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3届高三5月考前预测卷文科数学A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3届高三5月考前预测卷文科数学A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02 15: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封市祥符区2023届高三5月考前预测卷
文科数学A卷(正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功,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与均为实数,且,则( )
A.3 B .4 C.5 D.6
2.已知集合,那么( )
A. B. C. D.
3.设,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允分也不必要条件
4.溶液酸碱度是通过计量的,的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单位是摩尔/升.已知某溶液的值为2.921,则该溶液中合离子的浓度约为(取)( )
A.摩尔/升 B.摩尔/升 C.摩尔/升 D.摩尔/升
5.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6.已知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为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7.已知为等比数列,是它的前项利.若,且与的等差中项为,则等于( )
A.37 B.35 C.31 D.29
8.过直线上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是,则四边形的面积最小值是( )
A.1 B. C.2 D.
9.某篮球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罚球,每人练习10组,每组罚球40个,命中个数的茎叶图如图,则下面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甲命中个数的极差是29 B.甲命中个数的中位数是24
C.甲罚球命中率比乙高 D.乙命中个数的众数是21
10.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所任平面与短形所在的平面垂直,.为的中点,,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记为,直线过且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记与双曲线的交点为,若所得的内切圆半径恰为,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C. D.
12.锐角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
14.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那么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5.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与该地物线交于两点,的中点纵坐标为,则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瑞典数学家科赫在1904年构造的能够描述雪花形状的图案.图形的作法为: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把每条边分成三等份,然后以各边的中间一段为底边分别向外作正三角形,再去掉底边.反复进行这一过程,就得到一条“雪花”状的曲线.设原正二角形(图①)的边长为1,将图①,图②,图③,图④中的图形周长依次记为,则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中,,点在边上,.
(Ⅰ)求的长;
(Ⅱ)若的面积为,冰的长.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棱柱的底面为菱形,且,点为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
(Ⅱ)求三棱锥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2分)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双减”政策.某地为了检测双减的落实情况,从某高中选了6名同学,检测课外学习时长(单位:分钟),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学习时长/分 220 180 210 220 200 230
(Ⅰ)若从被抽中的6名同学中随机抽出2名,则抽出的2名同学课外学习时长都不小于210分钟的概率;
(Ⅱ)下表是某班统计了本班同学2022年1-7月份的人均月课外劳动时间(单位:小时),并建立了人均月课外劳动时间关于月份的线性回归方程,y与的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月份 1 2 3 4 5 6 7
人均月劳动时间 8 9 12 19 22
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部分数据丢失,但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该班6月份人均月劳动时间数据的残差值(残差即样本数据与预测值之差).
附:.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于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椭圆的短轴长为2,点是左,右顶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点是坐标原点,直线经过点,并且与椭圆交于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设直线的 率分别为,求证:为定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Ⅱ)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与曲线的普通方程;
(Ⅱ)已知点的直角坐标为,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若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文科数学A卷(正卷)
1.C 【解析】,解得.故选C.
2.B 【解析】,,.故选B.
3.B 【解析】由“”解得,由“”解得,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4.A 【解析】设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约为t摩尔/升,则,从而,所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约为摩尔/升.故选A.
5.A 【解析】函数,,故为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B、D错误;又,且,故,C错误;故选A.
6.C 【解析】若,则或与异面,故A错误;若,则或,故B错误;若,则,故C正确;若,则或或与相交,相交也不一定垂直,故D错误.故选C.
7.C 【解析】,解得与的等差中项为,解得,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解得,,故选C.
8.D 【解析】圆的圆心为,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故的最小值是3,又的面积的最小值是,则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小值是,故选D.
9.B 【解析】甲的最大值为37,最小值为8,所以甲的极差为29,故A正确;甲中间的两个数为22,24,所以甲的中位数为,故B错误;甲的命中个数集中在20而乙的命中个数集中在10和20,所以甲的平均数大,故C正确;乙的数据中出理次数最多的是21,故D正确,故选B.
10.A 【解析】由题意可知,,可得,所以,所以,又平面,所以为外接球直径,在中,,即,故外接球表面积为.故选A.
11.A 【解析】山题意可知,如图,设双曲线一条渐近线方程,则直线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可得,
解得点的坐标为,设,由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化简可得,①,又,②,由①②解得,设直线的倾斜解为,过点作轴,垂足为,则,在,整理可得,即,解得(舍去).故选A.
12.D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即,由正弦定理得,,即,,,又为锐角三角形,,解得,又.故选D.
13. 【解析】所求切线方程为,即.
14. 【解析】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即,令,可得的最小值为.
15.或 【解析】设,则.抛物线的焦点为,直线的斜率不为零,可设直线l的方程:,由,得,所以,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所以中点的横坐标为,所以,整理得,解得或.
16. 【解析】观察图形知,各个图形的周长依次排成一列构成数列:,从第二个图形开始.每一个图形的边数是相邻前一个图形的4倍,边长是相邻前一个图形的,因此从第二个图形开始,每一个图形的周长是相邻前一个图形周长的,即有,因此数列;是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
17.解:(Ⅰ),且,
根据正弦定理,
可得;
(Ⅱ),

,得,
又,
由余弦定理得,

18.(Ⅰ)证朋:连接交于点,连接,
在直四棱柱中,,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底面为菱形,
∴点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即点为的中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平而平面,
平面;
(Ⅱ)解:在直棱柱中平面平的,

又上底面为菱形,,
又平面,
平面,
在中,,且点为的中点,


19.解:(Ⅰ)用表示从被抽中的6名同学中随机抽出2名同学的序 分别为和,则基本事件为:
,,共15个,将“抽出的2名同学的课外学习时长都不小于210分钟”记为事件,
则序号为1,3,4,6的同学课外学习时长都不小于210分钟,
所以事件中的基本事件为:,共6个,
计算所求的概率为.
(Ⅱ)(1)由表中数据,计算,

所以,
计算,
所以,①
又因为回归直线恒过样本点的中心,
所以,即,②
由①②,解得,③
又因为,
所以,④
由③④,解得,
(Ⅱ)因为线性回归方程为.
当时,预测值,此时残差为.
20.解:(1)由题意,由的离心率为,可得椭圆的离心率为.
由题意可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证明:由(Ⅰ)可得,
显然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直线的方程为,由题意,即,
设,
联立,整理可得:,

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
两式联立,可得,
即,
所以,
所以

即证得为定值.
21.略
22.解:(Ⅰ)∵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
∴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
∵,
∴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Ⅱ)由(Ⅰ)知,点P在直线l上,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m为参数),
代入得,.
设是上述方殿的两根.


23.解:(Ⅰ)当时,不等式,
可化为:.
当时,不等式可化为;,释得:;
当时,不等式可化为:.不成立;
当时,不等式可化为;,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Ⅱ)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知
,当时,等号成立,
因为,所以,
解得:或,即或,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