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进阶题组专练第二组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进阶题组专练第二组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4 08: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部分 进阶题组专练
第二组
一、语言综合运用(10分)
1. 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5分)
(1)任务一:【赏析传统书法】下图书法作品中出自“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的一幅是
______(1分),

下列对这幅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B. 此帖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C. 用笔方正,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
C
【解析】C. 是楷书的特点。
(2)任务二:【传承经典国学】阅读下面文字,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补充对偶句,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2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
2.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5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 (《红星照耀中国》) (1)句中的“他”是:
__________。(1分)
周恩来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情节 斯凯丘小姐立刻用这束木条狠狠地在她的颈背上抽了十几下,见了这种情景,我心头涌起了一种徒劳无益,无能为力的愤怒。 (《简·爱》) (2)“她”最后的结局怎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海伦·彭斯)后来染上肺病死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评价 直教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水浒传》) (3)“杀尽不平人”是对鲁智深精彩的评价,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分析他的“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鲁智深在酒店遇到落难的金氏父女,出手相助,帮助金氏父女出逃,并且打死了为害一方、恃强凌弱的恶霸镇关西,可谓疾恶如仇,侠义心肠。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晋献公欲伐虞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②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③而去。荀息④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渠⑤而固,攻不待冲降⑥而成拔,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释】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虞君:虞国国君。③疆:国界、边界。④荀息:晋国大臣。⑤渠:堑壕。⑥冲降:古时兵车。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食不甘味/食之不能尽其材
B. 而不敢加兵焉/既加冠
C. 抱宝牵马而去/去国怀乡
D. 故守不待渠而固/汝心之固
C
【解析】A. 吃/同“饲”,喂养;B. 增加/戴上;C. 离开;D. 坚固/顽固。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宫 之 奇 谏 而 不 听 言 而 不 用 越 疆 而 去。
/
/
5. 文段中人物描写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简要说说下面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4分)
(1)虞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之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贤能,有远见。
参考译文:晋献公将要攻打虞国,宫之奇为了保存虞国,为这事睡不安稳,吃不好饭,晋献公因此不敢发兵攻虞。后来,晋献公向虞国国君贿赂美玉骏马(要借道攻打虢国),虞君很高兴。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就越过国界离开虞国。晋将荀息灭掉虢国后,又讨伐虞国,兵不血刃地拿下虞国,把美玉骏马抢了回去。所以防守不靠沟堑的坚固,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就看能得到贤人还是失去贤人。
三、小说阅读(15分)
吴 家 羊 肉
唐风
①吴家羊肉是睢州城的传统名吃,由百年老汤卤制,恰到火候,不膻不腻。吴老贵数十年如一日,推着他的红漆独轮羊肉车子,在老地方卖肉。
②李木匠和张瓦匠是同住一条巷子的匠人。两人同在张公馆做事,月底发放工钱,东家特意提出,每人奖赏二百文铜钱。两人领了工钱,说笑着往家里走。一看见羊肉车子,李木匠便想到家中的老母。他走近前,说道:“买半斤羊肉!”
③吴老贵问道:“是侍奉双亲还是妻儿食用?”
李木匠说道:“家中老母口馋得紧,老是记挂着吴家羊肉,絮叨着多日不曾食用过了。今日领了工钱,不能再亏待老母了!”
④吴老贵频频点头,揭开白色棉纱罩着的羊肉墩子,操起宽阔的片刀,只见片刀上下摆动,刀下的肉片如梅花飞落,薄如纸屑。吴老贵将切下的羊肉用淡黄色的荷叶包了,递给李木匠。
⑤一旁,张瓦匠说道:“我也买半斤羊肉!”
⑥吴老贵问:“你也是侍奉父母?”
“不不!”张瓦匠如实说道,“我大哥承继了先辈的几间老屋,父母归大哥一人赡养,与我毫无牵扯了。只是,我每日归来,妻儿都跑出老远迎接,着实令人怜惜!”吴老贵点头,切出羊肉,称量过后递与张瓦匠。
⑦离吴家羊肉二十多步远便是老汪的烧饼炉子,李木匠过去,招呼老汪用羊肉夹三个热烧饼。老汪很快便把羊肉烧饼做好了。
⑧张瓦匠见了,说道:“我也夹三个热烧饼!”
老汪掂掂羊肉,说道:“你带来的这些羊肉,夹三个热烧饼就有些分量不足了,烧饼瘪瘪的,填不饱。”
⑨张瓦匠问道:“当真?”老汪很自信:“这么多年生意做下来,手就是秤,一斤之内的物件,上手就能估个八九分!你这点儿羊肉,的确不够夹三个饼子的。”
⑩张瓦匠甚是纳闷:“同样是半斤羊肉,李木匠的能够填饱三个热烧饼,我的怎么就填不饱了?”老汪摊开手:“这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去找卖肉的吴老贵!”张瓦匠提着羊肉一溜小跑来到吴老贵的羊肉车子前,怒气冲冲地盯着吴老贵,手指着羊肉,气得说不出话来。吴老贵倒是不慌不忙,底气十足:“重新称量一下就是,如果缺斤短两,你当场把羊肉车子砸了!”吴老贵这么一说,张瓦匠有些平静下来,犹豫着把羊肉放在秤盘里。吴老贵把秤砣的细长绳子定在半斤的秤星儿上,提起秤,让张瓦匠一看究竟。不多不少,足足半斤,秤杆高高翘起。
张瓦匠一时无语,继而问道:“我有一事不明,同样是半斤羊肉,为啥李木匠的能够填饱三个烧饼,我的却填不饱?”
吴老贵笑了:“俺吴家羊肉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买肉孝敬双亲的,称量过后,便再添一些进去,是俺吴家羊肉对孝道人家的心意;若是妻儿食用,足斤足两,便不再添加一些了!”
张瓦匠深思良久,向吴老贵深深鞠了一躬,离去。
(有删改)
6. 以“张瓦匠”为陈述对象,将表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故事情节 人物心情
领钱为妻儿买羊肉 开开心心
发现羊肉分量不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怒气冲冲
知道真相鞠躬离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是纳闷(或:十分疑惑)
提着羊肉责问老贵
满怀内疚(或:惭愧自责)
7.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吴老贵切下的肉片比作飞落的梅花和薄薄的纸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吴老贵所切肉片又轻又薄的特点,表现了吴老贵切肉动作的娴熟和手艺的高超。
8. 小说以《吴家羊肉》为题,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吴家羊肉”是小说的行文线索;②吴家羊肉不膻不腻,是百年传统名吃,不仅反映出吴老贵手艺的高超,更折射出他孝敬老人的美好品质;③以小见大,吴家羊肉不仅仅是传统手艺的传承,更是中华孝道精神的传承,吴老贵用吴家不成文的规矩,影响着前来买肉的顾客,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深化了作品主题。
9. 写出小说第段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
作用:①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吴老贵的一番话引起了张瓦匠内心的触动;②表现了张瓦匠对自己没有孝敬双亲感到羞愧(或:内疚、惭愧、自责等),以及对吴老贵这种做法的崇敬(或:敬佩、欣赏)之情;③侧面表现出吴老贵德艺双馨的崇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