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复习目标】
1.通过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能够理解变法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2.通过各时期的形势图及史料,从时空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发展有整体的认识;
3..通过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诸侯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
4..学生能够了解诸侯争霸战争、社会经济发展与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孔子、老子学说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这些基本史实,以及这些史实产生的历史背景;
5.通过对相关史实的了解分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加强民族认同和华夏观念的认识。【知识梳理】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
(3)周朝灭亡:公元前256年,周王室被秦国吞并。
2.华夏认同
(1)原因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结果: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任务驱动】
任务一:图片中的历史,探究春秋战国传统王权体制受到的挑战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春秋、战国)的政治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政治形势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小结:春秋战国之际权力的流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分封宗法制走向瓦解。
【拓展】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原因 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
表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影响 卿大夫专权以至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必然不能再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而需要采用新的统治方式。这在客观上使国家政权逐渐由分散趋于集中,血缘关系的纽带进一步松弛,从而为战国社会政治新局面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任务二: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民族关系的变化
2. 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今泛指中国各民族人民。
观察上图,就图中的历史演变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拓展:历史上的华夏认同
中国历史在开篇伊始之际, 就显示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 即以中原华夏民族为核心,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密切交融互动, 在以中原华夏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扩展、同时边缘民族不断向中心聚拢和融合的过程中, 中华民族得以逐渐形成壮大。边缘民族不断靠近中原华夏中心并被夷夏各族所接受, 这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而这一传统在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就已初步显露, 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 由于一再被重复而得到强化, 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运转中的历史惯性。夷夏一体和大一统, 成为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政治信念, 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赖以存续的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从蛮夷到华夏: 先秦楚人的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交融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知识梳理】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涌现;很多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拓展:生产关系变革
初税亩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屡亩而税”。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cuī)征”,即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从而加速了私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至此,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2.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
(3)影响:推动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基层治理: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④行政管理: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3)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拓展:各国变法运动概况
国家 统治者 变法运动 成效
魏国 魏文候 李悝变法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国 楚悼王 吴起变法 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
赵国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军力强大
韩国 汉昭候 申不害改革 取得一定成效
齐国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燕国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
拓展:商鞅变法变法内容及作用、特点
涉及方面 内容 作用
政治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打破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发展官僚制度
废除“世卿世禄”制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发展农耕,富国强兵
“平斗桶、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 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 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 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国家治理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变法特点 从内容看: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内容 从程度看:变法措施最全面,变革最彻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瓦解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确立了封建制度和生产关系。 从作用上看:商鞅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统一),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
【任务驱动】
任务三:图片中的历史,探究春秋战国经济基础之变
探究:通过历史年表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到战国后期,铁器牛耕的进步带来的变化。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
任务四:战国时期的制度转型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1)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2)政治上: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3)文化上: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士人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先秦诸子思想
(1)孔子:
①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主要思想:
思想核心 “”和“”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 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政治主张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天命观念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当仁不让于师”
其它 相传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③思想评价:
积极性 “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保守性 “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④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老子:
①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哲学思想:认为“”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④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诸子百家:
派别 主要观点 评价
儒家—孟子 ①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政”学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伦理思想: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被后世尊为“亚圣”
儒家—荀子 ①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②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③政治思想: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和“节葬”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其思想在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道家—庄子 ①“齐物”的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②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法家—韩非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法治,严刑峻法。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以后,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历史 意义 (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形成的思想传播到邻国及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4.影响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任务驱动】
任务五: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图》,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探究: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拓展:百家争鸣中的“争鸣”与“共鸣”
1.“争鸣”
(1)天人之辩:孟子认为人性与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义、礼、智的特质。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强调天作为自然的客观性,同时“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2)性善性恶之辩:孟子是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品质之所以会变坏,是环境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3)德治、法治之辩:法家强调国君依靠国家权力实行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乎自然,儒家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天下。
(4)用兵寝兵之辨:墨子“非攻”思想,并不是一概反对战争,而是注意到了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儒家强调政治因素与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
(5)义利之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苟子冲破儒家义利观樊篱,将义、利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认为对利的追求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用礼制约束欲望。
(6)“富民”与“富国”关系:儒家推崇民富先于国富,富民与富国有机结合。道家反对统治者干预人民的经济活动。法家以富国立论,虽重视富民,但是以充实国库、富国强兵、开疆拓土为目的。
(7)国家体制:孔子心中理想模式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体制与国家结构,通过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道家主张松散的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法家主张专制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共鸣
(1)诸子立论的中心议题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
(2)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张思想统一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
(3)强烈的托古心态,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
(4)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社和利益。
总而言之,“百家争鸣”一方面相互诘难、彼此交锋,一方面又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由“百家争鸣”的发展而逐渐形成诸家的融合,从而导致中华大一统局面,这样才是对“百家争鸣”的全面理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拓展: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
西周时期, “学在官府” ,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民间无任何学术可言。后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官学逐渐走向衰落,文化教育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
学在官府 内容 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特点 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则是“官守其业,而有官族”,贵族世代垄断着知识学问,秘不外传。
私学兴起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也导致了学术的下移,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士阶层兴起并壮大起来,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昔日的官学之士离开官府,流落民间,促成了春秋战国多元性的文化格局,从而为私学创造了成熟的文化环境。
特点 其一,自由讲学,各具特色;其二,为诸家学派的基地;其三,是参议时政的论坛;其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其五,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影响 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首先,它冲破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最后,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总结:春秋战国之变
结合以上图示,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
1.政治之变
(1)政治格局之变
(2)民族关系之变
(3)政治体制之变
2.经济之变
(1)生产力变化
(2)经济基础变化
3.文化之变
(1)教育之变
(2)思想争鸣
(3)科文发展
【真题赏析】
1.(2020·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2020·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3.(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4.(2020·江苏高考·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5.(2019·海南高考·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6.(2018·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7.(2018·江苏高考·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8.(2018·北京高考·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9.(2018·全国Ⅰ卷高考·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10.(2018.4·浙江高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11.(2017·全国Ⅰ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
【巩固训练】
1.(2020·湖南怀化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商鞅等改革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进行变法活动,封建制度确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变法一定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变法必然会代表新兴阶级的要求
C.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变革 D.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具有必然性
2.(2021·山东菏泽高三上学期期末·1)荀子提出:“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国语》认为:“民乏财用,不亡何特?”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国家应以民生为重 B.统治者关心民众疾苦
C.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D.治国理政要取信于民
3.(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三上学期期中·2)秦国商鞅变法曾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后又颁布禁令,“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同时又规定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些规定( )
A.削弱了分封贵族的势力 B.保障了兼并战争的胜利
C.有利于法家思想的传播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4.(2021·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1)研读以下史料,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晋国内乱,有人建议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趁机回国继承君位,重耳将消息告诉舅舅子犯,舅犯曰:“不可!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 ——出自《国语·晋语》 (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30年):臼季……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出自《左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出自《论语》
A.各国贵族将仁德修养作为任官标准 B.诸侯国普遍推行了仁政的治国思想
C.孔子在前人基础上发展了仁的学说 D.战国时期各国普遍采用了孔子学说
5.(2021·山东烟台高三上学期期中·1)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在年岁丰收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在收获蚕茧时收进帛絮等物,而出售粮食。即所谓:“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白圭“取予以时”的做法( )
A.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经济十分重视 B.否定了以农为本的儒家经济思想
C.客观上调节了市场商品供求关系 D.打破了商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
6.(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1)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人口大幅增加,并逐渐融入华夏族,如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由此可知,战国时期( )
A.汉民族实际已形成 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C.族群矛盾基本解决 D.亲疏贵贱等级减弱
7.(2020·山东威海二模·1)图1为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瓦解了宗法制度
C.加强了地方统治 D.扩大了统治范围
8.(2020·重庆巴蜀中学高三第九次适应性月考·25)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9.(2020·湖北武汉高三毕业六月供题二·24)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认为记载了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武成》(《尚书》中的一篇)只有二三成可信度,因为周武王是仁人,“何其血之流杵也”。这表明( )
A.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备受质疑 B.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假难辨 D.价值理念影响对历史的认知
10.(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24)
表1
内容 文献
鲁国大臣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时说:“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左传·文公五年》
齐国大臣管仲答桓公道:“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管子·霸形》
虢国的史官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表1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当政者注重个人品格养成 B.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念形成
C.朴素的民本思想受到推崇 D.儒家仁政思想已渐入人心
11.(2020·山东济宁二模·2)客卿是战国时期对到其他诸侯国被委以重任的人才的通称。表1是当时秦国重用的客卿及其事迹简表。
时期 客卿 主要事迹
秦孝公时期 卫国人商鞅 两度推行改革,厉行法治,使秦国日渐富强
秦惠文王时期 魏国人张仪 提倡“连横”,诱使各国与秦结交,瓦解六国联盟
秦昭王时期 魏国人范睢 献“远交近攻”之策
秦王嬴政时期 楚国人李斯 献离间计策,分化六国,帮助秦国逐一消灭六国
表1
该表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
A.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推进改革 B.重视引进人才促进了统一大业
C.通过笼络人才削弱其他国家 D.以重用外来人才打击本国贵族
12.(2020·山东淄博一模·1)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 )
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 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 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
13.(2020·河北石家庄高三年级阶段性训练·24)《礼记·大学》率先提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并把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后来《孟子》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表明先秦儒学( )
A.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构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14.(2020·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第二次联考·24)鲁班以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飞翔三天三夜的木鸟,特地向墨子炫耀。未料墨子不以为然,且道:“普通匠人取一块三寸的木头,片刻之内就能削出能负五十石重的车销。会飞的木鸟华而不实,在社会功用上甚至比不得简单的车轴销子。”墨子这种对技艺的路径取舍( )
A.不利于能工巧匠拓展技艺想象空间 B.体现了古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
C.促进古代科技在世界确立优势地位 D.限制了古代科技成就的应用与推广
15.(2020·福建福州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24)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9、图10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
图9 图10
燕国“平阴都司徒”印 齐国“东武城功师鈢(玺)”
A.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
二、材料阅读
16.(2019·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测试·24)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3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改革的实质。(4分)
17.(12分)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
图1 春秋初期形势图 图2 春秋末期形势图
图3 战国形势图
(1)比较图1、图2、图3,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至战国时期形势图的主要变化及其反映的趋势。(6分)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以商鞅变法为例,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真题赏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B B D D C C B
11.【答案】(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任务四:战国时期的制度转型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2分)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8分)
【巩固训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C B C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A B
17.【答案】
(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1分)
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2分)
(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3分)
(3)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3分)
实质: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1分)
18.【答案】
认识1:春秋战国,中国历史呈现统一的趋势。(2分)(答出“统一趋势”即可得分)
阐释:西周时期,为巩固统治,周王实行分封制,出现了诸侯林立的局面,但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日益减少,这体现了中国走向统一的趋势。(4分)
认识2:春秋战国,中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2分)
阐释:春秋战国,大国吞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大为减少,在大国吞并小国的过程中,必定会引起不同地区、不同部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而促进民族交融。(4分)
认识3: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方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
阐释:西周时期,中原地区是分封诸侯数量最多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依然是诸侯国较多的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北方(中原)地区是人口数量、已开发土地较多,也是政治纠纷比较多的地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发展优于南方。
(三个认识答出任意两点认识即可得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