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一课时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教案设计
课程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课程学时第一学时所属学科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
一、课标及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举例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材分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是湘教版中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的第一部分内容,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共安排了3个自然段的正文内容,分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与范围、优越的自然环境、农业与工商业发展、区域经济特征与区域内外联系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内容是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基础。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滚滚长江》,认识到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长江沿岸经济的发展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东北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等区域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认识地区的学习方法。 因此,本节课学生的知识架构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不断地丰满和完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求知的欲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探索能力。 他们通常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来思考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强。 他们喜欢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释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心理学认为,虽然中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尚不成熟,因此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起点能力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珠江三角洲区域,初步学会了认识地区的学习方法。八年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观察、分析、描述、总结和解释他们的观点。 但是,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相对不足,没有办法系统的方法。 学生们仍然习惯于形象思维, 因此,直观性和抽象性的结合是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珠江三角洲区域,初步学会了认识地区的学习方法。八年级的学生基本能顾通过阅读资料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描述、概括并阐述观点。但是,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相对不足,没有形成方法。学生仍然习惯于形象思维,因此,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学习风格 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喜欢向同龄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外在激励以及评价的情况下,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同时,学生热衷于合作交流以及同伴学习,期待更加直观、更加智能化、更具趣味性、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信息素养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各项动手操作的探究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作为新生代的“数字化原著民”,应用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比较强。此外,学生对待新鲜事物的活跃的思维、浓厚的兴趣,更喜欢开展各种组内学习、组间探究的学习活动。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利用图文资料,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与主要方式。 利用图文资料,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了解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子书包观完成练习题以及学习相关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受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电子书包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与主要方式 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难点: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讲授法、主线教学法、以图促学法、当堂检测法、网络教学法、 媒体辅助法、评价点拨法、代币奖励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读图分析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云环境、朝阳学堂云平台、教学一体机、电子书包(PAD) 资源设计:多媒体课件、视频、学案、挂图、小组加分表、计时器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资源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 问题导入 (2min) 磁铁 地形图 多媒体课件 【师】在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中,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上汽集团,又上升至全球36名。作为中国销量最多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最近亟需招聘一些人才。假如你是应聘者,面试官陈虹董事长提出的面试问题是:上汽集团选址上海的原因是什么? 【生】在情境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探究。 激疑促思,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自学测评 数据反馈 (8min) 电子书包(PAD) 灵动课堂 计时器 磁铁 学案 地形图 思维导图 多媒体课件 小组加分表 【师】利用朝阳学堂“灵动课堂”发布7道单选题,计时器设置“3分钟”,限时测评。 【生】在3分钟时间内完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优势的7道选择题,包括成因、位置、范围、气候、地形、河流以及地位。 【师】展示朝阳学堂后台的统计报表,对学生的自我测评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点评,随机抽取一位自学测评全对的学生对第2、4题进行错题讲解以及思路分享。 【生】自学测评全对的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并讲解错题,其余的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师】在学生自我测评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进行区分:前者是自然区域,后者是经济区域:两者的区域范围也不一样,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发展起来的,范围比长江三角洲要大。 【过渡】经过自主测评以及错题讲解,我们发现上汽集团选址上海的原因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是“黄金水道”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当堂检测,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2.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消化和巩固知识,并向教师提供直接反馈,以便及时发现练习中的问题,给予指正并作出正确的评价。 、
资源共享 合作探究 (12min) 电子书包(PAD) 朝阳云盘 计时器 磁铁 学案 地形图 思维导图 多媒体课件 小组加分表 【承转】长江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不结冰,宜宾以下的河段四季通航,货运量占全国货运总量的60%左右,加上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以及沪杭线等众多铁路线经过,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可以实现铁航联运。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投资,其位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借助“黄金水道”,上海沿江而上,可以沟通南京、武汉、重庆等枢纽城市;借助“黄金海岸”,长江三角洲区域可以联通世界各地,实现江海联航,是名副其实的经济高地。 【师】课前搜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等有关资料,整理成PowerPoint文档形式上传至“朝阳云盘”并分享给学生。 【生】学生使用电子书包(PAD),在朝阳学堂下载“小组合作资料”,进行个性化阅读以及交流讨论。 【师】课堂巡视,关注后进生以及后进小组,进行个别点拨指导。3分钟讨论时间后,鼓励各小组代表代表发言。 【生】各小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在小组加分表上贴上小星星,进行代币奖励。 【过渡】上汽集团之所以选址上海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自然优势以及经济发展条件,在此基础上,上汽集团该如何开拓创新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新闻视频《上汽集团已在泰国、印尼建立整车生产基地》 教材的篇幅有限,很多内容缺乏翔实的介绍,更缺少刺激学生感官认识的感性资料。因此,引入利用电子书包的资源共享,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有引导学生从多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角色扮演 人地协调 (14min) 视频 计时器 磁铁 学案 地形图 多媒体课件 小组加分表 【师】看完视频,我们了解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上汽集团除了扎根本土,还积极开拓创新,汽车出口世界各地,进行全球布局及跨国经营。经过前面的学习,恭喜您顺利晋级、应聘成功!您已经成为上汽集团以下部门中的一员,请您为上汽集团出谋划策,怎样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进行全球布局,跨国经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2分钟,2分钟后请进行角色扮演。 【生】2分钟内进行小组讨论,积极举手,各抒己见。 【师】对于学生的积极发言进行代币奖励,而部分学生不了解前瞻技术研究部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教师通过制作的的地理视频《AR》进行讲解。 【生】认真观看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直观性的视频体验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归纳提升 启迪思维 (2min) 思维导图 计时器 磁铁 学案 地形图 多媒体课件 小组加分表 【师】展示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与归纳。 【生】认真聆听,思考内化。 构建结构化地理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整个知识框架的整合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
评价反馈 拓展延伸 (8min) 电子书包(PAD) 计时器 磁铁 学案 地形图 多媒体课件 小组加分表 【师】让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自我评价表,反思这节课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生】反思自己课堂表现以及课堂收获,完成自我评价表。乐于、勇于、善于学习,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针对得分较低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疑惑点进行精讲释疑,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 【生】知识内化 【生】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绘制关于上海的手抄报 及时的评价反馈,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及辩证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抄报能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达到内化所学、融会贯通的目的。
八、板书设计
板书板图:
教学结构流程图
十、教学评价设计
十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情境导入为:位于中国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作为中国汽车销量最多的公司,最近亟需招聘一些人才。假如学生是应聘者,面对陈虹董事长提出的面试问题:上汽集团选址上海的原因是什么?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电子书包与导学案结合,学生进行自我测评,朝阳平台进行统计报表反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鱼骨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优势,掌握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优越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学生在自我测评、自主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优势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朝阳云盘”共享关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等资源,学生下载学习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推举小组代表发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部分,故事主线为:假如你作为求职者应聘成功上汽集团的领导岗位,你认为上汽集团该如何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开拓创新,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内可自行决定选择的部门,包括国际业务部、前瞻技术研究部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 最后,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进行归纳提升,学生进行知识内化;课后,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上海:带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绘制一份关于上海的手抄报,进行迁移运用、拓展延伸。同时,便于教师进行开放性评价。
十二、特色与亮点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角色扮演环节,第1小组林宗财同学对同组杨钦灿同学进行补充“首先,环保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所以我认为上汽集团应该多发展电能或者新能源汽车,以便于提倡环保。第二,上汽集团走国际化道路,建立更多的分公司,单靠上汽集团的财力是很难完成这一步的。所以我认为上汽集团应该和当地的国家或者政府有一些合作贸易,以便于更好地设立分公司......”同在此环节中,第5小组陈翰威同学讲到“我们国家有我们的人才,有自己的技术;别的国家也有别的人才和技术,我觉得可以把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在自我评价环节,第6小组徐畅讲到“在长江对区域发展的作用里面,我原先是可能只拿8分。但是,刚刚很多人都回答了一些问题,我觉得我自己又学到了很多......”, 学生们的表现无一不体现了萧伯纳的哲学思想:“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在课堂中,学生的语言沟通交流以及对话协作得到充分展示,摩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在整节课之中,乐于表现、敢于表现、勇于自我反思与辩证,在批判性思维中探究求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电子书包的应用 ①“灵动课堂”的数据监测与即时反馈 通过“灵动课堂”的练习,后台及时追踪学生的答题情况,并现数据统计报表,包括学生答题情况、按分数段排名以及按总分排名。在“学生答题情况”中,柱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第5题全班全对,第1、3、6、7题个别学生做错,而第2、4题部分学生做错。因此,第2、4题让全对的同学进行思路讲解,以期对错题的同学起到启发及点拨的作用。 ②“朝阳云盘”的资源分享与个性化阅读 课前:教师搜集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的图文资料整理成PowerPoint文档格式,上传至“朝阳云盘”并分享给学生。 课中:学生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就可以利用电子书包(PAD)从“朝阳云盘”下载“小组合作资料”,进行个性化阅读及交流讨论。 课后:“朝阳云盘”分享的资料具有永久性,学生仍可根据个人学习的需要自行下载阅读,甚至在PowerPoint中增添个人笔记。 ③“朝阳学堂”中扫二维码功能的使用 “扫二维码”是学生喜爱的操作,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课后拓展延伸的环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扫二维码”具有即扫即看的优点,配合视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看完《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的视频后,绘制一份关于上海的手抄报,有以下两方面的成效: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课堂所学的知识、时事地理以及信息媒体的使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理念。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真实地体会:地理课堂可以学到更多生活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初二的学生具有渴望自我表现,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赞赏的心理特点,地理手抄报的课堂展示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极佳的表现机会,这亦有利于第二课时的开展。 思维导图的使用 本节课共包括3幅思维导图,其中包括2幅鱼骨图以及1幅用于课堂小结的思维导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模式。本节课三部分内容中,在“自然优势”此部分内容中,鱼骨图展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优势,即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 在“扎根本土”此部分内容中,在前一幅鱼骨图的基础上,补充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即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两幅鱼骨图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实现了知识的可视化。在课堂小结环节,思维导图融合了前两幅鱼骨图的架构以及内容,是对课堂内容的归纳总结,知识点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实现了思维可视化。 大量图表的使用 本节课的教学使用了大量的图表,重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在自学测评,数据反馈环节,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图”、“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气温与降水量图”、“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海的气温与降水量图”等等。 在资源共享,合作探究环节,包括“我国的交通线路密度图“、”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等等。 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方式 ①诊断性评价 利用电子书包让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优势进行自学测评 ②形成性评价 利用小组评价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代币奖励 ③总结性评价 学生利用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反思以及课堂反馈 教师给予学生上传的手抄报作品写鼓励性和导向性评语
十三、不足与反思
板书环节: 在没有给予学生明确的指令性任务的前提下,虽然学生在讲台下面全程认真地观看板书,但是安排学生预读课本的任务会更好。 自学测评,数据反馈环节: 在学生进行自主测评的7道单选题中,第5题全班全对,第1、3、6、7题个别学生做错,而第2、4题部分学生做错,第2、4题让自学测全对的学生进行错题讲解,以期对其他的同学起到启发及点拨的作用。在后期的思考中,我认为第1、3、6、7题作为错题,虽然做错的学生不多,但是仍需要进行精讲释疑,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资源共享,合作探究环节: 第一部分“自然优势”内容与第二部分“扎根本土”内容之间的衔接与引导不够明确。学生使用“朝阳云盘”下载阅读后,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第3小组和第5小组都是从自然地理方面进行发言,其实这两位同学没有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我心里想:即时这两个学生没有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去阐述上汽集团选址上海的理由,也应该给与这两位学生适当的鼓励与暗示,我们不应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束缚,而是更恰当的引导,在这方面我做得仍有欠缺,需改进。 评价反馈,拓展延伸环节: 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作用”此知识存在疑惑。此知识点作为重点,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为老师重点讲解。然而,单纯地讲授学生不一定能够接受,若果设计为师生互动环节,相信学生会更加灵活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