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2 14: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复习目标】
1.通过利用历史地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提高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2.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区域开发和孝文帝改革,提升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能力。
3.认识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复习过程】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
(2)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3)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西晋
(1)263年,魏灭蜀。
(2)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五胡内迁”
(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2)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316年,内迁的匈奴灭西晋。
【补充】西晋灭亡的原因
(1)西晋统治集团非常腐败,奢侈腐化的社会风气盛行。
(2)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
(3)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首领借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任务驱动】
任务一:认识“五胡内迁”
探究1.阅读图片,对图中信息进行解读。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崛起: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补充】门阀政治
【门阀政治】指“门阀与皇权的共治”,是相对皇权政治而言的,只存在于东晋一朝。【士族政治】相对官僚政治而言,存在于整个魏晋南北朝。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2.南方政权更替: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3.江南的开发
(1)原因:西晋末年起,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3)影响: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补充】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③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④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⑤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赋税相对较轻
影响:加速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中心的南移。
4.疆域变化
(1)东晋:北边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
(2)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
(3)陈朝:只保有长江以南,上游丢掉了四川和荆襄。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时期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补充】十六国政治特点
①民族矛盾尖锐;②实施胡汉分治;③残暴野蛮统治;④政权更迭频繁;⑤内迁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2.淝水之战
(1)时间:4世纪下半叶。
(2)交战双方:前秦和东晋。
(3)结果:晋军大败前秦。
(4)失败原因:前秦政权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
(5)影响:前秦政权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兴起: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2)人物:孝文帝拓跋宏。
(3)背景
①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出现统治危机。
③前期统治者及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④孝文帝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的先进和鲜卑的落后有深刻认识。
(4)措施
①迁都洛阳,改籍贯。
②以汉族服饰代替鲜卑服饰。
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拓展】均田制
原因:长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内容: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授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兵役和租税。
作用: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土地兼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赋税和徭役的征收,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均田制先后被北齐、北周、隋、唐沿用。
(5)影响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②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4.北朝政权的更迭
(1)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
(2)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任务驱动】
任务二:探究孝文帝改革
(2019北京文综)(节选)历史·记忆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探究2: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
【任务驱动】认识三国两晋“之变”
任务三:探究三国两晋政治之“变”
1.政局之“变”
(魏晋南北朝)以分崩割据为常态,以中央统一为变态。——钱穆《国史大纲》
探究3:找出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处于单一政权统治的时期。 结合上表,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2. 纲常之“变”
材料一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白虎通·三纲六纪》
材料二 汉末魏晋时期,经学之风深刻影响的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
探究4:阅读材料与教材,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社会秩序和人伦纲常造成了重大破坏”。
3.经济之“变”
由这一阶段(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由北方移到南方。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通史》
西汉农业分布图 魏晋南北朝经济形势图
探究5:观察地图,概括魏晋南北朝前后的经济格局的变动进行合理解释。
4.民族之“变”
探究6:比较两张地图,分析十六国国号设置的特点。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探究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5.历史的“回归”
西晋 淝水之战 北魏与刘宋
探究8: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变”中蕴含着哪些回归的因素。
【课堂结构】
尽管分裂是这一时期的整体特点,但是社会并没有停滞不前,还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真题赏析】
1.(2016·全国Ⅲ卷高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针对训练】
1.(2020·北京朝阳区)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
A. 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 B. 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 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 D. 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2020·北京房山)《三国志》卷三○《魏书》称:“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据此可知( )
A. 国家分裂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 曹魏政权中断了与西域的联系
C. 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 D. 西域依然是东西方交往的桥梁
3.(2020·潍坊高一检测)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称,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4.(2020·潍坊模拟)晋室南迁后,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5.(2020·潍坊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社会动荡不安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丝绸之路开辟
6.(2020·海南高一检测)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 取代皇权政治 B. 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 确保政权稳固 D. 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7.(2020·天津检测)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8.(2020·泰安模拟)“毁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9.(2020·北京东城区高一检测)《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
A. 认同汉族文化 B. 注重学以致用 C. 锐意改革旧俗 D. 潜心文学创作
10.(2020·海南高一检测)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11.(2020·聊城高一检测)《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
A. 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 B. 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C. 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D. 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
12.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 B.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
C.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13.南朝时期,寒人(门第低微的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
A.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 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
14.《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B.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
C.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 D.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
15.北魏时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并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C )
A.洛阳城以经济功能为主 B.北魏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北魏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D.国家统一促进商业繁荣
16.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
17.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反复阐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行。这说明当时(  )
A.察举制度已被彻底破坏 B.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C.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特权 D.九品官人法已日益僵化
18.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 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19.中国古代从曹魏开始,法律上出现了“八议制度”,即八种人(亲、故、功、贵等)犯罪,只要不是危害皇权、不孝尊长等重罪的,都可以减免刑罚。这一制度(  )
A.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 B.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C.体现了存百姓的思想 D.维护了统治阶级特权
20.“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结束了南北对峙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儒学复兴 D.导致了北人南移
21.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抑止士族势力膨胀 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矛盾 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
22.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  )
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 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
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 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
23.表1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表1
《魏书·武帝纪》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 (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 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
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 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针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B A C D B D A A A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C C D B C D B B D A
【任务驱动】
探究1:①民族矛盾激化,国家长期分裂割据;②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③内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
探究2: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 ,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探究3:政权更迭,分裂割据;民族交融
探究4:①权臣篡位:曹丕篡汉、司马炎代魏称帝
②宗室叛乱: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
③士族专权:“王与马,共天下”
探究5:略
探究6:略
探究7:对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文化);促进了华夏文化的认同(心理)。
探究8:政治:发动为实现统一的战争,并多次出现短暂或局部的统一;
经济:江南开发推动南方农业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南北差距缩小;
民族:南北方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推动多元一体格局的复现。
【真题赏析】
【答案】(1)内容: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意义: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