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复习目标】
1.通过史料并结合教材得出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地图及时间轴的运用,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及对少数民族的经略措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3.通过戚继光等抗倭斗争的胜利及欧洲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等史实,认识并体会中国社会面临的时机与危机。(家国情怀)
【知识梳理】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①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②加强皇权。
【补充】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①历史原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②具体原因:废行省,设三司,使丞相权势过重。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过程:1380年,明太祖诛杀宰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3)影响:加强皇权,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内阁制度的建立
(1)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2)建立:
①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形成常设秘书机构,即内阁。
②明宣宗时,内阁大臣获得“票拟权”。
(3)职权: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此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概念】票拟和批红
明宣宗时,部分奏章由阁臣替皇帝拟出批语,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皇帝用朱笔批示,称为“批红”。内阁大臣取得“票拟”权力说明内阁地位的提高,但是“票拟”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比较】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
项目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法定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权力大小 行政决策权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
对皇权的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物,不能制约皇权
3.监阁共理
(1)职权: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影响:司礼监承担起了对内阁票拟的审覆,牵制了内阁大臣,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加重了明朝中后期政治的黑暗。
【拓展】明代地方制度: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1)内容: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
(2)作用:这种地方最高层级统治的分权体制,有利也有弊。
有利方面 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
不利方面 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
(3)演变:三司分权鼎立,可以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形成独立局面。但事无总统,又有运转不灵之弊。所以明中期以后,朝廷纷纷派部院大臣出任总督、巡抚各差,以驾于三司之上。这些总督、巡抚并非官名,只是一种差遣。但日久之后,也变成定制,到清代便把总督、巡抚作为一省的最高长官。
【任务驱动】
任务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皇帝的脸是“龙颜”,即使是近臣,没有朕的一句“抬起头来”,是不能随便看的,也不能议论。但是,因为皇帝的脸不能随便看,就容易弄出“相貌问题”,有的至今争论不休。
材料一
图1 安徽凤阳龙兴寺画像 图2 大明王朝北京太庙画像
材料二 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孝文陵神功圣德碑时,已着力刻画朱元璋“非凡”的外貌。龙髯长郁,然项之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明太祖实录》在追述朱元璋少年之事时赞曰:“上稍长,资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史》据此写道:“(上)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摘编自胡丹《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
探究1:朱元璋相貌之谜
(1)观察图1和图2,画像中的朱元璋有何不同?
(2)人们对这两幅画像中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朱元璋存在纷争。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朱元璋相貌出现争议的原因。
探究2: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结合图示,谈谈你对明朝内阁制的认识。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背景:明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封建经济不断发展;明王朝国力强盛,重视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满足国内统治者对海外奢侈品的需求;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2)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概况:15世纪前期,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评价:
①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局限: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拓展】郑和下西洋的现实意义
郑和“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榜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多元文明态度,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和平发展,公平交易,诚信友善的原则,对于促进当今中国与海外诸国经济的友好往来,增进东西方人民的友谊,具有长远意义;立足本国,放眼全球,重视海洋经济,对于今天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推动经济全球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倭寇之乱
(1)原因
①历史因素: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
②现实因素: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2)应对措施
①军事: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
②政策: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西方殖民入侵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拓展】澳门、台湾的相继丢失,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缺乏海权意识②中国逐渐衰落和西方国家崛起
【任务驱动】
任务二、认识明朝的荣耀和危机
探究3: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于2005年6月28日发行的,志号为2005-13的纪念邮票。邮票全套三枚,郑和像(3-1)图案描绘了郑和绣像,背景是明代北京皇宫城图;睦邻友好(3-2)图案描绘了三座牌楼庙宇,背景是《郑和航海图》;科学航海(3-3)图案描绘了明代水罗盘,背景是《牵星过洋图》。
探究3:结合材料,对邮票的主题寓意进行简要阐释。
探究4: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东西方贸易
材料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船只出洋贸易。同一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立足,经营从印度经澳门到日本的三角贸易,把在广州购买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以盈利。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圆转运来换取中国商人载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尼后,又占据了台湾南部,把中国商人载运到那里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以换取白银。因此,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纺织品,随同欧洲的商品一起被运到广州,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被载运到马尼拉,然后经那里转运到拉美、欧洲等地,形成了联系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编自李金明《月港开禁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结合所学的中外知识,对“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东西方贸易”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
【拓展】明朝的海禁与弛禁
明清都有海禁政策,并不等于明清都有闭关政策。以政策分阶段考查,明朝海外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官方海外开放时期—转折时期—对海外民间社会开放时期,明代所谓的海禁大部分时期都是针对日本的带有经济制裁性质、经济封锁性质的贸易禁运、军事禁运,无论明初的海禁,还是嘉靖时期打击海盗倭寇的禁海都是如此。明初是官方垄断的对外开放,在弊端暴露后,中叶政策调整,平定外来侵扰后,转向对民间社会的开放,海外政策完成了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移,即将官方层面的开放下移到民间层面的开放。从政策作用来说,明初的海外开放政策,明后期的海外开放,造就了郑和、郑芝龙等海上英雄人物,并引发明中叶社会内部的深刻变迁,显示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的发展变化。这是中国直到明末海上力量并不落后于西方的最好证明。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边疆管理
1.对蒙古:
(1)背景: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
(2)举措及结果:
①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被突破深入内地。
②1571年,与蒙古鞑靼订立和议,并对其册封。这使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大大推动了蒙古族和汉族和平友好关系的发展,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对西藏:封授给当地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委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对东北: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地区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措施 意义
西北边疆 修筑长城;与瓦剌战争;与鞑靼修好;互市贸易 有利于巩固统治,开发边疆,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对奠定我国版图有重要意义。
西南边疆 册封僧俗首领;设立机构;任用上层藏族人士。
东北边疆 设奴儿干都司;册封部落首领
(二)明清易代
1.清朝建立
(1)16、17世纪之交,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2)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3)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2.明清易代
(1)背景: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2)过程:
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②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于北京。
(3)结果: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军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任务驱动】
任务三 忠顺夫人——三娘子
材料 三娘子。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哉”。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授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问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勤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矿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探究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拓展】
纵观三娘子一生,在塞外草原上执政30多年的时间里,她始终坚持和平互市的政治原则,持续执行与明朝友好的方针,不仅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对蒙古和汉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她还重用汉人,引进了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娘子坚持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顾全大局的精神,不仅得到了当地蒙古族人民的认可和拥戴,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先生在《咏昭君墓》一诗中写道:"麟阁云台盖世勋,论功一例逊昭君。若从边塞争芳烈,顺义夫人亦不群。"此诗把三娘子与千古流芳的王昭君相比,更加突出了三娘子的巾帼英雄形象。
【真题赏析】
1.(2020·全国Ⅲ卷高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2019·北京高考·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3.(2018·全国Ⅰ卷高考·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4.(2017·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5.(2016·全国Ⅰ卷高考·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6.(2015·海南高考·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7.(2015·重庆高考·5)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 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
A.队形操练 B.武艺训练 C.阵法演练 D.习惯养成
8.(2014·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9.(2014·江苏高考·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10.(2013·海南高考·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11.(2013·重庆高考·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12.(2012·江苏高考·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3.(2012·海南高考·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巩固训练】
1.明英宗时,首辅李贤以善于进言和敢言著称,但考之史实,特别是从他自己所著的《天顺日录》中可以看出,李贤之所言大都不是主动地进言,而是皇上有所询问则言之,即使有所进谏,亦是帝意所属。这反映出明代
A.内阁不具有合法性 B.阁臣对皇权的依附性
C.中央行政效率低下 D.官僚政治集团的腐朽
2.下图为《郑和航海图》,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之一,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以郑和及其部属的姓来命名了部分南海岛礁。这可以用来证明
A.郑和船队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 B.民国时南海诸岛成为中国领土
C.郑和航海的所及范围 D.郑和远航的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3.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而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此图突出了山脉、海岸、岛屿、城市、桥梁等航行的标志,并在航线旁标注有针位(航向、方位)、更数(航程、距离)等导航定位数据。该图最后附的“过洋牵星图”,便于利用天文导航。《郑和航海图》
A.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 B.折射出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宏大
C.反映出天朝上国实力雄厚 D.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
4.“虑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谨防这些外国与中国商人,明太祖朱元璋以更严格的海禁来提升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这条管道”。这一做法
A.有效地维护了实际的国家利益 B.使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管道
C.成功遏制了海上贸易走私活动 D.体现出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
5.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面对势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 B.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
C.海禁政策是维护稳定的需要 D.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
6.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行商倪宏文欠英商货银一万多两而无力归还,皇帝谕令其“胞兄倪宏业、外甥蔡文观代还银六千两,余银五千余两着该管督抚及承审之府州县,照数赔完贮库,俟夷商等到粤给还”。并规定此后行商破产无力归还“行欠”,应“著令通行,分限代还”。这反映出当时
A.小农经济制约着外贸发展 B.清廷缺乏近代外交常识
C.行商亦官亦商的显著特征 D.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
7.下表是明清两代管理西藏、蒙古措施的对照
明朝 清朝
西藏 册封僧俗首领 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 任用藏族上层人士 册封达赖和班禅 派遣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蒙古 重修长城,订立和议 接受册封,恢复贸易 平定噶尔丹叛乱 设盟、旗两级管辖,任用蒙古王公
由此表可以概括出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点有“改土归流”
①册封当地首领 ②设立管理机构
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④推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9.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年限 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10年以下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5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10.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立盟旗。以上这些措施
A.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 D.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
11.明初,“浦江郑氏九世同居,明太祖常称之。马皇后从旁基之曰:以此众叛,何事不成?上惧然,因招其家长至,将以事诛之。”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后宫干政影响政治稳定 B.中央政府打压民间势力
C.宗族势力经常聚众叛乱 D.明初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12.明朝中后期,官场形成一条惯例,不是庶吉士(官职,由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担任)不可入内阁。翰林院庶吉士成为进入内阁的敲门砖,因此内阁阁臣多为翰林文学之士实属正常。这一规定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B.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C.导致了经世之才的缺乏 D.造成了政治局面的动荡
13.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消弭军事冲突 D.维护国家统一
14.明代的翰林院起初位于紫禁城文渊阁,其中的部分翰林学士能够参与机密,成为内阁大学士,后来,翰林院迁出文渊阁,内阁大学士独留文渊阁。文渊阁内人员的变动,反映了
A.内阁的地位有所提升 B.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C.阁臣的来源发生变化 D.中枢机构日益膨胀
15.某史学家在介绍明朝的政治制度时说“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不与大臣见面,不批奏折”,并且进一步指出“明朝的特点与其说是集权,不如说是分权,是中央决策群体的扩大、行政权的进一步增大和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似乎是形成了一个可以没有皇帝的政务运行系统”。材料意在说明
A.明朝时形成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B.明朝政治制度的革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明朝政治制度的变革并未使君主专制加强 D.明朝中央决策机制的制度化、程式化特点
16.明朝政治制度下,虽一切事权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许多事情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重要高官由九卿或再加上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是为“廷推”;凡是遇到重大政事,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是为“廷议”;倘使有重大的狱讼无法解决,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讞,是为“廷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B.形成了皇权外的决策机构
C.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17.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后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结合下面表格,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时间 亦失哈五次北巡奴儿干时间
永乐8年2月出发 永乐9年春出发
永乐12年3月出发 永乐10年冬
永乐20年3月出发 永乐13—18年冬
永乐21年7月出发 永乐18年前后
永乐22年4月出发 永乐21年春出发,22年秋返回
A.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 B.奴儿干都司支持了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
C.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要定期朝觐述职 D.奴儿干都司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
18.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 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19.明代早期,巡抚、总督本是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员;明中期后,相继出现了总督某某等地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某某等府州县兼管河道的官名。这表明明代
A.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 B.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完备
C.地方军政管理走向低效 D.地方机构权力趋向集中
20.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浏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 《明书》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国、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度亦不货” 《明史》
A.郑和航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郑和远航推动了东西方经济交流
C.郑和是奉皇帝之命出使海外诸国 D.郑和远航是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
2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明清时期加强边疆管理的部分措施
方位 明朝 清朝
台湾 派兵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东北 设奴尔干都司,对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反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东部边疆
蒙古 重修长城;隆庆和议;册封鞑靼首领,恢复贸易 平定噶尔升叛乱;设立盟、旗两级单位管辖;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新疆 平定准噶尔部噶尔升和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册封当地僧俗首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西南 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后并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 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地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两代边疆管理的共同特点。(6分)
材料二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乌鲁木齐种地,杨遂从甘肃安西、高台等处招募贫民四百户,携眷前往屯种。1764年,甘肃大早,乾隆再次提出移民乌鲁木齐,杨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零八户前往。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移民乌鲁木齐的历史作用。(6分)
22.(15分)明代小说空前繁荣,小说中的“异国印象”也蔚然可观,极富时代特征。
书名 异国举隅 故事情节 细节摘编
《西游记·比丘国救子》 比丘国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比丘国救助群童的故事 (比丘国国王听信国师谗言)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药引……谁家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都怕国王,连哭都不敢哭了。
《拍案惊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吉零国、波斯 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出海贸易,异国奇遇,一夜暴富 (吉零国捡到龟壳)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乃无价宝也!
《喻世明言·杨八老越国奇逢》 日本国 杨八老因倭患遭遇离乱,在日本生活十多年后与亲人团聚 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恁猖狂……劫火遍村落,血流成污池。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渤海国 李白天纵奇才,纸笔之功吓退渤海使臣 (李白):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渤海使臣面如土色,愿年年进贡。
依据材料概括明代小说中的“异国印象”,并指出其所影射的社会现实。(12分)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阅读材料】
什么是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指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与周边及海外各国建立起来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对外政策。朝贡起源于先秦,到隋唐已粗具规模,宋元时更加完善,明代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明代的朝贡贸易从太祖朱元璋创立起,经成祖朱棣的苦心经营和推崇,朝贡关系进一步发展。
朝贡贸易体系的评价?
朝贡贸易体制是有汉以来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一种思想和实践活动,是古代中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合作制度的典范。海内外研究中国的学者对它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种比较系统的观点。
20世纪上半期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学者费正清先生认为,朝贡制度是儒家主张用于对外事务的一种办法,中国君主行使政治权力是有伦理依据的。仁君能以德感召吸引化外的夷狄到中国的朝廷上来。他说,“当古中华帝国的影响在几百年的过程中扩散到东亚其余各地时,朝贡关系的礼节就发展成为一种手续,借此让帝国以外的番邦在泽被四海的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取得一定的地位”。“在清政府的心目中,纳贡的地位就是给外国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经商权,使皇帝对外国朝觐者的权威合法化。但是这并非附庸关系,也并不表示要求清朝保护”。费先生试图在中西方文化之间驾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他试图说明“献礼朝贡为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这是赐予的一种恩典和特权,并非耻辱。”
朝贡贸易不仅是封建朝廷礼节上的需要,而且是深刻地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在政治观念,并且已经外化为处理对外关系的一种制度和行为方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不是中国单方面的行为或人为的制度,它是一个双方互动变化的过程。作为主导一方的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是重农轻商,对商业行为严格控制。当然,海外贸易的盲目扩大会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如果处理得法,朝贡贸易制度是可以促进地区合作秩序。它虽然可以限制贸易的扩大,但是,它将地区合作制度维持在一个有利于国内社会经济稳定的维度内。
朝贡贸易体制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文化特征。汉文明赋予中国对外关系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存在。汉族的文明,是以小农社会为基础的一个庞大的巨系统,可以称为“礼”文明,它强调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平附属关系,即有序的政治等级关系。朝贡贸易体系既是礼文明的外在组成部分,它又折射出礼文明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其次,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对该地区商业网络的形成与控制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另外,它还反映对外关系服从内部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作为小农经济的国家,重农轻商,它需要的是稳定与秩序,服从与等级。但是周边有些国家,例如东南亚,相反可能不需要中国封建的社会制度,需要与中国进行贸易。所以双方对于朝贡贸易是各取所需。
不可否认,朝贡贸易体制对中国的外交思想影响极大。在近代现代国际关系中,外交是一个难以确定的概念,一方面,它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具有利己性。另外一方面,它是协调各国利益的机制,具有一致性。这种内在的矛盾性的外在表现是,当今世界有一套通行各国的外交制度、惯例和形式,然而,在共同的制度模式下,各国的外交并非如出一撤,外交艺术、技巧和风格丰富多彩,具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国家民族的外交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长期以来对外关系中形成的,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周边环境基础之上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外交思想与技巧不是凭空出现的东西,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处理与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同样会对21世纪亚太关系的构建产生影响。
必须承认,朝贡贸易制度具有局限性。古代文明帝国一般是以中心国家为轴心,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加上东亚大陆那相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古代人们视野范围的局限,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封建王朝一直自以为是世界中心。客观上,汉民族逐渐成为一个在人口和政治经济力量上都比较强大的民族。这样,在主观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华夷秩序观。在制度上形成的朝贡贸易体制就更加稳固。也就是说,汉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尽管一直与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比较频繁的交往。但是,自汉唐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形成一种固定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经验,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方式—— 朝贡贸易。它没有主客体互动的观念,没有建立一个更加宏观的国际体系,来处理与“天朝”之外的国家更加的平等的往来关系。
这样,朝贡贸易适用的范围有限,它不是现代世界意义上的地区国际关系。它是中国古代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运用到社会与社会(society)产生的一种关系模式和客观存在。费正清先生客观地说,“朝贡制度是儒家主张用于对外事务的一种办法,根据他们的主张,中国君主行使政治权力是有伦理依据的。正如仁君之能以德感召中国人民一样,他也必然会吸引化外的夷狄到中国的朝廷上来。”
在没有世界性的民族国家(Nation)的概念与国际法条约体系的古代社会,只有地区性的帝国处理与周边民族国家的理念与制度,朝贡贸易体制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朝贡贸易有缺陷,但是,朝贡贸易体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帝国主义方式,更加不是西方现实主义者所定义的强权政治——对他人心灵和行动的控制。朝贡贸易制度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地区合作制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更加重要的是,它曾经在中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交流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巩固训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C B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A D C B A D C
21.【答案】
(1)特点:有战有和;武力平叛;册封当地首领;设立管理机构;尊重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人士。(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作用:缓解内地人地矛盾: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加强了边疆管理。(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2.【答案】
印象:政治黑暗;经商宝地,充满商机;野蛮残暴;卑微弱小(蕞尔小邦)(4分)。
社会现实:君主专制、宦官专权(奸臣当道)、社会矛盾激化;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崇拜金钱和财富;边患危机,倭寇之乱;贵华贱夷的民族心理等。(8分)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的反映,所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同时,文学作品含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有极强的主观性,所以对于文学中的史料信息应谨慎考证。(3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真题赏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B A B B D B B B B D
13.(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 续对抗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 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8分)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巩固训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C B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A D C B A D C
21.【答案】
(1)特点:有战有和;武力平叛;册封当地首领;设立管理机构;尊重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人士。(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作用:缓解内地人地矛盾: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加强了边疆管理。(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2.【答案】
印象:政治黑暗;经商宝地,充满商机;野蛮残暴;卑微弱小(蕞尔小邦)(4分)。
社会现实:君主专制、宦官专权(奸臣当道)、社会矛盾激化;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崇拜金钱和财富;边患危机,倭寇之乱;贵华贱夷的民族心理等。(8分)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的反映,所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同时,文学作品含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有极强的主观性,所以对于文学中的史料信息应谨慎考证。(3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真题赏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B A B B D B B B B D
13.(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 续对抗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 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8分)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探究1:朱元璋相貌之谜(1)图1中的朱元璋是怪异之长脸丑相;图2则是端庄至圆脸俊相。
(2)图1是真实。说明:人生经历;乡邻印象;暴君形象。图2是真实的。说明:皇帝身份;官方记载。
(3)原因:创作者的立场;历史传统;史书记载不详;强化王权需要;官方与民间记载差异。
探究2: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图示解读(略)。认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探究3: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像(3-1) 图案上郑和头戴内使乌纱帽,手握一卷航海图;其身后的背景参照了明代北京皇宫城图,他仿佛刚刚在宫中接受了下西洋的使命,凝思的神情中传达出了一种祥和与慈善,既符合郑和的原本社会身份,也与他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的身份很贴切。
睦邻友好(3-2) 图案以折页式的《郑和航海图》为背景,选取了马六甲青云亭、马来西亚三宝垄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槟城三宝宫前牌楼,通过这一座座海外为纪念郑和而修筑的庙宇,表现了郑和下西洋与邻邦建立的浓浓友情,揭示了郑和下西洋的深刻意义。
科学航海(3-3) 图案的背景图是《牵星过洋图》,此图附于《郑和航海图》中,共4幅。《郑和航海图》将船舶航行的天体定位与定向,罗盘指向与针路,路标识别导航、航路指南与推算等航海技术包容于一图,称得上是明初以前中国海员航海技术的百科全书。邮票图案以《牵星过洋图》为背景,具体刻画了水罗盘的形象,真实表现了当时中国在航海事业上的科学水平。
探究4:看法:明朝中后期,中国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世界市场。
说明:15世纪末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国家不断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和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显雏形。在此过程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加强了在亚洲地区的殖民活动。
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海禁政策有所放松,中国传统丝织业、制瓷业等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国商业势力把握时机,扩大对外商业交往,促使丝织品等传统手工业品销往世界各地,推动了白银向中国社会的流动,海上丝绸之路成为维系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
综上所述,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5: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探究1:朱元璋相貌之谜(1)图1中的朱元璋是怪异之长脸丑相;图2则是端庄至圆脸俊相。
(2)图1是真实。说明:人生经历;乡邻印象;暴君形象。图2是真实的。说明:皇帝身份;官方记载。
(3)原因:创作者的立场;历史传统;史书记载不详;强化王权需要;官方与民间记载差异。
探究2: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图示解读(略)。认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探究3: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像(3-1) 图案上郑和头戴内使乌纱帽,手握一卷航海图;其身后的背景参照了明代北京皇宫城图,他仿佛刚刚在宫中接受了下西洋的使命,凝思的神情中传达出了一种祥和与慈善,既符合郑和的原本社会身份,也与他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的身份很贴切。
睦邻友好(3-2) 图案以折页式的《郑和航海图》为背景,选取了马六甲青云亭、马来西亚三宝垄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槟城三宝宫前牌楼,通过这一座座海外为纪念郑和而修筑的庙宇,表现了郑和下西洋与邻邦建立的浓浓友情,揭示了郑和下西洋的深刻意义。
科学航海(3-3) 图案的背景图是《牵星过洋图》,此图附于《郑和航海图》中,共4幅。《郑和航海图》将船舶航行的天体定位与定向,罗盘指向与针路,路标识别导航、航路指南与推算等航海技术包容于一图,称得上是明初以前中国海员航海技术的百科全书。邮票图案以《牵星过洋图》为背景,具体刻画了水罗盘的形象,真实表现了当时中国在航海事业上的科学水平。
探究4:看法:明朝中后期,中国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世界市场。
说明:15世纪末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国家不断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和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显雏形。在此过程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加强了在亚洲地区的殖民活动。
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海禁政策有所放松,中国传统丝织业、制瓷业等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国商业势力把握时机,扩大对外商业交往,促使丝织品等传统手工业品销往世界各地,推动了白银向中国社会的流动,海上丝绸之路成为维系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
综上所述,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5: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