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2 14:2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复习目标】
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取得的成就。
2.利用文献史料、文物史料、历史地图,了解隋唐的治乱兴衰规律,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知识梳理】
一、隋朝兴亡
1、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南北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拓展:隋朝实现统一
统一原因 ①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经济的恢复,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且南北经济联系加强,这为隋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②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不断增强,南北统一条件成熟:③隋文帝励精图治,加强军队建设;④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意义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3、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1)广设仓库:在都城和地方广设仓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拓展:义仓
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面对饥荒时的自救能力较弱。义仓是一种民间出资、民间管理的自救性质的仓储形式,对古代的赈济救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兴建两都:隋文帝令宇文恺主持兴建大兴城;隋炀帝令宇文恺主持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拓展:隋朝大运河
1.时间: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3.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意义:
①政治方面:运河的开通有效地减少了区域分割和地方主义等问题出现,运河沟通南北,成了维系中央集权和中国统一局面的政治纽带。
②经济方面
A.便利了南北交通运输。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动脉,不论是北方的皮革、木材南运,还是南方的粮米、茶叶、竹编北运,都更加便捷。
B.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运河区域的水利田获得大幅度扩展;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促进了南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运河区域城市和商业的繁荣。大运河的贯通极大地促进了运河区域城市和商业的发展。运河两岸城市商业气息浓厚,商业人口大增,呈现从业而聚、活动频繁的特点。南北物资的交流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密切了各区域市场的联系。
③文化方面:大运河的修建加速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南方水乡文化传入北方,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传入南方,多民族文化的互相交融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民族大团结。
④水利工程方面:大运河的开通使我国形成了一个贯通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表明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世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拓展:比较隋朝和秦朝的主要相似之处
1、都是结束分裂实现大统一的朝代。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魏晋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
2、都开创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并被后世沿用秦建立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隋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修建了万里长城,隋开凿了大运河。
4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统一
(1)背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与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①含义: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②表现
A.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B.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C.文教方面: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2)武周政治:皇后武则天于高宗死后不久,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武周政治”。
(3)开元盛世
①含义: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其统治前期唐王朝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
②表现
A.经济方面: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B.政治方面: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C.军事方面:改革兵制。
D.文教方面: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拓展:客观认识中国古代的“封建盛世”
1.“封建盛世”出现的原因
(1)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2)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3)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
(4)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
(5)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2.“封建盛世”的表现及认识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这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改变。统治者采取的这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维护其长久统治的目的。
3.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合理的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
3、唐朝时的民族交融
(1))概况
唐与突厥 ①征服:突厥于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在位期间,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后来被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重新建立政权8世纪中叶为回纥所灭。 ②管辖: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唐与回纥 唐玄宗时期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
唐与吐蕃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8世纪初,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长庆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吐蕃不归唐朝管辖,也不是唐朝的属国。唐代,吐蕃与唐关系十分密切。但唐朝并没有在吐蕃设立任何统治机构和官职,唐与吐蕃是中原封建政权与青藏高原上奴隶制政权的并存。所以,吐蕃不是唐朝的属国,唐也不存在对吐蕃的管辖权。直到元代,西藏才正式成为中央行政区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唐与靺鞨 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唐玄宗时期,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2)历史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 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拓展: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1、主要方式
(1)战争,安定边疆。如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
(2)设置机构。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册封。唐玄宗册封回虼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和亲。如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
(5)会盟。如吐蕃与唐会盟。
(6)招抚。如唐太宗任命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民族事务。
2、原因
(1)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2)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唐朝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也是灵活的,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使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
3、认识
(1)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呈现出繁盛景象。各民族进一步交融,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边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于墙”,但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任务驱动】
任务一:开放的长安
探究1.观察唐朝长安城示意图,说明其布局特点。
探究2. 观察东西二市示意图,分析东市与西市的异同点。
任务二:认识大唐盛世
下列文物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图1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图2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唐朝曲辕犁 图3 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 图4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题材一 题材二
图5 《职贡图》 图6 交河故城 图7 女子马球图 图8 唐朝永泰公主墓壁画
题材三 题材四
探究3.分别指出四个题材反映的唐代盛世状况,并综合分析其成因。
【任务驱动】
任务三:探究唐代夷夏观念的变化
唐代前期 唐代后期
李唐皇室……于所谓夷夏观念,本甚薄弱,故建国之后,虽四征不服,既服之后,则视如一国,不加猜防。唐初每定异族,即于其地置羁縻府州,以其酋长任都督刺史,予以高度之自治权。甚至委异族以中央要职,与汉人比肩于朝。……太宗既平东突厥,其酋长任职中央,五品以上者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 唐人对异族文化,渐有歧视之意。……唐人衣著已恢复旧风,改尚宽长。……白居易《时世妆》:“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周朝太史)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堆髻为北戎装束,赭面为吐蕃习俗,而白居易以其非华风,至以被发伊川(比喻受异族影响,以至礼仪消亡)喻之,则其对胡风之厌恶,可想见之。
——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探究5.结合唐朝“夷夏观念”的演变,说明社会观念演变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14分)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安史之乱
①原因
A.政治腐败: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唐玄宗在统治后期醉心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
B.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社会流民增多,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②概况:755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③影响
政治方面 A.藩镇割据: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叛乱平定后,许多平有功的将领拥兵割地,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B.边患严重:安史之乱中朝廷抽调边防兵力平叛致使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 C.宦官擅政:宦官乘安史之乱,得以掌握禁军,左右朝政,又与大臣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终酿成宦官之祸及朋党之争。
经济方面 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社会方面 A.社会局面混乱:经过战乱,广大人民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B阶级矛盾激化: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国库岁入大减。唐政府和各藩镇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武装起义。
(2)藩镇割据
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统治政策的失误密切相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①藩镇的形成
A.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
B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强,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②藩镇割据的影响
A.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的中央权威衰落,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
B.藩镇和中央及各藩镇之间战乱频仍,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节度使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为削弱藩镇势力,唐中央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D.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100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
拓展:藩镇
藩镇是唐中期实行的一种保护国家边境安全的军事屯兵制度,其长官为节度使、经略使。
唐代藩镇分为四类(河朔、中原、边疆、东南),其中河朔型藩镇大多由安史之乱降将所立,割据一方,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发动过许多叛乱,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
另外三类虽说节度使大都也是世袭或兵士拥立,但大多数都服从中央命令,是所谓的“顺地”,其中中原诸镇防河朔、拱卫京畿地区,是真正的“藩镇”,而边疆诸镇(包括岭南等边镇)御边,东南诸镇是中央的财政保障。
所以说,唐代后期的藩镇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任务驱动】
任务四:藩镇割据
表格展示的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的基本情况
探究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格中关于藩镇割据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2、黄巢起义与唐朝覆亡
(1)黄巢起义
①爆发原因
A.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B.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加上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社会矛盾严重激化。
②经过: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一度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③影响:黄巢起义尽管没有使唐朝灭亡,却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加速了唐朝的覆亡。
(2)唐朝覆亡
①背景:朱温逐渐控制政权,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②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拓展:唐朝中后期政局变化及其内在联系
(1)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和兵力内轻外重,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造成唐朝由盛转衰。
(2)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统治更加腐朽:具体表现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地方上出现藩镇林立、割据一方的局面。
(3)唐朝后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百余年的腐败政治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终于引发了农民大起义。
(4)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唐朝政权瓦解了。
五代十国
含义 ①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②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政权,称为“十国”。
特点 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②北方政权更选,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③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发展趋势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的形势进行改革,后周实力渐增,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真题体验】
1.(2018·全国Ⅰ卷高考·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2017·全国Ⅰ卷高考·26)
表2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3.(2016·江苏高考·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2015.6·浙江高考·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5.(2018·全国Ⅲ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
6.(2013·全国Ⅰ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7.(2015·江苏高考·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分)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4分)
【巩固练习】
1.唐朝的妇女在婚姻生活中,可以嫉妒、挑剔、改嫁、再嫁、和异性交往可以不避嫌,妇女可以和男性一样从事商业活动;在政治领域中,她们也展现了毫不逊色于男性的领导才能。据此可知,唐代
A.男女地位平等 B.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C.市民阶层兴起 D.出现儒学批判思想
2.贞观年间,给事中、谏议大夫执掌规谏和讽议朝政之事,兼领史官之职,负责载录天子起居、言行。这一制度
A.有利于限制皇权滥用 B.确立了官修史书正统地位C.削弱了三省宰相职权 D.强化了君主对舆论的控制
3.“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A.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 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4.唐朝韩愈《平淮西碑》记载,"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其功,极炽而丰。"《唐大诏令集》则描绘道∶农民"贫困日蹙"转徙他乡,佣假取给,浮漂求生"。这反映了
A.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普遍存在C.两则记载皆浮夸无价值 D.盛世蕴藏深刻社会问题
5.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强行迁移到这里,以军队八师驻守。隋炀帝即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认为必须“因机顺动”营建东都洛阳。两朝营建洛阳
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B.旨在控制前王朝的残余势力
C.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D.反映了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6.唐朝在川西北地区(指四川省的阿坝州和甘孜州等高原藏区)实施羁縻政策,广设羁糜府并大量封授“首领",同时辅以设立封堠和禁山、茶马互市、筑城及驻军,建立当地官员的任期制和遵选机制。唐朝的羁縻政策
A.推动了国家统治区城的扩大 B.体现了与内地一体化的治边思想
C.缓和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据户籍资料统计,唐前期敦煌地区家庭中,由父母和直系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占51%左右;到大历14年(779年),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单亲家庭和各种联合家庭(堂兄弟合户、嫂侄合户、叔嫂合户之类)显著增多。这样的变化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家庭结构 B.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儒家伦理增强了家庭凝聚力 D.女性在家庭的地位有所提高
8.唐代后期,各地奏请自行任命县令、录事参军等地方官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桂管观察使部内的二十余州“三百员,吏部所补十之一,余皆观察使白行补任”。这说明当时
A.科举制度流于形式 B.吏部丧失了官员选拔权C.中央集权遭受挑战 D.地方行政机制开始异化
9.唐太宗总结隋朝覆灭的教训时指出:“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材料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B.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C.用法宽简,完善法制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0.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
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 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
11.下边为某学者对唐代前中期逃户数占比变化的统计表(单位:户),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政府注重逃户的安置工作 B.脱籍人数不断增加C.政治环境影响社会秩序 D.财政收入持续受损
12.《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 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 使赈灾。陆贽的“上奏”立足于
A.把应灾权力逐步收回中央 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C.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 D.加强中央财权,防止独立倾向
13.下表是唐朝前期进谏情况统计表(据《唐书》整理),由此可知该时期
阶段 进谏次敏 成功率 失败率
唐朝前期 116起(其中太宗朝37起) 73% 27%(其中太宗朝9%;高宗朝69%)
A.谏官制度具有完善性 B.政治制度具有转型性C.君主制度初具理性精神 D.决策机制体现集体智慧
14.唐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立(羁縻)都督府、州、县,册封当地各族首领人物为都督、刺史、县令,实行世袭制,可按本族习俗执政,贡赋、版籍一般不纳人中央户部,但要执行朝廷命令,承办朝廷下达的“公务”,还要应朝廷征调派兵出征。据统计,全国共有800多个羁縻州、府。唐代这些举措
A.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B.促进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受到了藩镇割据势力强烈影响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15.唐太宗听到前线打败突厥的捷报,喜不自胜地说:当年先皇起兵,必须拉拢与隋炀帝和亲的突厥,向其君长称臣,允诺日后与之互市,以获得其兵马粮秣之助,攻入京师,建立我朝。如今,我军击败突厥,生擒其君,可算为国雪耻。这反映了唐朝初年( )
A.民族政策较为灵活 B.北方民族关系紧张 C.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D.国家疆域得到扩展
16.唐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加强经略西域,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西州、庭州等三州(治今新疆):在这三州以西、帕米尔以东的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即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中设置州、都督府,州刺史与都督由各部首领担任:在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地区有16国,唐以其国都为都督府所在地,以各国国王为都督府都督。安西与北庭都护府是更高一级的军政机构。两大都护府代表朝廷在西域行使职权。在西域广置屯田,鼓励从内地移民,兴修水渠与坎儿井:内地先进的技术传到了西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巩固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商业贸易更加繁荣。西域诸国诸族派遣子弟入长安学习汉文化,唐朝在西域地区兴办各类学校。唐朝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更是促进了西域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华夷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经略西域的特点。并对唐朝经略西域做出合理解释。
1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唐太宗十分重视对官吏的管理,以此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唐太宗强调“廉洁兴国,贪奢丧邦”,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并要百官“深思此言”。唐太宗对魏徵的褒扬几乎家喻户晓。魏徵死后,唐太宗“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唐太宗思念魏徵,常常到凌烟阁去看他的画像,叹息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鉴矣!”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注重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他患有气疾,不适合住在潮湿的地方,但他却在隋朝比较阴潮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多次对太子和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十一年(637)颁行的《唐律》,根据唐太宗“按举不法,震肃权豪”的意志,制定了一些约束权豪恣意横行的刑律,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一份宝贵的法学遗产。
因此,贞观年间统治集团成员一般都能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重、勤俭自持,涌现出魏徵、马周、王珪等一批清官,上层人物几乎没发生过一件严重的贪污案件,并带动全社会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
——摘编自赵克尧、许道勋著《唐太宗传》
(1)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整顿吏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整顿吏治的作用。
选择题答题栏1-5 6-10 11-15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BACDC DBCAC CCCDA
16.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统治方式灵活多样,因俗而治;推行积极开发边
疆内政策等。
解释∶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繁荣;疆域拓展,民族交往活跃;政府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在西域地区实行的军事、移民、经济、文化等措施,促进了西域地区开发和民族交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
17.(1)重视对官吏的管理,营造廉洁的为官环境;注重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制定法律,严惩不法官吏。
(2)涌现了一批廉洁自律的清官,统治集团成员能够奉公守法;带动了社会风气向好;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
【真题体验】
DCBA
5【答案】(1)原因: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6【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7【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3分)
(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分)
(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2分)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2分)
探究(1)特点:总体长安城布局中正有序、整齐划一、坊市分离、管理严格;政治中心位于北部;依水而建、城内河道纵横、满足生活需要。
探究(2)同:两市布局基本相同,都有各种店铺和政府商业管理机构。
异:东市店铺不多,常供皇家、官宦采办货物;西市商业店铺密集,且经营西域商品的店铺众多。
探究3.题材一表现了手工业技术和农耕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唐朝生产力的进步和农耕经济的发展;
题材二表现了科举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发展与调整,反映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创新;
题材三表现了繁荣的对外交往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反映了开放的民族政策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题材四表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服饰以及女性参加的社会娱乐活动,反映了唐朝宽容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健康自然的审美情趣。
原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清明;
经济:农耕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发展;
文化: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民族:开放开明的对外政策和民族政策;
探究4.唐朝前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为巩固统治,稳定边疆秩序,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代对外贸易兴盛,统治者对外思想较为开放,使得唐朝前期夷夏观念较为开放。
唐朝中期以后异族文化的发展,对中原传统的文化和习俗产生冲击;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造成社会动荡,人们逐渐对异族文化的传播产生抵触情绪。
唐朝前后期“夷夏观念”的转变充分反映出社会环境决定社会观念,社会观念的演变深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探究5.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强,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代藩镇分为四类,河朔型藩镇拥兵自立,严重威胁中央政权;中原藩镇遏制河朔藩镇、拱卫京畿地区;边疆藩镇主要驻守西北、西南边疆,在军事上巩固了关中地区;东南藩镇财富雄厚,从财力上支撑朝廷。
四类藩镇构成了相互依赖又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了唐王朝后期一百多年相对稳定的统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