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曲曲直直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曲曲直直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6-02 15: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3课 《曲曲直直》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三年级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可以与后面的《曲曲直直》《平平稳稳》组成一个小单元,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形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与自然和生活发生联系与思考。生活中处处可见到重复的现象:大到日复一日的地球运动,小到人的眼睛不停地眨动,人的心脏有序地跳动等。本课美术活动涉及“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大领域,侧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具手段性,“设计·应用”具目的性。注意本课学习内容与生活、自然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以拓宽美术活动中学生的视野。教材中的“重重复复”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形成的一个新图案。这可以看作是对四方连续纹样浅显、形象的解读,适于本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所选取的相关图片资料,不仅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学习重点,更能体现本次美术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深受启发。任选绘画、拼贴、剪纸或其他(如拓印)方法进行表现,有利于学生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发挥,以体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根底,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本节课老师采用扭扭棒线条变变变的形式让他们自己找出常见的几种线条。创作阶段用线条联想画的形式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曲线和直线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效果。 2、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尝试创作,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启迪孩子丰富而又大胆的想象. 展示自己的个性。 3、引导孩子们在创作中自主发现, 积极交流, 互相合作,初步形成良好的美术活动素养。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大胆表现曲曲直直。 教学难点:尝试欣赏评述自己与同学作品。
五,教学准备
师: 生: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 1.学生扭扭棒做出各种线条造型 2.教师出示分别用直线,曲线画出来的小房子图片(用什么线条画的) 教师总结出各种线条的种类 引出课题《曲曲直直》。 学生尝试扭扭棒做出各种线条造型并观察范画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授 1.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线条?(引导从日用品、动物、建筑物等方向入手)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线?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曲线? 直线、曲线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感受? 教师总结:直线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曲线给我们明快、简洁、有力的感觉 5、画家作品欣赏 《八十七神仙卷》 唐代 “画圣”吴道子 蒙德里安《格子画》 6、同龄学生作品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画家,同龄学生作品,体会曲直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方法与效果 以美术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了解生活中的线条,让学生感受线条的魅力与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学生进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
(三)创作实践 用直线和曲线剪贴或绘画,组成一幅作品,可以单独选用直线或曲线,也可二者结合。 教师微课启发创作与现场演示 学生看老师是如何用曲直线条趣味创作的 微课演示范画一是展现教师的功力,二是让学生清晰明了直观的看到老师是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美术创作。在看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也是学习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能力。
(四)多元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曲曲直直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 教师及时中肯评价学生作品,小红花评价机制(以自评,师评,其余同学投票评价方式) 2.运用激励性评价语: 评价重点不能局限于知识技能,关键在于掌握技能过程中接受的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例:老师很欣赏你的这种大胆上色手法,如果可以完善细节就会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作品。 2.设置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评价知识技能(构图,色彩,造型,线条。。 . ),其次关注学生创造力,作品是否有个性创造表现力。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以自评,师评,其余同学投票评价方式 使学生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美术不是要画的好,而是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例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美术课中的渗透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名人趣事,审美能力,文化的理解,生活的热爱等等
板书设计
3,曲曲直直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