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4.岩石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4.岩石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9-04 21:3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4. 岩石也变化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气温、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能用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造成岩石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教学重点 认识到气温、水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
教学难点 认识到气温、水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
教学用具 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化程度比较大的页岩),铁丝,布条,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管,石灰岩,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教学内容及步骤 批注摘要
一、教学导入1、出示:梵净山头重脚轻、千张万页叠层板状的蘑菇岩图片,被海水冲刷得光滑圆润的礁石图片。2、提问学生:这些岩石原来就是这样子吗?是什么原因让岩石也在发生变化呢?3、学生回答。4、过渡:到底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这样,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明白这个问题吧!二、活动 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1、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史这部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找出那时的人们用什么方法来破坏岩石。2、学生讲出古人的方法。3、讲述:我们也来模仿李冰父子,研究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吧!4、学生简要说说我们怎么仿照古人做模拟实验。5、完善实验方案,交待注意事项。实验中用布条包住握手部分的铁丝,防止烫伤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头要经过反复几次的火烧水浸后,再次放置到火上烧烤时,碎裂的小石可能爆裂飞溅,因此还要提醒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带上护目镜。实验的过程要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再一次仔细观察石头,烧杯里的水,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实验、汇报交流。7、提问学生:自然界中的岩石也会遭遇温度的冷热变化吗?推想岩石会怎样变化?8、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组织汇报交流。9、总结:正是这种温度的变化使得石头的里外胀缩不均,时间长了,石头就会被破坏。三、活动 模拟水对岩石变化的作用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实验方法。2、实验研究,交待注意事项。实验前要告知学生盐酸有强腐蚀性,提醒学生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弄到皮肤和衣物上;实验时要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新的断面上,保证实验现象清晰可见;滴稀盐酸之后要学生仔细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3、讲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实际上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稀碳酸溶液,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石之一,这种酸性的水对自然界中的石灰岩会产生实验中同样的破坏作用。4、联系实验中的结果说一说自然界中的岩石为什么会受到的酸性腐蚀。5、用音像资料或教师结合图片的方式讲解溶洞和钟乳石的形成。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4 .岩石也变化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探究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2、能用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造成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到气温、水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2、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
教学难点 2、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
教学用具 河道的剖面图、河道的上游、中游、下游岩石的分布情况图片、碎砖块、带盖的瓶、水等。
教学内容及步骤 批注摘要
一、教学导入1、复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水对岩石的变化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3、过渡:除了刚才所说的作用,还有哪一些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活动 模拟水对岩石变化的作用1、思考:流水长年累月地冲刷着河床的两岸,河道会发生哪些变化?2、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想。3、呈现河道的剖面图,解说:由于流水的冲刷,河床加深加宽了。4、同时出示河道的上游、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下游岩石的分布情况图片,让学生寻找上、中、下游岩石的模样发生了哪些改变?进而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河道的中下游会出现的卵石?5、学生推测。6、过渡:到底是怎样的?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来说明吧!7、卵石的形成模拟实验:将一些碎砖块放置在一个带盖的瓶中,加入多半瓶水,拧紧盖后,摇晃一会儿瓶子,然后打开观察碎砖块的变化。8、汇报交流。9、总结:卵石的形成主要是在流水的搬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由于受到流水的冲刷以及石块间的相互碰撞、摩擦,才日渐失去了棱角,个儿也越来越小,表面越来越光滑。10、借助音像资料,把卵石形成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告知学生,认识理解流水的搬运作用。三、活动 植物对岩石变化的作用1、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植物生长对岩石影响的图片。2、分析推理:植物对岩石有什么影响?3、学生发表看法。4、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温度、水、植物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四、拓展1、阅读教材:华北平原的形成介绍。2、明白:因为流水的搬运使得大量的泥沙在此沉积,沉积作用是改造地表的外力作用的一种。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初步讨论解释梵净山的蘑菇岩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