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无答案) 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无答案) 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2 14: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 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保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如图是石油工人王进喜的日记,这段文字可以作为探究下列哪种精神的史料(  )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西柏坡精神 D.劳模精神
2.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面对个别不明真相国家的无理指责,中国领导人作了即席发言,开宗明义地郑重申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一发言在与会亚非各国代表间产生了共鸣,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据此推断,这次会议是(  )
A.1945年雅尔塔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对新中国各领城发展至关重要的法律。其中包括(  )
A.《反分裂国家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共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这次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开罗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5.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这一结论是基于三大改造(  )
A.恢复了国民经济 B.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绝对优势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加快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步伐
6.下面的宣传画中,有“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等文字。读图判断,该宣传画可能创作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哪一方针政策促成了会议的成功(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不结盟
8.“1956年8月公私合营的民丰造纸厂发行了股票”这一票证可以(  )
A.见证历史时代变迁 B.全面解释历史事实
C.体现口述史料价值 D.科学预见历史趋势
9.著名党史专家何沁评价某外交主张时说:“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该主张是(  )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这首战歌的激励下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军队是(  )
A.红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1.建国初,我国实际施工的重点工程有150项,其中军工企业4个,冶金工业20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轻工和医药企业3个。这反映出当时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是(  )
A.发展重工业 B.建设改善民生的轻工业
C.改变工业布局地域的不均衡 D.实现工业各部门协调发展
12.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的成就是开始了,或者增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在反对殖民主义、拥护世界和平……有很大帮助。这次会议是(  )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3.英国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一九五四》一书评论道:“1954年是中国人民政府威望增强的一年,更是共产主义世界和非共产主义世界一致认为中国是东亚大国和世界五强之一的一年。”这一评论主要基于中国(  )
A.出席了万隆会议 B.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D.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4.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15.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外交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中国在外交活动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中美两国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D.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立
16.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7.《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民革命兴起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8.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下图是其中一位英模的一段日记。据此判断,这位英模是(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19.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一张照片,其中有“人民政府领导我们分到田地”、“郁金友分到五亩田地”等字样。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银元之战 B.米棉之战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21.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22.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主要措施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稳定物价 ③抗美援朝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多(双)项选择题
23.1964年,中共中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作出了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大力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平衡 B.增强了国防力量
C.推动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D.改善了工业布局
三、非选择题
24.表1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情况简表,表2为1952年新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1
项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
工业生产 —— 50%
农业生产 —— 25%
粮 1.1亿吨 27%
棉花 44.4万吨 49%
钢 15.8万吨 83%
煤 0.32亿吨 48%
表2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产量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
(1)根据表1,指出1949年国民经济面临怎样状况,并说明其成因。
(2)表2反映出1952年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党和政府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25.(20分)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到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之中国架构已被他们打开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现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4分)
26.(20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民主化之路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
——摘编自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议员组成,行使其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全新的政治体制”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途径。(4分)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资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2分)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4分)
(3)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所学知识,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国决策者实施扶蒋反共政策。为打破美国的孤立与封锁,中国提出了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方针,确立了新政权的外交大格局。1950年中美先后卷入朝鲜战争,两国对抗的格局就定了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9年 中美建交
(1)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不同。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一系列外交成就的背景和意义。
2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53——1956)
时间 事件
1953年 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953年7月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3年12月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56年底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上述年表,从政治、经济、外交角度概括新中国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12分)
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主要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突破的表现。(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动荡变革局面。(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