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前言
商朝比干劝谏商纣不能奢侈,反被商纣残暴杀害;西汉晁错劝谏不成功,反被腰斩;明朝杨继盛弹劾当朝奸臣严嵩,反被陷害,死于牢中。
可见劝谏是一门艺术。不会劝谏的人就有可能把本来融洽的关系搞得很僵,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而会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能够使劝方和被劝方和谐相处,关系更加融洽。
中国历史上就有不少谏臣,他们劝谏的结果并非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走近一位非常成功的谏臣——李斯。
李斯
李斯(前280一前208),姓李,名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早年为郡小吏,后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刚开始被丞相吕不韦任命为郎官,后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李斯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秦统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命为丞相。
作者
简介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符号化,字体大小一致,笔画间隔圆润。直到今天,印章还在使用这种字体。
书画家
李斯建议:
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开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来,李斯被赵高猜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
政治家
李斯有散文《谏逐客书》《狱中上书》《言赵高书》等传世。
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朝几乎
没什么文学可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鲁迅
李斯的《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思想上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秦始皇也算。
——毛泽东
李斯的一生
01
“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03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02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
7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作管理文书的小官。看到公署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里,更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
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李斯的一生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
李斯辞去了小史官职,于荀子学帝王之术。当李斯学业有成,与荀子辞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很多青年昂扬斗志的话,就是“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于是他下定決心要“西说秦王矣”。入秦,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从此为吕不韦舍人。通过吕不韦的引见,加上李斯的冒死觐见,得到嬴政赏识。不久嬴政然下逐客令,非秦者去,李斯也列入了逐去的行列,为了
保存自己,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李斯终于从厕鼠变成了仓鼠。
李斯的一生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嬴政在出游途中驾崩了,只留下了一纸诏书。诏书分明写着让扶苏继位,可是李斯听从了赵高的谗言,篡改诏书,最终招来腰斩于市的祸害。在送往刑场时,李斯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将他对死的不甘和命运的不公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斯的一生
李斯的一生是从叹鼠到叹黄太犬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四次叹息”:一叹:见厕鼠、仓鼠;二叹:贵为丞相;三叹:篡改始皇遗诏;四叹:身具五刑。
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
书:上书,古代臣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谏……书”
“谏逐客书”:即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为什么要“逐客”?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委婉
巧妙
讲策略
直接
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际,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驱逐出去。
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秦王看后,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写作背景·秦王逐客导火索:“郑国渠”事件
郑国渠
秦王赢政元年,秦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十年。全长126.03公里,沟通泾水和洛河,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灌溉渠道。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为韩延数岁之命 ,为秦却建万世之功”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穆公用百里奚计,送16名女乐给西戎王,使之沉溺女乐,荒芜国政。秦乘机攻伐西戎,将西戎12国并入秦土。
商鞅变法:“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废除土地国有,允许土地买卖。大力推行县制,把地方政权和军权集中到中央。统一度量衡。
历史常识
百里奚
商鞅
连横: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它国家,这样一来,不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且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内讧。此法为张仪所提倡。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赵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历史常识
张仪
缪公 蹇叔 丕豹 鄢 郢
功施到今 范雎 穰侯 灵鼍 外厩
駃騠 宛珠 珥 阿缟 瓮
缶 搏髀 《昭》 窈窕
黔首 藉寇兵 赍盗粮
mù
jiǎn
rǎng
tuó
jué tí
yān
yì
ěr
ē gǎo
yǎo tiǎo
wèng
yǐng
fǒu
bì
jī
qián
pī
jū
jiù
yuān
sháo
jiè
阅读并梳理文本
第一段:以史为据,举例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彰“逐客”之过;
第二段:以秦王所好类比,直击“逐客”之过;
第三段:用客治国VS逐客资敌,正反对比论证“逐客”之过;
第四段:总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私下<谦辞>
错误
开门见山,语气谦和。
中心论点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名作状,向西
名作状,向东
使动,招来,招揽
状语后置句
出生
兼并,吞并
定语后置句,“并二十国”
1.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真正使秦国稳固霸业基础,并且最有作为的君主,第一位要属秦缪公。秦缪公强国称霸最突出的策略就是八方求士,广纳人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此举竟然使周襄王派人送来金鼓致贺,承认其为西方诸侯之长,秦国成为傲视中原的西方大国。
秦缪公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之)殷盛,国以(之)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 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改变
多,众多
因为
被使用,即为国效力
亲近
归附
俘虏,打败
军队
结构助词,的
定语后置句,“举千里地”
占领
社会安定
2.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 散六国之从,使之 西面 事秦,功施到今。
攻取
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
名作状,向西
名作状,向北
名作状,向南
吞并,囊括
控制
名作状,向东
要隘
土地肥沃
土地
于是,就
使动,瓦解
同“纵”,合纵
代词,指它们(六国)
名作状,向西
侍奉
延续
3.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孝公继位,招贤纳士,“用商鞅之,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现在评议法家策略,主要就是推举商鞅提出的奖励耕战、变法强国。因为当时的社体制是井田制、奴隶制,耕者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而秦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从青铜器过渡到铁器,生产关系也亟待彻底变革。
秦孝公
第三位在秦国历史上扩张最盛者当属孝公之子秦惠王。“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秦惠王采用客卿张仪的连横之计,张仪则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利用矛盾,陈说利害,居然得时、得势、得利、得逞其能,逐一分化和瓦解六国的合纵策略,各个击破从而为秦国获得了利益最大化
秦惠王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 公室,杜 私门,
蚕食诸侯, 使秦成帝业。
使动,加强
王室
堵塞,封闭
权贵大臣之家
蚕,名作状,像蚕一样
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吞食侵占。
成就
4.昭王用范雎→抑制豪贵→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动词,依靠,借助
辜负,对不起
假使
使动,拒绝
同“纳”,接纳
疏远
这
实力
反问 既是对重视客卿的先君们的称赞,也是在提醒秦王正视秦国当前强盛国势的由来和反省“逐客”之过。
假设论证、反面论证
第四位有作为的君主是秦昭王,是秦惠王的次子。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为启用客卿范睢,驱逐了曾为秦相的同母异父弟穰侯以及舅父华阳君,并且坚决地废掉专权的生母宣太后,强化了王室权柄,铲除了豪门权贵。由此可见,“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而这时距离秦王赢政的继位,已不到四年。
秦昭王
人物
穆公
孝公
惠王
昭王
对人才态度
采取措施
结果
求五子
广纳人才
遂霸西戎
用商鞅
变法治国
民盛国强
用张仪
四面扩张
以横破纵
得范雎
打击豪贵
强化集权
结论
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
第1段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驳斥当时的舆论?
举例论证。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
反面论证、假设论证。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结合,引人深思。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对比论证。以正面的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与反面假设后果形成对比,说理有力。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 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求得,收罗
悬挂
佩带
驾驭,骑着
树立
摆,架起
同“悦”,喜欢,喜爱
这
供玩赏的宝物
代词
充实,充满
表被动
作为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随侯珠
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和氏璧
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随珠和璧(又作"随珠荆玉"):形容珍宝中的极品。
随珠弹雀:指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泛指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该做的事情而没有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却做了 。
太阿剑
这是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出自著名制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之手。
这把剑据说是秦始皇生前最喜欢的佩剑,经常剑不离身,死后还将其作为陪葬品埋入地宫之中。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 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而随俗雅化 佳 冶 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 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用来…的东西
堂下
使动,使…快乐
同“悦”,使…愉快
同“附”,镶嵌
耳饰
进献
随着当地的风俗而娴雅变化
美丽
妖冶
美好而文静的样子
拍打
大腿
使动,使…畅快
确实,的确
从正、反两面描写秦王重异国之物的奢华生活,与下文秦王用人的排外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判断句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
若 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 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 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舍弃
取用
使…退,摒弃
像
代词,这
适合
罢了
这样
取用,任用
是非对错
使动,使离开
是
形作动,看重
形作动,轻视
在于
用来…的东西
控制,占据
制服,控制
方法
判断句
由物及人,形成鲜明对比
用人:一味排斥
取物:唯我所用
结论:重物轻人
加重批驳力度,从秦王的立场出发,指出逐客是与秦王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
【思考】文章第2段运用大量铺陈,铺张扬厉,运笔气势纵横,论辩酣畅淋漓,历来被认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分析其论述层次并指明论证方法。
这一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段首至“何也?”):
秦用异国物:举例论证,排比论证。
第二层(“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至“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若不用异国物的后果:排比、假设、举例论证。
第三层(“夫击瓮叩缶”至“适观而已矣”):
指明秦君取物的原则——快意、适观:举例、对比论证。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至段尾):
说明爱异国物,逐异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对比论证。
铺陈,即展开陈述,就是浓墨重彩地对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展开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
第2段
类比论证:物→人 重物轻人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
取物原则:
用人原则:
重物轻人: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 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 充美,鬼神降福,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武器锋利
泰山
推辞,拒绝
成就
同“释”,舍弃、抛弃
成就
百姓
使动,彰显
…的原因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富裕
拒绝
四个方向,指东南西北
四季
判断句
今乃弃 黔首 以资敌国, 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 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 寇 兵而赍盗粮”者也。
却
平民,老百姓
连词,表目的,来
帮助
使动,拒绝
使动,使…成就事业
退回,返回
名作状,向西
前进
比喻止步不前
同“借”,借给
敌人
武器
送给,付与
判断句
盗贼
第3段
这一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比喻论证
敌我双方对比论证
古今对比论证
正面:五帝三王的做法
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
正反对比论证,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逐客损己利人,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第3段
夫物不产于秦,可 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 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
内 自虚而外 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值得
名作动,当作宝贝
转折,但是
效忠
连词,表目的,来
减少
增益
在国内
宾前,使自己虚弱
在国外
结怨
状语后置句
“外于诸侯结怨”
要求
实现,达到目的
总结全文,强调逐客的危害,意在劝谏秦王不分地域、不分国别,以宽广的胸襟广纳人才。
思考:第4段有何作用?
结论: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危亡。
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前文。
●第一,“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第二,“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第三,“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
●第四,“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展
第4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对比
正面:士愿忠于秦国
反面:逐客国危(内自虚而外树怨)
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梳理脉络
1、表明观点--开门见山
2、史实论证
3、类比论证
4、归纳论证 —— 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逐客是错误的)
(客有功于秦)
(逐客不利统一大业)
(逐客危害秦国)
缪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一—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雌——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爱异国物
逐外国人
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这篇文章论证了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作者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反映了其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表现出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
主旨
论证三层面
李斯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国君重用客卿成就自我功业的史实,说明客卿对秦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来反驳逐客之不当。举例论证,这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的史实,当然是令人信服
李斯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阐明秦王重外来之物而轻外来的人才,在物与人的取舍标准上是不统一的。对人的取舍则以出生地为标准,而不着眼于他是否有才能,显然秦王在用人与用物的标准上是矛盾的。
净
未来层面上,李斯主要运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逐客令实施将会带来的危害性。客卿在秦国得不到任用,他们必然要到别国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既帮助了别国增加了别国的力量,又滋生复仇的心理借助他国力量报复秦国。
杂
未来层面
现实层面
历史层面
小结
整篇文章以时间为维度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纵向的层面分析了逐客令主施的种种不当之处。在历史层面分析了逐客使秦不能富强,在现实层面讨论了逐客使秦无力统一天下,在未来层面推演了逐客将使秦弱敌强,甚至走向亡国的境地。
说到历史时用“昔缪公求士”提领,“昔”字显然指向历史,论到现实时用“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提领“今”字显然指向现实;设想未来时虽无明确用时副词表述,但最后一段所论逐客如实施必带来“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恶果的推理,显然指向的是未来。
李斯毕竟是臣子,同时又在被驱逐的客卿行列,要想游说君王废除逐客令,可谓难上加难。无论文章结构如何严密,说理怎么透彻,如果秦王是一位碌碌无为的庸君,上谏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解读秦王建立帝业的心理
但李斯深知赢政是一位胸怀一统天下理想的有为之君,故文中终抓住秦王建立帝业的心理,其所分析的“纳客之是”与“逐客之非”才能为秦王所接受。
李斯并非一般的秦国大臣,他也是被驱逐的客卿,如果直接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自然会引起秦王对李斯上谏是为了个人私利的猜忌。
解读秦王建立帝业的心理
李斯尽管私底难免有个人利益考虑,但是全文不见斯字,丝毫没有为个人考虑的文字表达,通篇是站在秦王(秦国)立场上为秦国利益出谋献策,层层剖析逐客的错误,把逐客的恶果一层比一层说得严重,彻底动摇了秦王执行逐客令的决心。
清人余诚盛赞《谏逐客书》“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 ——(《重订古文释义新编》)
解读秦王建立帝业的心理
刘勰的评论“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文心雕龙·论说》。
李斯全文紧紧抓住了秦王赢政勃勃雄心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战术。
深入拓展
议论文结构五步法
(观点句--观点解释句--例句--例子解释句--观点总结句)
品味论证过程
第1段结构
(观点句--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观点总结句)
高分“作文”依据
①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提出中心论点。
②举例论证:引用秦国历史上的历代君王,证明客卿对于秦国发展的作用。
③例证贴近观点:反面论证了四代秦君不“逐客”、重用客卿而使国富兵强的史实。
④得出结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①举例论证(今):切合观点,充实典型,通过多个排比铺垫,文势充沛,结论极具感染力。
②道理论证:使论证深入,增强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正反对比论证:论证更加严谨,突出论点。
效果:感情强烈、充沛,引起共鸣。
小结“作文亮点”论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