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精品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精品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2 06: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通过材料分析,认识清朝军机处特点及其影响,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影响。
2.知道清朝中后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贫富分化严重,交织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中国出现近代前夜的危机。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通过历史情境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紫禁城里,靠近雍正帝的寝宫养心殿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游客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它却是大清帝国180余年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
导入新课
一、军机处的设立
找出清朝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相关信息。
时期 清初(皇太极) 康熙 雍正
机构名称
人员组成 翰林文人
职责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
决定一切军国大事
南书房
军机处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皇帝亲信大臣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限制皇权
强化皇权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军机处的特点
皇帝有旨,随时承办,且规定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清实录·世宗实录》
简——机构简单
速——办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强
各用一个字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军机处的意义
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六部 内阁
厂卫特务机构
军 机 处
中央各部
地方官员
三 司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汉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坐而论道
站议时政
跪受笔录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知识分子的怕
1、含义:
2、兴盛时期:
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量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咏史》
材料三: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3、读材料结合课本谈谈文字狱的影响:
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
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字狱的影响: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1、目的: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全面检查,禁书毁书
2、表现:
(二)文化专制——文化典籍的痛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由于搜集四库全书时毁灭大量古籍档案,故有学者称为"四库毁书"。
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稳固统治,从文化书籍源头掐灭反清思想,巩固满洲统治权威。在这一次史无前例的浩大的伟大的文化工程中,许多原先流传世间的书籍,就无缘无故地失踪了。例如《天工开物》。 《四库全书》没有收录的书籍就等于被抛弃了正常书籍的身份地位。再加上乾隆年间文字狱最为严重,因此《天工开物》实际就等于被禁毁了。《天工开物》在中国消失了200余年。一直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这本书“出口转内销”,中国人通过日本的版本,才知道我们原来有这么伟大的一部书。
拓展延伸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1.官场腐败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
(3)结果:
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①贿赂上级,结党营私
②乾隆以后,贪风更盛,各级官吏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
(2)表现
(1)原因: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军队颓废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
养鸟的旗人
原因:
官场腐败之风的蔓延;久无战事
表现:
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将领贪污,将士颓废
影响: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
乾隆帝南巡图(局部,清·徐扬绘,现藏故宫博物院)
3.财政危机
原因:
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耗严重;官吏截留税款
4.贫富分化
原因:
影响:
用地紧缺,土地兼并严重
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清代地契
清代卖身契
“送节钱”
“断气钱”
“出村礼”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马克思
清朝时,社会上还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原意指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仅靠各项陋习陋规,也有十万两银子的收入。后来含义扩大为: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这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腐败现象严重。
合作探究
1.闭关锁国政策含义
清朝对出海贸易活动制定了严密的法令:
出海商人必须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
出洋商船重量必须在500石以下,只许用双桅,船员不得超过28人,只准带铁锅一口。
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2升。
四、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完全禁绝对外贸易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政策原因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复英王乔治三世》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舶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粤省之澳门矣。
——乾隆帝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 ”,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2)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3)1757年,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
3.闭关锁国政策过程
(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不可能也没有能够阻挡西方舰船礼炮的殖民侵略。
4.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
(2)消极影响: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马克思
4.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马噶尔尼访华
满清王朝是封建闭关社会的典型,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马嘎尔尼日记
乔治 马嘎尔尼
(1733—1806)
英国外交官、勋爵
“海夷” “贡使”
“贡品”“礼仪之争”
“三叩九拜”……
如果乾隆能通过马嘎尔尼访华,敏锐地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威胁,并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积极经略海上,加强中外海上交流,并非没有可能获得大量最新西方军事及科技成果,迅速赶上世界水平。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拓展延伸
清朝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大兴文字狱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科技之光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强化军权
当我们还在不断强化专制集权制度时,西方已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国王被拉上了断头台。
当我们还在为了一句诗大肆杀戮时,西方近代科学之光已经点亮。
当我们还是做着“天朝上国,我自为大”的迷梦时,西方殖民扩张的船队已经开始征服世界……
以史为鉴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启示。




遣唐使来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设立市舶司
海外贸易兴盛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对外政策的变化: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启示: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军机处(时间、目的、地位、特点、影响)
官吏贪污腐败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后果)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军队军备废弛
议政王大臣会议
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
官僚机构臃肿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南书房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表现
影响
归纳小结
设立军机处
文字狱与文化
专制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维护封建
集权统治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板书设计
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
A.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工作
B.主要工作是画葫芦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
D
2.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B.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机构
D.为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而专门建造的监狱
A
检测提升
3.清朝从哪个皇帝后期开始,政治日益腐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4.下列对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朝的闭关政策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闭关政策从根本上防御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D.闭关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C
C
5.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6.小明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