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小说阅读
对小说的分析和理解具体有以下三点:
①从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②突出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③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分析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
3.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4. 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5. 品味语言特色 ;
6. 分析写作技巧。
命题方向
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 小说的构成(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以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为原型,提炼加工而成,所以不能将小说中的“我”看成是作者,它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文学常识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3)(典型)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
1.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小说考点
把握故事情节
2. 故事情节的作用:
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②前后照应;
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⑤起线索作用。
做题时要读懂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情节安排分析:
①一波三折式。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④结尾戛然而止式。
作用: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4.故事情节分析切入法:
注意:
①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在分析情节时,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常考题型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情节概括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要注意思考:
(1) 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点题或突出主题。
(2)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3)对整个故事情节的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情节概括
(1)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2)要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 要抓住最能表现其性格的语言。
人物形象分析法:
形象分析
(1)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塑造人物的方法:
人物描写方法
1.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 XX是一个怎样的人?
3. 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常考题型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环境描写
(一)环境描写的种类: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心情;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暗示社会环境;⑤深化作品主题。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④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常考题型
1.伏笔铺垫:
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小说的写作手法
2.悬念设置:
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3.倒叙、插叙的作用: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
概括主题内容考点分析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需要欣赏小说的主题。
常考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说说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题目是文眼,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点明中心;
②是本文的线索;
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
⑤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标题的含义理解
小说的主题把握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如《台阶》:小说通过记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终于造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实现了一辈子的心愿的故事,刻画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形象,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的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