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专题强化训练 突破重点难点
一、选择题
(2022·福州高三二模)下图中数字为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读图,完成1~2题。
√
1.图中数字编制的依据及目的分别是( )
A.行政区的经济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
B.行政区的方位特征 方便行政管理
C.行政区的生态状况 保护生态环境
D.行政区的民族状况 保护传统文化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1开头的为华北区,2开头的为东北区,3开头的为华东六省一市,4开头的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5开头的为西南地区,6开头的为西北地区。因此主要是根据行政区的方位特征来编制,主要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B正确。
√
2.统计某行政区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可以准确获取该行政区的人口信息有( )
①自然增长率 ②老龄化水平 ③迁移流动 ④性别结构 ⑤文化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解析:获取自然增长率情况需要知道该区域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的数据,与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关系不大,①错误。居民身份证号码主要包含了年龄、性别等信息,因此可以获取老龄化水平和性别结构情况,②④正确。不同省份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不同,但迁移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获取不同区域迁移流动人口信息,③正确。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与文化水平关系不大,⑤错误。
(2022·内江模拟)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9亿(低于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用来衡量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轻重。下图为2020年四省区人口普查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统计。据此完成3~4题。
√
3.下列四省区中,劳动力人均负担最重的是( )
A.黑龙江 B.广东
C.贵州 D.湖北
解析: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人口数量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用来衡量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轻重。结合图可知,贵州抚养比约为55%,黑龙江抚养比约为34%,广东抚养比约为38%,湖北抚养比约为45%,所以抚养比最高的是贵州,C正确。
√
4.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直接原因是( )
A.新型产业工人增加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量的流动人口 D.经济收入的差异
解析: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因为迁往城镇务工的乡村青壮年多,根本原因在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存在差距导致的人口流动,直接原因是城镇新型产业导致工人增多,A正确。
√
(2022·天津一模)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化社会流动内在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城镇化的两个阶段中( )
A.第一阶段第三产业很发达
B.第一阶段农村劳动力不足
C.第二阶段城中村改造加速
D.第二阶段逆城镇化很明显
解析:读图可知,第一阶段农民转化成农民工,城郊、城中村农民,村改居农民,居村农民,说明农村劳动力丰富,工业(第二产业)相对发达,A、B错误。
第二阶段,农民工,城郊、城中村农民,村改居农民,居村农民转化成市民,说明对城中村进行了改造,城镇化过程显著, C正确,D错误。
√
6.为解决该地区外来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制定相对比较合理的城镇落户制度
B.大力改造城中村,增加高级住宅面积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保障外来人口就业
D.严格限制人口迁入,减轻交通、环境压力
解析:保障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增加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投入,以及制定相对合理的城镇落户制度,让长期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可以在当地落户,A正确;
高级住宅主要针对经济收入比较高的人群,农民工经济收入低,增加高级住宅区不利于外来人口市民化,B错误;
该地区主要迁入人口为农民工,大多知识水平较低,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适宜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C错误;
严格限制人口迁入可以减轻交通、环境压力,但不利于落户,D错误。
古劳水乡地处西江之畔,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北部。宋元之前,古劳水乡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仅有零星的人类活动,而宋元以后,随着北方南迁士人的增加、对水患的治理能力和农业水平提升,开发活动范围逐步扩大。自明初,古劳在实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后逐渐兴盛,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古劳水乡大部分呈“梳式”布局(即聚落主干道与其他巷道呈相互垂直状布置,巷道空间宛如梳子)。下图示意古劳水乡聚落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7~9题。
√
7.古劳水乡传统村落的演变过程为( )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解析:由材料可知,古劳水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处西江之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多洪涝灾害,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仅有零星的人类活动,可知聚落分布很少,对应图④;宋元以后,随着北方南迁士人的增加、对水患的治理能力和农业水平提升,开发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图②中表明有大量人口迁入;自明初,古劳在实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后逐渐兴盛,围墩范围扩大,对应图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又发展了工业,对应图①。B正确。
√
8.构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内涝 B.扩展耕地
C.改善水质 D.适应气候
解析:由材料可知,古劳水乡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处西江之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多洪涝灾害,“挖地成塘,堆泥成基”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内涝,A正确。
挖地成塘,可以增加坑塘面积,不能扩展耕地,B错误。
“挖地成塘,堆泥成基”模式不能改善水质,C错误。
该地发展水稻种植就能适应气候,不一定要采用“挖地成塘,堆泥成基”的模式,D错误。
√
9.古劳水乡大部分呈“梳式”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强对外交通联系 B.提高环境承载力
C.便于实现种养结合 D.推动聚落城镇化
解析:“梳式”布局中聚落主干道与其他巷道呈相互垂直状布置,方便对外交通联系,A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2022·长沙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是指在老龄化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倒置,是因为相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医疗设施更为完备,期望寿命更高,其预期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也应该更高。2000年以后,中国的城镇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开始出现,并呈不断加剧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浙江、天津和广东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全国排序分别从1995年的第2、第3和第13位下降至2018年的第14、第13和第30位。而辽宁和上海城镇人口老龄化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2018年首次超过14%,迈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
(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序演化特征。
解析:读图可看出,城镇、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再结合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可推断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观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曲线可看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象总体越来越明显;城乡倒置现象总体在波动上升。
答案: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象也日渐显著;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时序波动较大。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浙江、天津和广东等发达省份的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对放缓的原因。
解析:浙江、天津和广东属于我国典型的经济发达地区,工资水平高、就业岗位多,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使老龄化速度相对放缓。
答案:发达地区的城镇通常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能够吸引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从而减缓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
(3)对比分析2018年辽宁和上海城镇人口老龄化迈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原因的差异。
解析:2018年辽宁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原因:属于传统老工业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岗位减少、工资水平降低、环境污染较严重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老龄化率较高;同时早期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好,现阶段老年人口比重较大。2018年上海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生育意愿,降低了生育率,医疗水平高,降低了死亡率,使新出生的人口少,老年人更长寿,老龄化率较高;产业升级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新布局产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少,就业岗位有所减少,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降低了外来人口对老龄化的缓解效果。
答案:辽宁: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吸引力变弱,大量的年轻人流向了经济发达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好,导致其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降低了生育率和死亡率,导致其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其吸引的外来人口素质较高,绝对数量不大甚至有所下降,降低了流入人口的老龄化缓解效果。
11.(2022·福州第一中学高三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炳途乡四干普村(28°34′N,103°02′E)位于西北—东南走向的近似椭圆形的山谷中,山谷长约4千米,中部最宽处约2千米,山谷海拔在2 000到2 400米之间。村东面有紧临山麓的美姑河流经,从北向南注入金沙江。
当地传统建筑多以合院(左图)为主,以土筑墙,厚度在40厘米以上,屋檐长达1米以上(右图)。屋檐下空间是当地人们晾晒、祭祀等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房屋设有正房和院落,正房不开窗,正房中间为堂屋,堂屋设火塘。
(1)请在下图中已有等高线之间添加三条适当的等高线并补齐地图三要素(已知山谷长度图上距离为8厘米),据此说明该聚落布局的合理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1 800米及2 600米等高线,故需要补充的三条等高线分别为2 000米、2 200米和2 400米等高线。画等高线时需注意,河流处要保持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同时村落中有三个地点,分别为1 988米、2 186米、2 428米,三条等高线绘画完毕后,要保证这三个点在各自所对应的位置。从题干可知,该地山谷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而图中的美姑河为西北流向东南,故地图上部即北。从题干可知其山谷长约4千米,图上距离约
为8厘米,故比例尺应为1∶50 000。合理性:该地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山谷之中,地处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陡,其聚落应分布在等高线较为稀疏的山谷地带,地势更为平坦开阔,便于房屋修建。同时山谷周边多为山地环绕,其四周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陡峻,使村落隐藏于自然环境之中,成为村子的天然屏障。
答案:
合理性:该地地处山区,聚落分布于等高线较稀疏的山谷,地势较平坦;四周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峻,成为村子的天然屏障(利于防御)。
(2)建筑出檐的宽度通常不超过0.5米,凉山彝族房屋的出檐宽度通常在1米以上,甚至会达到两米。据此推测当地常见天气的特征。
解析:由材料可知,其屋檐的宽度非常大,该地位于四川省,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风力较大,其屋檐宽大能够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同时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山区,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白昼时间长,较大的屋檐也能够有效阻挡太阳辐射,起到遮阴的作用。
答案: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风力大;晴天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3)从气候角度,分析凉山彝族传统建筑展现出来的地理智慧。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当地的传统建筑以土筑墙,厚度在40厘米以上,其墙体厚度较大,由于该地位于山区,海拔高,夏季凉爽,多暴雨;冬季气候较为寒冷,昼夜温差较大,较厚的墙体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较为宽大的屋檐又可以遮阴防雨。材料中可以看到,传统建筑中堂屋设有火塘,由于该地地处于山地,夜晚及冬季气候较为寒冷,火塘可为冬季和夜晚的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气温过低。由于该地是以土筑墙,屋檐较大也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对土墙的冲刷,以保护墙体。
答案:当地海拔高,夏季凉爽多暴雨,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通过厚重的建筑墙体和室内火塘的热源,使冬季和夜晚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屋檐较长,保护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