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6.A 7.C 8.C 9.D 10.A
11.B 12.B 13.C 14.B 15.B 16.A 17.A 18.C 19.D 20.D
21.C 22.C 23.B 24.B 25.B 26.B 27.C 28.C 29.C 30.C
31.(每空1分,共10分)
(1) DNA聚合酶 DNA延伸方向/DNA复制方向 边解旋边复制
(2) ②和③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 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 100% 320
(4)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数量不限,排列顺序极其多样化
32.(每空1分,共10分)
(1) DNA复制 细胞核 半保留复制
(2) 转录 核糖核苷酸 模板、能量和酶(或DNA的一条链,ATP,RNA聚合酶) 3/三
(3) 能量和酶 核糖体
(4)大肠杆菌的细胞质基质
33.(每空2分,共10分)
(1) X 隐性
(2)1号发生基因突变
(3) 1/4 是
34.(每空2分,共10分)
(1) 雄性 1 1、3、5、7或2、4、6、8或1、4、6、7
(2)染色体结构变异
(3)D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交实验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纯合子亲本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2.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让基因型为Dd植株连续自交2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中含d基因的个体占3/4 B. F1中纯合子占1/2
C. F2中含D基因的个体占3/8 D.F2中杂合子占1/4
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
B.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C.两个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D.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同时出现红花和白花,说明红花为杂合子
4.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一只杂合灰身小翅脉雄果蝇与一只杂合黑身大翅脉雌果蝇杂交,理论上,子代中灰身大翅脉个体所占比例为( )
A.100% B.75% C.50% D.25%
5.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强了生物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的能力,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具有多样性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双亲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6.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四分体含四条染色体 B.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互换
C.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每个四分体都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7.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是全球几代科学家不断创新实验技术、不断修正实验结论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因子直接指导合成了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
B.将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会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D.将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出现R型菌和S型菌菌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8.下图是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据此推断错误的是(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设计思路是把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看它们的作用
C.该实验证明TM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TMV的遗传信息蕴含在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中
9.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组成DNA的碱基多种多样
B.固定DNA双螺旋结构的化学键多种多样
C.DNA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多种多样
D.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10.某单链DNA病毒的碱基构成是:24%A,20%G,16%T和40%C,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双链DNA分子。那么,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
A.20%A,30%G,20%T和30%C B.16%A,40%G,24%T和20%C
C.24%A,30%G,16%T和40%C D.35%A,15%G,35%T和15%C
11.复制叉是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根据复制叉与复制起点的关系可判断复制方向。如图为大肠杆菌进行DNA复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DNA中可能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B.图示过程中氢键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C.图中DNA的复制特点为边解旋边双向复制
D.该DNA及其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A+G)/(T+C)均等于1
12.含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2∶2∶3∶3
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
D.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连续复制2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
13.某果蝇的基因位置及染色体组成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XDXd
B.图示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和3对等位基因
C.该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产生4个生殖细胞
D.该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一定能产生4种配子
14.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15.钟摆性眼球震颤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后,所生女孩均患该病,而男孩都正常,由此可推知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16.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能够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的是( )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1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D.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18.人类的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控制,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基因型 IAIA、IAi IB IB、IB i IAIB ii
表现型 A型血 B型血 AB型血 O型血
A.IA、IB、i三种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IA、IB基因对i基因均为显性
C.不考虑基因突变,О型血的后代可能出现AB型
D.不考虑基因突变,AB型血的后代不能出现О型
19.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细胞中都进行①②③过程,但不同时进行
B.过程②③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进行的场所都不同
C.正在进行过程④的细胞中不能进行①②③过程
D.HIV在T细胞中增殖需逆转录酶参与,该酶来自病毒自身
20.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多肽链,则控制该多肽链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是(不考虑终止密码)( )
A.5个 B.10个 C.15个 D.30个
21.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B.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C.表观遗传由于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故不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D.外界因素会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如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
22.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形成的途径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酶A和酶B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B.白花植株细胞中不含有A基因
C.白花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开红花
D.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一定不会有紫花植株
23.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下列有关癌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二手烟不会引发癌症
B.癌症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结果
C.癌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D.霉变食物中黄曲霉素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24.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其编码的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的不正常增殖。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种恶性肿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Rb基因突变产生的蛋白可延长细胞周期
25.下图中,能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分裂图像是( )
A. B. C. D.
26.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
A.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
B.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
C.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
27.表型正常的双亲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13三体综合征”的孩子,经测定形成患者的受精卵是由一个异常配子和正常配子组合而成。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不是正常的2条,而是3条
B.患者的双亲都有提供异常配子的可能
C.该变异来自基因的自由组合,可用显微镜观察
D.异常配子的产生既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时,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时
2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患者的体细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B.多基因遗传病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方式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D.采取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措施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29.下列遗传病及其类型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愚型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青少年型糖尿病——多基因遗传病
C.血友病——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D.镰状细胞贫血——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30.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10分)将亲代DNA用15N标记,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上培养,下图甲是DNA复制图解,图乙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长方形A表示__________,图甲中的箭头B表示__________,图甲体现了DNA复制的特点为__________。
(2)图乙为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填名称)。DNA复制完一次后,2个子代DNA分子共有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带有15N标记的链约占总链数的50%,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
(3)15N标记的DNA分子,复制四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_,若该DNA分子共有3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为260个,则第四次复制时,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个。
(4)DN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它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中甲~丙表达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中①~⑤表达物质或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过程是__________,发生该过程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甲过程完毕后,由母链①和新合成子链②构成了一种子代DNA分子,这阐明了甲过程进行的方式是__________。
(2)图中乙过程是________,需要原料是________,除此以外,还需要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乙过程中发生碱基配对方式有________种。
(3)若图中④会成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该过程所需要条件除图中③和⑤外,还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⑤是指________________。
(4)T2噬菌体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33.(每空2分,共10分)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简称DM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骨骼肌会发生进行性萎缩,进而丧失行走能力。图1为DMD家系图(已知2号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
(1)由图1可知,DMD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的________遗传。
(2)调查发现,1号和2号之前的多代家族成员均未出现DMD患者,则3号患病的原因最可能是__。
(3)4号和5号再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因此,当4号再次怀孕时需要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医生扩增了该家庭部分成员的DMD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特异性DNA片段(非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获得DNA条带(如图2),以确定胎儿相应染色体的来源。根据检测结果,你是否建议4号生下该孩子 ________。
34.(每空2分,共10分)果蝇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所含的三对等位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果蝇的性别为____,其配子中含有____个染色体组;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三种表示形式)。
(2)若此果蝇生殖细胞中的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了重复,则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
(3)上述图示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类型是( )
A.甲和甲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乙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