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3 22:3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短文两篇——<日><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日”“月”的特点,理解其象征义。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轻松预习】
一、词语积累
完成《学检》“课文拾贝”的1——3小题。背诵第3小题。
解释成语: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
二、巴金:原名 ,四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都人,现当代著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散文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背景介绍: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21教育网
四、课文初读:
1、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分析,“日”象征了什么?



2、表现作者理想中的人格的句子是:



3、“月”在文中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请你摘录文中的有关语句。






【课堂导学】
一、交流预习部分的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的感情:

朗读时的语调、语速(举例说明):



二、讨论:1、飞蛾扑火、夸父逐日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作者借飞蛾扑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3、“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借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三、总结:托物言志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拓展延伸】分析下列诗歌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精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首诗,发挥想象,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写成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短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