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澳大利亚》
说课
说课人
时间
1
目录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2
3
4
5
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材
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澳大利亚》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多个地区与国家的又一个区域,教材选取了三个非常形象的标题概括了澳大利亚的特点和地位,即“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如此打破了直接介绍地理特征的传统,而是通过精准的形象提炼,将地理特征融入其中,这样更便于教师的课程开展,让学生在兴趣中发散思维、拓展知识。
说教材——教学目标分析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以及形成原因。
澳大利亚农牧业、矿产的分布特点及发展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初步学会分析人类发展农业、工业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发展观,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读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通过旅游情景带入,记住特有生物名称和分析特有生物的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合作探究自然环境与发展农牧业的关系。
通过自主读图,独立思考的方式找出澳大利亚矿产、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以及归纳工矿业发达的原因
说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
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因;
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产业分布特点及有利条件。
难点
澳大利亚存在众多特有生物的原因;
澳大利亚地形、气候与发展农牧业的关系。
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虽然其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缺乏生活经验,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体验创设情境,并充分满足初一学生的表现欲,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翁的地位。
优缺点
说教法、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发现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
情景导入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
2
3
4
学习目标
1
2
3
4
掌握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初步确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并概括其生存原因。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矿业发达的原因
教学流程——组织形式
中国小白
澳大利亚小新
教学流程——地理位置
亚洲
印度洋
太平洋
南极洲
悉尼野生动物园的特有生物
袋鼠
鸭嘴兽
针鼹
鸸鹋
1
2
3
4
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
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在地球上生活了8000万年左右。
最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卵生哺乳动物,既下蛋有哺乳,挖洞而居。
又名澳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之一,长相与数万年前一样。
为什么在澳大利亚会有这么多的古老生物呢?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我的澳大利亚之行第二站:墨尔本牧羊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数量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
2
3
4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不仅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牛羊肉、小麦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
据我所知,澳大利亚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那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我要去查查资料才知道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究竟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
地形组
气候组
我想起来了,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主要就是源自澳大利亚!
印度
中国
韩国
日本
2001~2008年澳大利亚矿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随堂训练
1.[目标1] 下列国家中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是( )
A.巴西 B.澳大利亚
C.俄罗斯 D.日本
2.[目标2]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动物,它们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B
随堂训练
3.[目标3] 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B )
①草原辽阔 ②气候条件适宜 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 ④没有食肉猛兽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板书设计
澳大利亚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古老生物繁多
形成原因:自然环境单一稳定,生物进化缓慢
牧羊带的分布
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
矿产资源的分布
矿业发达的原因
地形
气候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THANKS!
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