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二单元概念图
认识方法
制作模型
模拟实验
海陆分布模型
内部结构模型
自转模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填表。
地球赤道半径6378.164 千米,极半径6356.779 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 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其中71% 为海洋,29% 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总体上呈蓝色。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和氩气等。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宇宙中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地球的形状
地球平均半径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海陆分布
地球上的大气层组成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6371千米
地球内部由内而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
主要成分为氧气,少量二氧化碳和氩气等。
二、观察教材第21~23页的图片,比较三个模型,每个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呈蓝色等。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结构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核和地幔很厚,地壳很薄等。
地球自转时,地轴倾斜角不变等。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形成—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如:
方向— —
边先迎来黎明
周期— .
昼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
自西向东
东
一天
根据模拟实验产生的认识,对下面的说法做出判断,画“√”或“×”。
( )太阳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半面,所以地球上总有一半地区处在黑夜之中。
(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
√
( )地球自转一周,多数地区会经历一个白天一个黑夜。
( )一个白天的时间约为24小时。
√
×
地球的运动
认识
历史
托勒密的
.
哥白尼的
.
傅科用摆的实验证实了
.
“地心说”
“日心说”
地球的自转
五、参照示意图,阅读教材第27 页“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分析后分类填写。
哥白尼的“日心说”示意图 正确的观点 不正确的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 小时自转一周。
(3)地球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1)宇宙是球形的。
(2)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六、模拟实验:确认地球的自转方向。
1.人坐在转椅上转动,模拟的是 。
2.人和转椅顺时针方向转动,感觉教室周围的黑板、墙都是朝 方向运动。
地球自转
逆时针
3.我们在地球上,白天看到太阳,夜晚看到月亮、星辰总是自东向西移动,可以推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自 向 运动的。
西
东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
四季变化
候鸟
迁徙
同一地区不
同季节正午
影长变化
对生物的影
响:如
青蛙
冬眠
形成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
观察工具—圭表
适中
春
最短
夏
适中
秋
最长
冬
影子
影子
影子
影子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
特点—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方向— .
自西向东
周期— .
一年
轨道— .
椭圆形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太阳直射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 ______ ______
昼夜长短
正午影长 ______ ______
公转-四季变化(北半球,南半球相反)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大
小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短
长
八、下面是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请研读表格中的信息答题。
1. 计算北京地区四个节气的太阳光照时间长度。
日出 时间 日落 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
春分 6:00 18:00 50°
夏至 4:30 19:30 73°26′
秋分 6:00 18:00 50°
冬至 7:30 16:30 26°34′
春分( ) 夏至( )
秋分( ) 冬至( )
12小时
15小时
12小时
9小时
2.推测气温与太阳光照时间的关系。
.
3.推测气温与太阳仰角的关系。
.3. 推测气温与太阳仰角的关系。
当地的光照时间长,气温高;光照时间短,气温低。
太阳仰角大,气温高;太阳仰角小,气温低。
九、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填写地球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的方向 。
1年
保持不变
2.地球上一个地区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直射还是斜射很有关系。我们住在北半球,在地球公转图上标注“春、夏、秋、冬”。那么,处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孩子标注“春、夏、秋、冬”应该是怎么样的昵?
春
夏
秋
冬
澳大利亚:
①秋 ②冬 ③春 ④夏
十、思考与交流。
奶奶告诉小宏:“太阳夏天离我们近冬天离我们远,所以夏天热冬天冷。”奶奶说得对吗?请用表格中的数据和事实跟奶奶做解释。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
平均距离 1.49 亿千米 /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1.47 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 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我的解释:地球上的冬天冷夏天热确实与太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
不是由于太阳的远近引起的,因为我们夏天那一段时间太阳恰好是离我们最远的时候;我们处在冬天的那一段时间,恰好是太阳离我们最近的时候。
十一、阅读教材第37页。
用一句话描述昼夜和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昼夜影响:郁金香: .
猫头鹰: .
.
夜晚花瓣闭合;白天花瓣张开。
夜晚外出捕食,白天闭目休息。
(2)季节影响:枫树:
刺猬:.
春天发芽生长;秋冬落叶休眠。
夏天四处捕食;冬天进入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