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2 21: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我国在哪一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A.两汉 B.南北朝 C.隋唐 D.宋元
2.右图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是 (  )
A.沈括 B.蔡伦 C.毕昇 D.郭守敬
3.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在哪一时期(  )
A.战国 B.汉朝 C.两晋 D.两宋
4.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  )
A.隋朝 B.唐朝末年 C.宋朝 D.元朝
5.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6.鸡鸣驿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它充分展示了元朝(  )
A.商业的繁荣 B.手工业的发展
C.交通的便捷 D.农业的发展
7.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某著名教授也曾经说过,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纸张的发明与改进
B.科举制的创立
C.印刷术的发展
D.民族政权的并立
8.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
A.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9.据史书记载,黄巢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发挥了巨大威力。这说明,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  )
A.隋朝末年 B.唐朝中期 C.唐朝末年 D.五代十国
10.元朝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
D.军事实力强大
11.下列重要的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 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 指南针(司南)的出现
③ 火药被用于军事 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造纸术和指南针
13.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对外交流的发展
14、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15、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 )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
16.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18.报载,月球上共计有14个以中国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这14个中国人名和地名包括:蔡伦、祖冲、李白、毕昇、瓷都景德镇等。毕昇入选的理由是 ( )
A.主持修建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推算圆周率数值 D.发明活字印刷术
19.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 )
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 唐三彩甬 宋持罗盘陶甬 蒸汽机
A B C D
20、人们把“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才有的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提供了直接技术条件(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23.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相关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唐朝繁荣的文学
B.宋元时期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24. 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二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指南海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 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吗 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26、阅读课文,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什么印刷技术?这一技术何时发明的?材料暴露了这一技术有什么缺点?
材料二: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所撰的《梦溪笔谈》卷第十八《技艺》 中,详细记载了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 所总结的活字印刷术。其法如下:……,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2)写出材料二中“ ”部分空缺的人物是谁?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部分活字印刷术的工序有哪些?
(3)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材料三: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 罗伯特
印刷术是怎样传播到欧洲的?对世界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
27、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片,说一说火药的发展历程。
(2)议一议:宋元时期为什么会广泛使用火药?
(3)火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想一想:火药除了应用于军事之外,还应用于哪些领域?
28、材料一:观察《宋代海外贸易图》和《元朝交通路线图》回答:
(1)图中表现出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什么特点?最远可达到哪儿?
材料二:“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2)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5CCABD 6-10CCBCC 11-15DBBCD 16-20CCDCC 21-24CABD
25、(1)宋朝。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从材料一中得出指南针已经应用于航海,晴天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辨别方向,而阴晦天时则要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航海已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两则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
(3)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6、(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优点:可以印刷大量书籍;图文并茂。缺点: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一种书籍。
(2)毕昇;工序:胶泥刻制字模、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板。
(3)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省工,可以重复使用,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4)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促进了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27、(1)略(2)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战争不断。(3)火药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工程爆破、烟花炮竹等.
28、(1)宋朝海路交通发达,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广泛。波斯湾和东非海岸。
(2)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