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1-2单元)
一、选择题
1.通过三棱镜,太阳光被分散成七色光,这说明( )。
A.三棱镜有变色功能
B.三棱镜是由不同颜色的色块组成的
C.太阳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
D.七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2.下列物体可以看成是光源的是( )。
A.黑暗中看见的灯光 B.蜡烛
C.月亮 D.日光灯
3.流水对地形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流水的冲刷使得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B.水对地形的影响很缓慢,不需要重视
C.最容易被流水带走的是大石块
D.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河水长期侵蚀而成的
4.镜子是反光能力( )的物体。
A.很弱 B.一般 C.很强
5.制作一台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平面镜。
A.两 B.三 C.四
6.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B. C.
7.下列图示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
A. B. C. D.
8.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9.地球上_________面积大,_________面积小。(填陆地或海洋)
10.像电灯这样能自己能发光物体叫做_________。光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11.地球内部温度很_______,压力很_______,那里有炽热的_______。
12.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时,在障碍物后面就会形成_______。
13.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14.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被称为岩浆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像( )、( )这样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6.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 )。
17.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逐渐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18.火山喷发是因为处于地球地壳下的岩石高温熔化成______,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带——火山通道;在极大_______作用下,岩浆会沿着火山通道从最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喷发。
19.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________。
20.隔着障碍物我们能听到后面的同学说话,但看不见人,是因为光线被障碍物挡住了,这说明光是沿_____传播的。
三、判断题
21.我们只能看到正在发光的物体。( )
22.皮影戏和手影戏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23.我们可以在玄武岩里发现远古生物的化石。( )
24.河边的卵石又光滑又圆,主要是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相互滚动形成的。( )
25.土壤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环境。( )
四、连线题
26.在下列物体中,哪些属于光源,哪些不属于光源,请将它们连一连。
五、简答题
27.你知道人眼看放在水杯中的铅笔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28.坚硬的石头是如何变成泥土的?
29.遇到地震,你如何保护自己?(至少写2条)
30.写出岩石变化的四个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A
6.A
7.B
8.A
9. 海洋 陆地
10. 光源 直线
11. 高 大 岩浆
12. 直线 影子
13. 光源 太阳
14. 浮石 花岗岩
15. 太阳 燃烧的蜡烛
16.折射现象
17.减慢
18. 岩浆 压力
19.白色
20.直线
21.×
22.×
23.×
24.√
25.√
26.
27.人眼看放在杯中的铅笔,会发现铅笔向上弯曲了。这是因为光线穿过水和空气的交界时发生了折射。
28.虽然岩石是无比坚硬的,但它也会风化、崩塌,被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作用,最后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
29.当地震发生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不能乘坐电梯下楼。
30.热胀冷缩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植物动物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