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六中八年级物理组学业纸 主备人 王云涛
课 题 物态变化 温度
学 习目 标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2、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3、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重 点难 点 重点: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应用即温度计的读书。
教 法选 择 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准 备 烧杯、水、温度计 是否采用多媒体 否
教 学时 数 1 课时 教学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总数 第 1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1、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这几幅图有什么联系?2、物质分类的比赛: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醋、冰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可口可乐、薯条、水银。总结:一、物质在自然界存在的状态1.固态:既具有一定的 ,又具有一定的 。2.液态:具有一定的 ,但没有一定的 。3.气态:既没有一的 ,又没有一定的 。二、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6种)三、温度及其测量实验: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冷热。用手摸放在教室里的金属块、木块、泡沫塑料,感觉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1.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常见的有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4、温度计构造: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均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做1摄氏度。记做1℃,用符号t表示。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符号表示K。四:体温计:结构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量程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使用方法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五、小结 创设情境,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组分类比赛,要求学生说出分类标准。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根据分类总结各种物态的特点。讲解物态变化的概念。演示实验,叫学生尝试,由此引入温度概念。目的:让学生亲身体会,理解温度记这一测量工具学习的必要性。结合实验仪器,介绍实验用的温度计、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观察自己试验台上的温度计构造。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温度计使用经验总结对比两种温度计。目的:教学生学会对比总结学习。引导学生总结。 小组讨论并回答:同一种物质可以有固态、液态、气3种状态存在。期中固:光盘、铅球、冰、薯条液:水银、牛奶、可口可乐、矿泉水、酒精气:气球中的氢气。 和老师一起完成固液气的特点总结。并笔记。理解并笔记。学生积极尝试,感受感官有时候是会骗人的。观察温度计,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并记录笔记。学生观察普通温度计后和体温计比较,小组讨论总结:1、构造不同: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2、量程和分度值不同: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3、使用方法不同:使用前,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向下甩,读书时可以离开人体。举手阐述一节课所得。
作业设置 课后作业2、3题做于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
检 查签 阅 第 周, 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