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文档属性

名称 《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4 13: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短 文 两 篇
答谢中书书
课时:一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课文中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2、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
学习难点:
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俱: 歇: 颓: 沉鳞 : 竞跃: 与:
二、研讨 学习:
(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了解文体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3、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五)、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三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六)、小试牛刀,绘美丽风景
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三 巩固练习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
4.本文分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7短 文 两 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一 主备人:陈洁羽 审校:八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学习重点
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遂( ) 寝( ) 藻( ) 荇( )
2.你能正确的读出停顿吗?
(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研讨 学习:
(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3、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月色入户
(4)遂至承天寺 (5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民亦未寝 (6)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默读课文,并思考。先思考,后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三 巩固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词语。
念: 遂: 盖: 但: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
“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到拟人手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5. .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7.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8.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