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步 拳 教 案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习五步拳为培养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基本概念奠定了基础,在练习中主要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进而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规范其行为方式。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五步拳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五步拳时能够做到动作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认真、敢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马步夹打---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
三、教学难点:
动作路线清晰,眼神、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说教学对象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大都在11——12岁之间,性格爱好、协调能力、体质强弱、运动参与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由于害羞表现不积极不主动,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己。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首先,教师以连贯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然后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纠错等方法来让学生学习手型、步型及单个动作,并过渡到两个以上的组合动作和整套动作。最后逐步达到“手、眼、身法及步型”的协调一致。
2、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主要采用:模仿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模仿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和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安排见习生
2、热身部分
⑴兔子舞
⑵徒手操(4x8拍)
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腰部运动4.弓步压腿5.侧压腿
6.活动膝、腕、踝关节
设计意图: 做好准备,预防损伤。学习、演练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柔韧性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热身时,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防止出现韧带拉伤和扭伤。
二、换乐学练:(学习五步拳)
1、 教师讲解示范(一)三种常用手型:拳、掌、勾
(二)五种常用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
(三)五步拳
(1)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2)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平搂收抱腰间、冲右拳。目视前方。
(3)弹腿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
(4)马步架打:右脚内扣落地,身体左转90度,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向右冲拳;头右转,目视右方。
(5)提膝仆步穿掌:身体起立左转,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左拳变掌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目视右掌。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掌。
(6)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向前成右虚步。同时左手由上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成挑掌。目视前方。
(7)并步抱拳:左脚向右教靠拢成并步。同时左勾手和右掌变拳收抱腰间。目视前方。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为之一振,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2、学生尝试
(1)教师做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组织形式: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强化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
(2)学生自己练习,体验动作。组织形式:让学生以排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
设计意图: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3)自由体验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集体练习,汇报表演
组织形式:(1)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先慢后快。(2)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3)在音乐伴奏下,让学生集体表演。(4)学生相互观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
(2)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三、结束部分:1、太极拳 2、师生相互道别下课
设计意图:既可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通过放松练习又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以上是我对本次课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为了顺利完成本次课的任务,我准备的教具有录音机一个、整节课预计密度约40-4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以上是我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