反应,这使得召集公民大会变得十分困难,执政官也可能忙于各种事务而无暇顾及。由此推知,这会导致罗马( )
A.元首制日益巩固 B.监察官权限扩大
C.元老院地位凸显 D.奴隶制迅速瓦解
2.《大宪章》第十四条规定,国王征收协助金与盾牌钱,需在至少四十天前,将有关令状送达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与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王国的共同意见”。以上条款( )
A.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B.对国王征税权力做出限制
C.标志着议会君主制的建立 D.促进英国普通法逐步形成
3.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这表明( )
①村社在自由民身份确认时起重要作用
②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基层治理的主要形式
③村社大会由全体希腊成年人参与
④父母双方均为公民且年满18岁男子有资格成为公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法国的等级代表会议被称为三级会议,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组成。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在巴黎举行第一次三级会议。这次会议( )
A.进一步强化王权 B.建立了议会君主制
C.国王失去征税大权 D.大大削弱贵族势力
5.C·沃伦·霍利斯特认为: “在王室向法国僧侣教士征税冲突中,他(腓力四世)也曾发动同样的宣传攻势,反对教皇卜尼法八世,并派人在阿纳尼拘捕了这位年迈高傲的教皇……这些措施显示出他进行统治的政治哲学:法国国王是法国教俗的合法主宰……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不得不召集大型会议——议会——而是经常亲自与各纳税对象分别进行协商。”材料旨在说明( )
A.议会力图成为权力中心 B.王权力图摆脱教权
C.法国王权已经达到顶峰 D.国王征税权的扩大
6.亚里士多德说: “他们推崇斯巴达的政体,是因为这种政体包含了寡头政体、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因素。”下列对 “包含民主政体的因素”理解正确的是( )
A.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B.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C.公民大会有权决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D.长老会的议员必须要定期更换
7.有史家认为:“罗马是古典世界的集大成者,而共和国正是罗马璀璨的珍宝”:“罗马共和国时期,实际上是罗马帝国出现并且不断发展的重要积累阶段”。下列项中,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是( )
①具有浓厚贵族寡头特征的政体 ②古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
③把罗马与各行省连起来的道路 ④集柱式与圆顶于一体的万神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1295年英王召开议会,为国库筹措经费,奉诏出席此次会议的人士,代表了英国当时社会的三个阶层,即教士、贵族、市民。由于这次议会的人员构成和职能成为后世仿效的一种模式,故称为“模范议会”。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贵族政治逐渐形成 B.国王丧失了征税权
C.议会权力逐步加强 D.议会君主制已形成
9.有学者指出,古代某国“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该国家可能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10.据《雅典政制》记载,某一时期的雅典议事会是“抽签选举的,议员五百人,每一部落五十人。主席团职位由各部落轮流担任,其次序由抽签决定”。在第六届主席团任期中,公民进行一次投票来决定是否要实行贝壳放逐法;另一次是为请愿开的,在这次会议里,任何愿意的人都可以在放下一条请愿树枝后,对公民说出他所要说的事,不论是公事或是私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雅典( )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议事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自治 D.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公私事务
11.近代有学者认为:公元前一千年的希腊人,尚是一群游牧的蛮子,靠了爱琴海和腓尼基文化的影响,到公元前700年时成为一种文明的土著人,进入希腊文化渐盛及独立时代。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游牧“希腊人”摧毁了西亚的迈锡尼文明
B.政治“文明”类型表现为城邦国家的君主政治
C.希腊文化的“渐盛”奠定了西方史学和哲学的基础
D.“文明的土著人”颁布了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2.有学者认为《大宪章》能否限制王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国王与贵族之间政治势力的实际对比”,二是“国王是否考虑培固其政治基础而做出某种让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并未能有效限制王权 B.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C.贵族的特权受到冲击 D.国王专制统治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欧洲并不是政教合一,而是典型的政教二元结构。西方文明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中世纪发展出一个由不同的体系化组织来承担道与剑的系统——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合作,当然,也会相互打架。
——摘自李筠《西方史纲》
材料二
中古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以工商业作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三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种宗教。
——摘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24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特征,阐释材料中“道”与“剑”合作关系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后期王权变化的原因,并以14世纪的法国为例说明王权变化的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签署的历史背景。(5分)
14.社会治理是国家的职能。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朝代 地方制度
秦朝 郡县制
汉朝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制
隋朝 州县制
唐朝 州县制——①
宋朝 州县制——②
元朝 ③
明清 省府县三级制
材料二
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性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1)阅读表格,补充填空。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所提及的是古希腊哪一著名城邦,该城邦主要有哪些政治机构?该城邦的政治制度特点有哪些?(7分)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B B A C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C A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特征: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权力长期并存为重要特征的国家制度。(2分)
基本内容: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分)
(2)原因:社会环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城市产生、市民阶层壮大支持王权。(4分)
表现: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并得到其支持,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确立了等级君主制。(2分)
(3)主要内容: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2分)
背景:欧洲专制王权强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基础;欧洲三十年战争(新旧教同盟之间战争)直接推动。(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政教二元结构”“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结合所学得出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权力长期并存为重要特征的国家制度。第二小问基本内容,据材料一“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合作”结合所学得出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中古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的产生”结合所学得出社会环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城市产生;据材料二“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结合所学得出市民阶层壮大支持王权。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并得到其支持,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确立了等级君主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3)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三“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结合所学得出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据材料三“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结合所学得出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欧洲专制王权强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基础;欧洲三十年战争(新旧教同盟之间战争)直接推动等角度入手。
14.【答案】
(1)①道州县;②路州县;③省路府州县。(3分)
特点: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最频繁;县始终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稳定性极强;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沿袭变革是主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任选4点,1点1分,共4分)
(2)城邦:斯巴达。(1分)
政治机构:国王、长老会、公民大会、监察官。(4分)
特点:寡头政治,但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演变,①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即道州县;②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即路州县;③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即省路府州县。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秦朝:郡县制……隋朝:州县制……元朝:省路府州县;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结合所学可从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最频繁;县始终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稳定性极强;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沿袭变革是主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2)第一小问城邦,据材料二“君主们……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平民则安于监察制”结合所学得出斯巴达。第二小问政治机构,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主要的政治机构有: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公民大会(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一年一选,一般不得连任)。第三小问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说明其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即寡头政治,但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B B A C B A
题号 11 12
答案 C A
1.【答案】C【解析】材料中“罗马共和国中后期,对外战争接连不断,国家需要对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反应”,与选必一第2课所学—由卸任高级官员的元老院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相吻合,故选C项;“元首制”不合时空,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为第一任元首,排除A项;监察官负责监察官员行使权力合法与否,与材料“国家需要对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等相悖,排除B项;“迅速瓦解”不合时空,西欧奴隶制崩溃于476年,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大宪章》第十四条规定国王征税权力受到各级贵族的限制,故选B项;封君封臣制度中最为关键的是封土,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权利法案》标志着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排除C项;12世纪前后英国普通法逐步形成,《大宪章》是在13世纪通过,时间不符,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据材料“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可知,村社投票结果认为他是自由民,则享有相应权力,若投票结果没有,则需要向陪审法庭申诉,说明村社在自由民身份确认时有重要作用,故①正确;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故②错误;在古代雅典,妇女没有公民权,因此参加村社大会的影视希腊成年男性公民,故③错误;据材料“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可知,成为公民的条件是父母均有公民权、成年、男性,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4.【答案】A【解析】据材料“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在巴黎举行第一次三级会议”可知,这次会议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进一步强化了王权,削弱了教权,故选A项;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而材料中君主权力得到强化,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国王失去征税权,排除C项;中世纪法国,贵族属于统治阶级,削弱贵族势力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法国国王是法国教俗的合法主宰”可知,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宣称自己是法国教俗的合法主宰,即王权力图摆脱教权,故选B项;“议会——而是经常亲自与各纳税对象分别进行协商”说明议会是法国国王争取的对象,排除A项;路易十四时,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王室向法国僧侣教士征税的结果,得不出“国王征税权的扩大”的结论,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斯巴达的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包含民主政体的因素,故选B项;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斯巴达监察官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排除A项;雅典公民大会有权决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斯巴达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排除C项;长老会的议员终身任职,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故①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故②正确;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与各行省连起来,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盛况,故③错误;万神殿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始建于公元前27年,是罗马帝国时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8.【答案】C【解析】据材料“为国库筹措经费”“代表……教士、贵族、市民”可知,为国库筹措经费,英王召开议会,英国当时社会的三个阶层都参会,参与政治生活,说明议会权力逐步加强,故选C项;市民参与政治生活,不属于贵族政治,排除A项;国王仍然有征税权,排除B项;议会君主制指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王位世袭,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终生任职;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故选B项;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公民法庭手中,排除A项;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排除C项;罗马帝国中,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据材料“抽签选举的,议员五百人”“公民进行一次投票来决定是否要实行贝壳放逐法”可知,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投票参与国家事务,即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故选A项;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事会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排除B项;雅典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全体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公民大会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并不负责处理私人事务,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公元前一千年的希腊人......到公元前700年时成为一种文明的土著人,进入希腊文化渐盛及独立时代”可知,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城邦国家发展,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文化繁盛,奠定了西方史学和哲学的基础,故选C项;迈锡尼文明是希腊文明而非西亚文明,游牧“希腊人”摧毁了西亚的迈锡尼文明的说法史实错误,排除A项;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城邦国家时代,各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并非只有君主政治这一种,政治“文明”类型表现为城邦国家的君主政治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颁布《十二铜表法》的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罗马共和国,“文明的土著人”即希腊人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国王与贵族之间政治势力的实际对比”“国王是否考虑培固其政治基础而做出某种让步”可知,该学者认为《大宪章》能否限制王权,并非在于法案本身,而是国王的势力及其主观意愿,即是否愿意作出让步,因而其并非能真正限制王权,故选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大宪章》一定程度上保障封建主的特权,排除C项;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时期才摆脱罗马教廷束缚,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特征: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权力长期并存为重要特征的国家制度。(2分)
基本内容: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2分)
(2)原因:社会环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城市产生、市民阶层壮大支持王权。(4分)
表现: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并得到其支持,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确立了等级君主制。(2分)
(3)主要内容: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2分)
背景:欧洲专制王权强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基础;欧洲三十年战争(新旧教同盟之间战争)直接推动。(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政教二元结构”“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结合所学得出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权力长期并存为重要特征的国家制度。第二小问基本内容,据材料一“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合作”结合所学得出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中古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的产生”结合所学得出社会环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城市产生;据材料二“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结合所学得出市民阶层壮大支持王权。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并得到其支持,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确立了等级君主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3)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据材料三“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结合所学得出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据材料三“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结合所学得出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欧洲专制王权强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基础;欧洲三十年战争(新旧教同盟之间战争)直接推动等角度入手。
14.【答案】
(1)①道州县;②路州县;③省路府州县。(3分)
特点: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最频繁;县始终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稳定性极强;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沿袭变革是主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任选4点,1点1分,共4分)
(2)城邦:斯巴达。(1分)
政治机构:国王、长老会、公民大会、监察官。(4分)
特点:寡头政治,但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演变,①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即道州县;②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即路州县;③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即省路府州县。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秦朝:郡县制……隋朝:州县制……元朝:省路府州县;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结合所学可从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最频繁;县始终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稳定性极强;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沿袭变革是主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2)第一小问城邦,据材料二“君主们……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平民则安于监察制”结合所学得出斯巴达。第二小问政治机构,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主要的政治机构有: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公民大会(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一年一选,一般不得连任)。第三小问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说明其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即寡头政治,但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