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学科 生物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等生物科学素养为教学理念。不仅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是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中的内容,是在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消化与吸收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本课内容重在理解消化的概念、意义和消化的过程。也为进一步学习吸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部分教学内容,叙述性质的知识较多。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纯文本阅读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科普阅读题和实验探究类的综合分析题很可能是今后命题的热点。因此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变讲授为阅读。同时注重实验思维的培养。学生情况:生经过第二章实验法的学习之后,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念,实验思维,但是还不够熟练。因此需要以本课的一些知识为切入点着重强化实验思想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方式:纯文本阅读、 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手段:参与式、任务驱动式技术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 、 相关实验设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知识目标1、正确说出什么是消化2、通过材料阅读说出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需要需要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3 通过材料阅读说出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分泌的器官和发挥作用的场所。4、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说出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二、能力目标1 通过材料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获得重要概念的过程提高纯文本阅读能力。2 通过修改实验、组合实验、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修改实验、组合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提问: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过渡:这些营养物质是不是只要,吃进去就一定能够被人体利用呢?引出课题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与吸收 思考并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多媒体 3分钟
演示实验及分析 问题:什么样的营养物质容易吸收,什么样的营养物质不容易被吸收?1、微课演示实验《探究淀粉与葡萄糖的不同透过性》介绍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小分子容易通过半透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2、讲解半透膜与细胞膜的相同点,从而推导出小分子物质容易被吸收,大分子物质不容易被吸收。 倾听实验原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思维 多媒体 7分钟
纯文本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一)引导总结出消化的概念。1 哪些营养物质是可以被直接吸收?2 哪些营养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 3 不容易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如何转化成容易被吸收的营养物质?4 什么是消化?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二)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1 淀粉的消化需要什么酶? 含有淀粉酶的消化液,是那些器官产生的? 发挥作用的场所在哪?2 脂肪的消化需要什么酶? 含有脂肪酶的消化液,是那些器官产生的? 发挥作用的场所在哪?3蛋白质的消化需要什么酶? 含有蛋白酶的消化液,是那些器官产生的? 发挥作用的场所在哪?4 综合以上信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并分析材料一,结合材料分析出什么是消化阅读资料二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高归纳重要概念的能力 学案 18分钟
修改实验设计并动手完成实验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知道,淀粉的消化需要淀粉酶、脂肪的消化需要脂肪酶、蛋白质的消化需要蛋白酶。但是生物学是实验学科,任何结论都需要实验加以证明。下面我们以淀粉酶为例运用实验法加以证明问题1:淀粉酶有催化淀粉水解的功能吗?一 展示教师设计的实验处理方法1加入淀粉液2毫升2加入2毫升唾液后摇匀337摄氏度静置10分钟4冷却后加入2至3滴碘液5观察出现的现象 请思考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二 分组实验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引导学生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倾听分组讨论修改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修改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思维通过分组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多媒体和相关实验设备 10分钟
选择、组合完成实验设计 问题2:温度对淀粉酶的作用有影响吗?A 加入淀粉液2毫升 B 加入蛋白液2毫升C 加入唾液2毫升 D 加入清水2毫升E 37摄氏度静置10分钟 F 37摄氏度静置5分钟 G 0摄氏度静置10分钟 H 0摄氏度静置5分钟I 100摄氏度静置10分钟 J 100摄氏度静置5分钟K 冷却后加入2至3滴碘液观察出现的现象分组讨论:(选择实验步骤,组成合理的实验)分组编号 1234第一步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预期实验结果 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设计 通过选择组合完成实验设计的过程,提高实验思维 学案 5分钟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本课内容 归纳概括本课内容 总结提升 2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1 什么是消化?2 消化的意义?3 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4 以选择填空的方式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评价量规学生参与的广度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着重体现纯文本阅读、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获得重要概念等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纯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课堂教学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本课,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变讲授为阅读训练。把知识性的内容变为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获得重要概念。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既获得知识,又在纯文本阅读能力方面有着实际的提高,为学生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着重体现如何设置对照组以及如何控制单一变量等实验思维的培养。本课突破了教材的束缚,将教材中“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一实验。巧妙的改变成两个实验。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一实验进行挑错纠正,并动手完成。以选择填空的方式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通过以上两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了如何设置对照组以及如何控制单一变量等实验思维。重动手,更重思维训练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