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日期 2014年9 月 29 日 授课教师 李金友
课题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
重点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难点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准备 教具:录音机、磁带、旋转齿轮装置、木梳、硬纸片、硬塑料片、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由演奏同学准备乐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教 新课引入[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 乐音 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 → 噪音 [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 (二) 新课教学一、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总结简介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提高学生的兴趣.二、 响度:1. 响度的概念:由演示实验和学生可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演示] 在纸盆上放乒乓球(或碎纸屑),调节音量观察球(或碎纸屑)的跳动幅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人耳感觉到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感觉声音大小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2. 响度和音调的区别同学们在论述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时,都使用了"声音的高低"一词,而没有使用"声音的大小",可见,同学们是知道声音的高低和大小是有区别的.三、 音色: 小活动:请出几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其它同学闭上眼睛猜出发言的先后顺序. 由学生讲述猜测的理由,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给出音色的概念. 听音乐,感受不同的声音认识乐音和噪音听音乐,感受不同的声音讨论[实验1]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分析:谁是发声体?拨动快慢对发声体有何影响?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实验2]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分析: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快慢(频率)有关系.[实验感受]:手摸喉部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时的不同.归纳总结出结论: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理解响度和音调的区别学生参与活动 引入新课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通过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体验理解知识
板书设计 乐音和噪音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 乐音 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 → 噪音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快慢(频率)有关系.2.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音色:不同声音的特色
课后反思 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学生接受有一些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需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