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2.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通过调查了解水果出产的地域性,并能初步类推理解各种植物都生存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里。2、能根据身边一些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3、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植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2.知道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用具 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
教学内容及步骤 批注摘要
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学生观看橘和枳的照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当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呢?学生猜想。联系到身边可以找到的水果——它们都是本地生产的吗?是不是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呢?让我们通过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来开始研究吧。二、活动 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1、出示课前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的调查表。2、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3、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4、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5、得出结论: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6、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进一步探讨植物具有地域性的原因。 明白: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②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不一样,这决定了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③植物对这些要素需要的特殊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④各地的环境决定了当地植物种类的分布。简单的说,也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习性的植物,环境也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区域性分布。7、结合教材第8页图片上的植物,帮助学生理解指南车信箱中所介绍的“择地而居”的知识。三、活动 它们来自哪里1、提出问题:现在,人们根据需要进行了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移植植物。观察我们周围的植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它们来自怎样的地区,并说一说做出推测的理由。2、学生讨论。3、交流各自的推测。四、布置作业:有些植物的原产地,学生难以进行判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去查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2. 从“南橘北枳”说起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生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2、知道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用具 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有关鸟类适应环境的资料。
教学内容及步骤 批注摘要
一、教学导入1、提问:你能举出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2、学生举例。3、过渡:动物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呢?二、阅读 动物怎样适应环境1、学生阅读第9页教材。2、明白: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受到环境的影响。3、说一说:你还知道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吗?请说一说。三、活动 了解鸟类是怎样适应环境的1、出示各种鸟类的图片。2、提问:这些图片中的鸟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适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3、学生讨论。4、教师提供有关鸟类适应环境的资料,协助学生完成底10页的记录表。四、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关注更多的生物群体,课后留心观察各种动、植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适应当地环境的。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