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动力F的力臂是
A.OD B.DE C.OA D.OC
2.如图所示的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瓶起子 B. 钓鱼竿
C. 天平 D.食品夹
3.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弹簧秤改为沿斜上方用力拉,要使这个杠杆仍保持平衡,弹簧秤的示数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定
4.关于简单机械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撬棒可以省力 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C.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5.一台起重机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把同一物体匀速升高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较( )
A.做的总功减少了 B.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C.做的额外功增多了 D.拉力增大了
6.(2011山东济南)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同学用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来验证的猜想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
A.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B.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D.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
7.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减少总功,就能提高机械效率
C.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8.如图所示,小猴与小兔一起发现一个胡萝卜,想要平分,小猴找来一个小石块支起胡萝卜,使其水平平衡,小猴要左侧部分,小兔要右侧部分,则获取萝卜的情形是( )
A.小猴多 B.小兔多
C.二者一样多 D.无法判定
9.如图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圆柱体M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每个滑轮重为150N,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N。圆柱体M在绳端拉力F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5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T。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750N
B.拉力T的大小为1650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90%
D.该滑轮组能够提升的最大物重为2700N
10.如图,重 300N 的物体在 20N 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以 0.2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C.拉力F的功率为9.6W
D.有用功为120J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假期小明在家长陪同下到湖边划船,划船用的桨是 ______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当小明用脚登岸时,发现船就向后退,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而使船后退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
12.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阻力臂_______,拉力F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甲所示,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___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120N,滑轮重力20N;绳重及摩擦力不计,当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时,FA为_______N。
14.小明和小岗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娟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岗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娟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
(1)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_____.
(2)若小娟所用的拉力为70N,则小明和小岗受到的拉力分别为_____N、_____N(摩擦忽略不计).
15.如图所示为列车上出售食品的手推车。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B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C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16.如图所示,三角支架ABC固定在客厅墙上,已知AB长40cm,BC长50cm,一花瓶正好放置在D点处,BD=10cm,请分析:
(1)以C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花瓶对三角架的压力及其力臂。
(2)A处螺钉的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为30N,为防止因A处螺钉松脱而支架绕C点倾翻,所放置花瓶的重力最大为_____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
(3)若花瓶的重力较大,放置时应尽量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可确保安全。
17.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以250N的拉力将400N的水泥匀速提高2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相比要 _______ 。(填“大”或“小”)
18.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9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是光滑的,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_____N;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g=10N/kg。)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9.新型铝合金门安装有扳动式把手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图中门手柄所受压力F的力臂。
20.有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利用300N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到楼上,请在图上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本实验中,要将杠杆调到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有两个,分别是:便于_____和避免_____.
(3)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图乙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_____个钩码.
(4)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
(5)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丁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1 1.0 0.1 0.8 0.4 31.25%
2 1.0 0.2 0.8 0.8 31.25%
3 2.0 0.1 1.2 0.4 41.67%
4 3.0 0.1 1.5 0.4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机械效率为______;
(2)通过比较1、3、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3)若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请用第1次实验数据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N;
(4)以下选项中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______。
A.动滑轮的重力
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物体上升的高度
D.所提升物体的质量
23.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斜面的机械效率
① 30° 5.0 0.6 4.2 1.2 3.0 5.0
② 30° 3.0 0.6 2.5 1.2 1.8 60%
③ 45° 3.0 0.8 2.8 1.2 2.4 3.4 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平行于斜面向上___ 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 .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 ___ 移动 (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 %, 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 ___ 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 ____ ( 填写字母)是 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 ;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其他方面一定时,斜面的倾角越 ______ ,机械效率越高.
(4)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 _____ (写出一个)有关.
(5)生活中斜面的应用是 _____ (任举一例) .
五、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4.如图甲是一种爬梯式混凝土搅拌机,提升部分的简图如图乙所示。工作时,搅拌机将原料加工成混凝土后倒入运料斗,运料斗与竖直爬梯相连并能沿爬梯移动。在提升电动机的带动下,运料斗能通过滑轮组沿爬梯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混凝土倾倒卸下。该爬梯式搅拌机空机总质量2×103kg,空的运料斗重700N.某次运送混凝土时,提升电机将装有4000N混凝土的运料斗匀速升高8m,用时20s,提升部分钢丝绳拉力的功率为2kW。(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滑轮轴的摩擦, g=10 N/kg)
(1)若该搅拌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则工作前搅拌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次运送中提升部分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提升过程中运料斗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
25.为了优化东营市区位,构建大交通格局,市里组织编制了全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东营高铁的建设对于优化区域路网布局,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图甲为高铁建设的施工现场,其中机械部分可以简化为图乙的简易滑轮组。起重机利用滑轮组将重5000N的混凝土一次性匀速提升到离地面4m处,起重机所用拉力为2000N,时间为20s,请计算这次提升混凝土过程中:
(1)提升混凝土的有用功;
(2)起重机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不计绳重及摩擦,使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0N的混凝土时所用的拉力。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A
6.B
7.C
8.A
9.C
10.B
11.费力 相互的 岸
12.变大 变大
13.定 不能 70
14.滑轮组 420 490
15.C B 省力
16. 30N 靠近
17.80% 小
18.300 60% 200
19.
20.
21.右 右 测量力臂 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 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 变大
22.50% 越高(越大) 2.2 ABD
23.匀速 左 60 3.0 A 正确 大 斜面粗糙程度 公路上的引桥
24.(1)4×105Pa;(2)80%;(3)300N
25.(1)2×104J;(2)1200W;(3)83.3%;(4)30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