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A+B,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A+B,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9-03 21:19:39

文档简介

教案 B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图象,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并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关系?
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速度不变,那么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呢?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呢?
学生讲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二、进行新课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2-2-8的v-t图象(课件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学生1:①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2: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②中物体速度增加的有规律吗?
学生回答:是均匀增加。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
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
教师引导:很好。请同学们自己画图操作,试一试。
学生自己画图,动手操作
教师用课件投影图2-2-9,进一步加以阐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9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所以无论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变化量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投影出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就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学生:我知道了,在刚才图2-2-8中③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表示的就是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教师提问:你说的对!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三条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
学生1:是相遇!
学生2:不是相遇,交点的横、纵坐标都相等,应该表示在同一时刻,三者的速度相等。
教师总结:是的,在v-t图象中,交点仅表示他们的速度相等,并不表示相遇,同学们不要把v-t图象与x-t图象相混淆。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教材P35说一说。
图2-2-10
如图2-2-10所示,这条图线表示物体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相等的吗?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学生回答:速度增加,但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越来越大,说明逐渐增大,即加速度增大,加速度不是恒量,那物体的运动就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了。
教师提问:没错。在不同的瞬时,物体的加速度不同,那我们怎么找某一点的瞬时加速度呢?
学生纷纷讨论。
学生:是做切线吗?
教师总结:非常好。我们可以做曲线上某点的切线,这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讲解:除了图象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从运动开始(这时t=0)到时刻t,时间的变化量=t-0,速度的变化量,因为加速度是一个恒量,所以。
解出速度v,得到v=v0+at,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师提问:想一想,at在数值上等于什么?
学生回答: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乘以t就是0-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t再加上vo就是t时刻的速度了。
教师引导:我们还可以从图象上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教师用课件投影图2-2-11。
例题1.(投影)汽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量、待求量,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学生自主解题。
教师投影出示规范步骤:
解:初速度vo=40km/h=11m/s,加速度a=0.6m/s2,
时间t=10s,10s后的速度为
v=v0+at =11m/s+0.6m/s2×10s=17m/s=62km/h。
例题2.(投影)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0.6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s和20s后的速度减为多少?
教师指导学生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解题,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自己做的情况,投影出示典型的样例并加以点评。
有的同学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16m/s,v20=22 m/s。
教师提问:这种做法对吗?
学生回答:汽车在刹车,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应代负值,即a=﹣0.6 m/s2。
有的同学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4m/s v20=-2 m/s
教师提问:这样做对吗?
学生回答:对,我也是这样做的。
教师提问:v20= -2 m/s中负号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想一想,汽车刹车后会再朝反方向运动吗?
学生回答:哦,汽车刹车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
教师提问:那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先计算出汽车经多长时间停下来。
教师出示规范解题的样例。
解:设初速度v0=36km/h= ( http: / / www.21cnjy.com )10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由速度公式v=vo+at, 可知刹车至停止所需时间t=v-v0/a=0-10/-0.6=16.7s。
故刹车10s后的速度v10=v0+at=10m/s-0.6×10m/s=4m/s。
刹车20s时汽车早已停止运动,故v20=0。
教师提问:通过这道题,我们大家知道了汽车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紧急情况时,虽然踩了刹车,但汽车不会马上停下来,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因此,汽车在运行时,要被限定最大速度,超过这一速度,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想一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交警是如何判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的?
学生回答:汽车刹车时会留下痕迹,交警可以通过测量痕迹的长度,计算出司机刹车时的速度。以此来判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
教师评价:好极了。
三、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从图象和公式两个方面研究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但不能说a与成正比、与成反比,决定于和的比值。
2.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6问题与练习。
图2-2-8
图2-2-11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案 A
备课资源
比战斗机快的汽车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据英国《泰晤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网站报道,由英国汽车工程师所设计的超音速汽车“侦探犬”(Bloodhound)即将于近日正式开始制造,预计将耗资1500万英磅(约合2492万美元)。“侦探犬”汽车号称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汽车,最高设计时速将达到每小时1600多公里。
据了解,“侦探犬”汽车预计将于2011年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下线。届时,试车手将会在南非北开普敦的沙漠中对其进行速度测试。设计师们希望,“侦探犬”汽车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1600公里,这一速度远远超过了音速。目前,地面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227公里左右,这一记录是由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安迪·格林于1997年所创造。到2011年时,“侦探犬”汽车仍将由格林试驾。
“侦探犬”汽车铅笔形状的外壳将由航空级铝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打造。该汽车共有三个引擎,第一个是欧洲“台风”战斗机的喷气式引擎,重约400公斤;第二个是火箭引擎;第三个引擎主要用来向火箭引擎输送燃料。三大引擎将总共能够产生13.5万马力的动力,相当于180辆F1赛车的功率。
根据该汽车的功率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侦探犬”汽车将能够在短短的40秒内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1689公里的时速。作为“侦探犬”汽车的首位试车手,格林将在加速过程中感受到2.5公斤的压力,在减速过程中感受到3公斤的压力。
这种压力将会使格林全身血液倒流,他甚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可能会停止呼吸。在试车之前,格林将接受一系列的飞行训练和模拟训练。格林表示,“我将在飞行表演中尽量尝试头向下飞行。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20年喷气式飞机的飞行经验。过去十年的科技进步,让我信心十足”。
此前,格林曾驾驶“推进号”超音速汽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上创造了地面最快行驶记录。“推进号”也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辆时速超过音速的汽车。它采用了战斗机涡轮引擎作为动力,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200多公里。不过与“推进号”相比,“侦探犬”汽车车体更轻、更平滑。
与传统汽车相比,“侦探犬”汽车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再采用传统的风洞测试和图纸模拟。它的每一项细节(甚至都细致到车体外层的油漆)都将通过一组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阵列来进行模拟。当速度达到每小时1600公里时,车身外的任何一点点多余的涂层都将足以导致汽车方向的偏离,甚至造成重大危险。
早在2006年,英国科学和创新大臣劳德·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森就提出了这项研发计划。他希望通过这项计划能够激励下一代工程师的学习和创新热情。在英国,大约有25000所学校都设有与“侦探犬”汽车相关的课程。在这些学校里,老师通过对“侦探犬”汽车构造细节的演示,从而更形象地讲解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特征。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并能根据它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v-t QUOTE 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 图象,逐步寻找规律,发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通过公式v=v0+at的应用,体验物理规律在生活中重大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2.通过v=v0+at QUOTE 应用使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运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车在物体拉力下的运动,并且画出了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图象——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复习提问:1. 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质点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2. 图2-2-1和图2-2-2分别表示质点的速度怎样变化?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1 图2-2-2
学生回答:图2-2-1表示质点在任意时刻速度均不变化,它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2-2-2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质点在做初速度为v0 QUOTE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进行新课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快慢程度往往不同。就是同一物体的运动,在不同的过程中,运动情况也不一定相同。比如:火车出站时速度由零逐渐增大,速度达到一定值后匀速运动,进站时速度逐渐减小至零。整个过程中,运动情况不同。
教师提问:火车在不同阶段速度变化情况可用v-t图象大致画出,请大家思考讨论一下火车在整个过程的v-t图象是什么样子?
教师引导:可以把火车的运动分段考虑。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1.火车出站过程中:速度由零逐渐增加,其v-t图象如同上节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象,为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
2.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速度不变,v-t图象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
3.火车进站时速度逐渐减小到零,v-t图象是应是向下倾斜的一条直线。
教师活动:鼓励性评价并展示火车在三个阶段v-t图象,分别如图2-2-3甲、乙、丙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3
教师提问1:在以上三个v-t图象中,在相同时间Δt内速度的变化量Δv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发现图甲Δv>0,且数值相同,图乙Δv=0,图丙Δv<0且数值也相同。
教师提问2:取相同时间间隔Δt′<Δt,速度的变化量Δv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图甲Δv>0,且数值相同,图乙Δv=0,图丙Δv<0且数值也相同。
教师提问3:取相同时间间隔Δt″<Δt′,速度的变化量Δv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图甲Δv>0,且数值相同,图乙Δv=0,图丙Δv<0且数值也相同。
教师总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图甲、图丙Δv不变,由知:加速度不变;图乙Δv=0,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以上分析表明如果一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是直线,则无论Δt取何值,对应的速度变化量Δv与Δt的比值都是相同的,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是恒定的,所以物体做的是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教师导入:导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教师活动:板书或多媒体展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1)相等时间Δv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2)恒定,保持不变;
(3)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分类
例题1.如图2-2-4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4
解析:由以上v-t图象可知,这四个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
由可知,=0, QUOTE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0 QUOTE ,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0,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逐渐增大, QUOTE D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C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师导入: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图象法和数学分析法。我们可以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怎样进行定量描述呢?请大家思考讨论并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推导。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推导,做出肯定评价,并展示规范解答。
1.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推导:
t=t﹣0
v=v﹣v0 速度公式: QUOTE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师引导:通过速度公式:v=v0+at QUOTE ,你注意到哪些特点?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2. 速度公式:v=v0+at 的特点
(1)速度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式中v0是开
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v是经过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
(2)速度公式中v0、v、a都是矢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直线运动中,规定正方向后(常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都可用带正、负号的代数量表示,因此,对计算出的结果中的正、负,需根据正方向的规定加以说明。若经计算后v>0,说明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若a<0,表示加速度与v0反向。
(3)若初速度v0=0,则v=at,瞬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4)若初速度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减速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 QUOTE 当v=0时,可求出运动时间t=v0/a。
(5)利用v=v0+at QUOTE 计算未知量时,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a已知,则代入公式计算时a应取负数。
例2. 汽车以40km/h QUOTE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解: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v0=40km/h=m/s=11m/s。
因为做加速运动,故a与v0同向,所以a=0.6 m/s2。
时间t=10s,所以10 s后速度为: v=v0+at =11m/s+0.6m/s2×10s=17m/s。
例3.一辆汽车以v=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前面有紧急情况,司机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 m/s2.求汽车6 s末的速度。
错解:把v0=20 m/s,a=-4 m/s2,t=6 s代入公式v=v0+at 中,
解得: v=v0+at =20+(-40) ×6m/s=-4m/s,
得到车正以4 m/s的速度后退,这显然与实际现象不符。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知,刹车一段时间后,由v=v0+at QUOTE 得,减速至v=0时,得

汽车速度减为零以后就会静止不动,不会后退,所以6s末的速度为零。
教师讲解: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刹车问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实际生活中,汽车刹车停止后,不会做反向加速运动,而是保持静止。
2.题目给出的时间比刹车时间长还是短?若比刹车时间长,汽车速度为零。若比刹车时间短,可利用公式v=v0+at 直接计算,因此解题前先求出刹车时间t0。
3.刹车时间t0的求法:由v=v0+at ,令v=0,求出t0便为刹车时间,即。
4.比较t与t0,
即时训练: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43.2 km ( http: / / www.21cnjy.com )/h的速度匀速正常行驶,现因前方出现危险情况而紧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问刹车后经过5 s,汽车的速度变为多少?
分析:此题与例题相似,解此类题目先求刹车时间t,然后比较t与t0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析:设汽车经时间t0停止。
v0=43.2km/h=12m/s,v=0,a=-6m/s2
由v=v0+at ,得t0== QUOTE s=2s。
则知汽车从刹车开始经过2 s速度就减为零,故再经过3 s,汽车速度仍为零。
(三)速度—时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引导:
运动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法,解题时可灵活处理,以开拓思路,提高能力。本节课学习了速度—时间关系,利用此关系,我们来探究一道题目的解法。
例4. 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km/h,1min QUOTE 后变为4km/h QUOTE ,又需经多少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km/h QUOTE ?
分析:题中给出了火车在三个不同时刻的瞬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度,分别设为v1、v2、v3,火车的运动的示意图如图2-2-5所示。由v1、v2和时间t1可以算出火车的加速度a,再用速度公式就可算出t2。还可以画出v-t图,如图2-2-6所示。
图2-2-5
方案一:三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
,时间。
据得加速度,。
则时间=。
方案二:此运动加速度不变。
由于,所以=,得所求时间t2=×。
方案三:因为物体加速度不变,作出其v-t图象如图2-2-6所示,由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6
代入数据=,解得 QUOTE 。
教师点评:
1.速度公式 QUOTE v=v0+at 的适用条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应用公式时必须首先对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判断和分析。
2.分析物体的运动问题,要养成画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图的习惯,主要有两种草图:一是v-t图象;二是运动轨迹。这样将加深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分段分析,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规律。如果全过程不是匀变速运动,但只要每一小段做匀变速运动,也可以在该小段应用匀变速速度公式求解。
三、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v=v0+at 的掌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
1.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
2.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a不能说与成正比,与成反比,a决定于和的比值。
3.而不是,即 QUOTE ,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
4.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6问题与练习2题、4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
(1)相等时间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2)=a恒定,保持不变;
(3)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3.分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1. QUOTE v=v0+at,v0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a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是运动时间。
2.刹车问题。
六、课堂作业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运动,即相等的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即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
2.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2s内速度增加1 m/s,则第五个2s内速度增加________,它的加速度为 。
3.如图2-2-7所示的v-t图象中,质点A、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A= m/s QUOTE ,
aB= m/s QUOTE ,aC m/s,其中 的加速度最大。在t=0时, 的速度最大,在t=4s QUOTE 时, 的速度最大,在t= s时,A、B的速度一样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7
4.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为v=(5-4t)m/s,则此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为 m/s2,4s末的速度为 m/s;t= 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
5.下列运动过程可能实现的是( )。
A. 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增大
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却减小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QUOTE ,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QUOTE ,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QUOTE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QUOTE QUOTE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QUOTE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QUOTE 2 QUOTE
参考答案:
1.均匀变化 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
2. 1m/s 0.5m/s2
3. 0.5 -0.25 0.25 A B C 4
4. -4 -11 1.25
5.ABCD
6.BD
教育格言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