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一课。从本课的内容来看,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以“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其中第一子目与二、三子目以时间顺序作为划分,二、三子目则以政权所在的南北空间位置划分。第一子目讲述了三国、西晋的政权更迭,以及在这一更迭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内迁并爆发战争,中国历史又进入到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第二子目叙述东晋政权的兴衰和南朝政权的交替,士族专权的形成,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三子目概述了北方与西南地区的十六国政权,并详细介绍了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突出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和影响。
阎步克教授在《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中有一段论述:“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形式推动了‘回归’。”这段话就说明了尽管这一时期战火连绵,但社会依旧向前发展,战乱促使民族得到进一步交融而后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续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自身知识水平出发,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这段历史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理解记忆不够深刻。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三国历史应当有着一定的兴趣,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梳理本课时空线索。因此,本课除了深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学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进一步认识到这一时期区域开发及民族交融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1)高一的学生虽然学业上承担着较重的压力,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仍然很强,有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不能很好的维持集中,容易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这要求教师对本节课的设计要调整好节奏,主次分明,突出重点。(3)高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发展,这要求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3.课程标准分析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本单元的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本课的课程标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是在了解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设计思路
确定核心概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前提。因此,我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基础并结合“核心概念”来做本课的教学设计。
蒂莫西·F·思莱特认为核心概念最为关键的特征是帮助学生整合零碎的信息并理解迷惑的观念。格兰特·威金认为核心概念是能帮助人们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根据核心概念的特征和作用,本课以“统一与分裂,发展与交融”这一核心概念为基础,在大时空格局下审视、解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区域开发、民族交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基础。基于此,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从北海到阴山——政治之变、从中原到江南——经济之移、从平城到洛阳——民族之融。
具体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分析,根据历史核心素养,制定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空坐标图的正确解读,利用坐标轴的时间与空间顺序,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理解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频繁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之间的联系,落实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能够做到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得出正确结论。
少数民族进入农耕文明地区之后,卷入内地的战争,通过分析对应时期不同类型的史料,使同学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结论的可靠依据,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少数民族内迁使中国历史再次进入分裂时期的同时也为中华文明注入新鲜血液。落实唯物史观的同时涵养史料实证素养与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对图片和文字史料的运用和解读,学习江南地区开发的背景和过程,对战乱频发和区域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能够正确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意义和影响。落实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以唯物史观作为出发点,落实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通过阅读史料客观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并在了解孝文帝改革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到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是以“汉文化”作为主体进行交流的,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之下的民族交融,学生需要正确理解民族交融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必然性,以及民族交融对于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
教学的难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频繁,各个政权之间涉及到的时间、时间和人物众多,容易产生混乱。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史料研习法等
手段:传统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设计意图:用陈寅恪先生的论点引出隋唐盛世崛兴之点在于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引出“统一与分裂,发展与交融”这一核心概念,使同学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为隋唐大一统的“盛世”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从北海到阴山——政治之变
材料二:三国两晋时代,天下分崩,两汉统一隆盛之世,渺不复接。
——钱穆《朱子学提纲》
秦汉的大一统时代至东汉末年不复存在,天下群雄四起,中国走向分裂直至隋唐,这段动乱的历史被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在这390多年间,共产生过35个政权。如果说历史上是以中央统一为常态,以分裂割据为变态,那么这一时期则完全相反。
探究1:通过阅读书中内容,结合初中所学,分成小组找出历史事件对应的历史节点,以时间轴的形式绘制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基本框架,了解各个政权之间的更迭情况及时间节点,落实时空观念的同时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材料三:
材料四:根据该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材料五: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设问:通过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总结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
学生回答:政权更迭频繁,战乱四起,社会动荡。
教师补充:依据材料三,理解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分布区域的变化为日后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与交融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绘制时空坐标结合观察地图,利用时间和空间相互对应对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形成直观认识,落实时空观念。同时阅读不同类型文字史料,通过了解战争的时空分布,了解这一时期既是战乱四起和社会动荡的时代,也是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与交融的时代,落实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过渡:这一时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徙南方。
从中原到江南——经济之移
材料六:(汉中期以前)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七: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绢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学生活动:对比材料六合材料七,认识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自西晋以来得到长足发展,结合教材内容,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政权更迭,战乱四起,社会动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设计意图:通过将《史记》中汉中期以前的江南百姓“无积聚而多贫”和《宋书》中刘宋王朝时期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进行对比,使同学认识到政权更迭带来社会动荡的同时,也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也能使同学更加直观地感受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形成自己对于“江南开发”的认识,落实史料实证观念的同时涵养历史解释素养。
师生总结: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表现之一,这离不开众多民族的共同开发和参与,是民族交融更深一步的体现。
(三)从平城到洛阳——民族之融。
过渡:除了东汉末年开始的少数民族内迁和西晋末年的江南地区开发是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之外,在这一历史时期民族交融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八:魏晋初风俗之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失,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时史》
学生活动:依据材料结合教材感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并概括整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材料九:
材料十: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探究2:材料九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依据材料十,体会孝文帝改革对于中原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并分析材料,认识到孝文帝改革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进一步交融,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通过“床”字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推行也为中原文化提供了新鲜血液,对于后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并分析史料,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落实史料实证观念,同时基于史料结合所学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促进民族交融以及为隋唐统一打下基础,落实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小结:
在中国的历史中,分裂是无可避免的。但也正是由于分裂和战乱,才使得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最后在中原大地迸发出新的活力,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强劲的官僚制度化运动,通向统一的隋唐大帝国!
板书设计: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从北海到阴山——政治之变
政权更迭
少数民族内迁
从中原到江南——经济之移
1.江南地区开发
从平城到洛阳——民族之融
1.北魏孝文帝改革
5.课后作业
材料十一: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思考四大文明中唯独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原因,并以此写出200字小论文来阐释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