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4 08: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
2、能力目标: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
教学难点:积累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而“大自然的语言”是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21cnjy.com
2、走进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1·cn·jy·com
【课前导读】
一年有四季,四季的景色都不同,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她用她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让我们怀着一颗探求的心,共同走进大自然的语言世界里。2·1·c·n·j·y
【走进文本】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 簌簌(  ) 匿迹(  ) 农谚(  ) 翩然(  )
⑵ yùn(  )育 méng(  )发 róng(  )化 海táng( )花
2、解释词语:
①翩然: ②孕育:
③销声匿迹: ④载途:
二、知识积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顺序能不能调换?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三、深入探究
1、细读“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的因素”这一部分,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这四个因素的?(从说明方法、语言特点方面着手)www.21-cn-jy.com
2、重拟课文一、二段,改写后与原文比较,哪个更好?具体说明理由。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有所用】
心绘自然
岁岁年年,春夏秋冬四季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你是否也有自己钟爱的季节?请你仿照课文一、二段,写一段你所热爱的某一季节的大自然的语言。21教育网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教师赠言】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高山颠上白雪茫茫,而山下却是春意盎然,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却是百花盛开,岁岁年年,大自然以她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她的故事。让我们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去追寻,你会发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