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高考小说:散文化 )
2023年
【知识积累】
小说的诗化特征=散文化特征+情感意蕴+哲理内涵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到了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在《小说的散文化》与《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等文章中正式将其命名为“散文化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始终有“散”的一脉存在,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闻名的作家主要有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他们的探索实验虽然未构成现代小说的“主流”,但仍然是推进中国小说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对此类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关照。
★小说中的散文化特点:
思考角度:
形象塑造上(小说的要素之一就是塑造典型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上(小说往往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主题表现上(小说注重反映社会现象、凸显人性、表现社会的美丑等)
环境氛围营造上(小说以情节取胜,而散文……)
语言特色上(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典雅、符合人物特征、口语化等)
【具体答题思路】:
①虚化人物。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不立体、不典型。
②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
③注重环境描写,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④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不像传统小说一样,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对……的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⑤语言散文化。或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说中的诗意化特征=散文化特征+情感意蕴+哲理内涵。
典例探究
1.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便是其中之一,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答:①虚化人物。作者对捡烂纸的老头的描写刻画着色浅淡,只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写了一个片段,人物并不立体、典型,很像散文作品中的人物。
②淡化情节。这篇小说故事性不强,几乎没有冲突,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并不明显。
③散化结构。本文突破常规的写法,没有严谨的结构布局,开头节奏舒缓,结尾收笔急促,中间部分转折自然。结构安排自由灵活。
④语言质朴而又散文化,接近口语。文中少有冗长而累赘的文学性描写,多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化语言。
⑤营造散文化的意境。小说开头对烤肉刘的饭馆及顾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溢着浓郁地域风彩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的抒情韵味。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事下乡
[法]阿尔丰斯·都德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径奔向那共阿非,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在他的膝上,正摊着一本皮面印花的大护书。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里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演说:“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道旁的树林,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
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
知事先生,居然中了诱惑了。他一面吩咐仆人们停车;一面从四轮车里,跳了下来,径自走进那片小的槠树林里。
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淌;还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他们瞧见知事先生,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一个皮面的印花的护书,登时大起恐慌。那鸟儿,一齐停止了歌唱;那泉儿,也不敢再作声了;那紫堇花们,更是急得低着头,向地下乱躲……这些小东西们,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见过一个县知事,在这光景里,大家都私下地互通猜度:这样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
知事先生,对于如此寂静而清凉的树林,头脑清醒不少。他撩起了衣裳,摘下了帽子,在一块草地上,端端正正地坐下,把皮面印花的护书,张开了放在膝上,又向那护书里面,抽出一张四六开的大纸。
“这竟是一位美术家呀!”那秀眼鸟先开口说。
“否,否,”接着说的是一只莺鸟,“这那里会是美术家,你不看见他裤子上的徽带吗?照我来看,十之八九,还是一位贵族哩。”
“也不是美术家,也不是贵族,”一只老黄莺抢着来打断他们俩的辩论,他曾经在那知事衙门的花园里,足足唱了一个春天的歌。“只有我知道,这是一个县知事呀。”
这时那些细微的语声,不知不觉地渐渐地放纵起来了。
“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
一会儿,紫堇花发问:“他可含有什么恶意?”
“一点儿也没有。”那老黄莺儿接着答复。
于是那些鸟儿们,重新一个个地,去恢复他的唱歌;那些泉儿们,照常在草地上,汩汩地流,那些紫堇花们,也依旧放着胆去发他们的香气……在这喧哗而又恬静的林子间,知事先生,又起了念头,要继续去筹备他的演说了。
不料还没起头,身旁突然传来了笑声。知事先生侧头看时,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歇在他的帽子顶上,嬉皮赖脸地,正向着他笑。知事先生,把肩胛一耸,露出不屑睬他的意思,回转头来,想继续去筹划他的演说;哪知道那啄木鸟很不知趣,索性大声地唱将起来。
知事先生,气嘘嘘地涨红了脸,一面随手做个手势赶开那顽皮的畜生;一面加上些气力,回头来重新干他的本行:“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但是事有不巧,那啄木鸟方面的交涉,才刚结束,一丛小弱的紫堇花们,觑着知事先生思绪缭乱的当儿,也一起翘起了他们的梗儿枝儿,和着一种甜而且软的语气,沙沙地唱起歌来。于是一唱百和,那些泉儿们,登时就在他的脚下,潺潺地奏起一种文雅的音乐;那些秀眼鸟儿,也在他头顶的树枝上,使尽毕生的本领,唱出一阕优美的调子;其余树林周围、上下左右一切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效尤着,全体一致地来阻止知事先生演说的起草。
知事先生,鼻孔里熏醉了香味;耳朵里充满了歌声;他未始没有意思,想摆脱这些妖媚的蛊惑,可是他办不到了。他只得低下头来,继续去筹划他的演说:“诸位先生,诸位同事……”
……
此刻,知事先生正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他衣服上华美的装饰已被解去,他正打算把已成的演说,艾艾……艾艾地,从头再述两三回: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描写知事出巡的衣着,隆重庄严,与后文知事解去华美装饰、随意洒脱的形象对比,说明知事已摆脱烦琐礼仪的束缚。
B.在槠树林间,知事跟动植物们进行了直接的对话和交流,他开始生气,后来受到熏染,灵感迸发,筹划出了他的演说稿。
C.小说主要借助排比、拟人、点面结合等手法对林间生物进行描绘,既生动优美,又特点鲜明,显示了作者高的语言艺术。
D.文章以插叙的方式,借老黄莺亲身经历来点明知事先生的身份,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推动了情节发展,可谓匠心巧运。
2.文中四次出现“诸位先生,诸位同事……”的字样,分别表现了知事先生不同的心情,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局囿在四轮马车内,苦于无下文,心情气闷烦躁。
B.第二次,进入林子,头脑清醒不少,但受干扰,恼羞成怒。
C.第三次,置身树林,面对干扰,无可奈何,只得随遇而安。
D.第四次,融入自然,获得灵感,筹划出演说稿,轻松愉悦。
3.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小说,虽也微波屡兴,但总体上平和推进,呈现出一种散文化、诗意化的美感。试结合全文,分析这一特点。
《知事下乡》虽是外国小说,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思想。请据此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探究本文的主旨意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竹林的故事(节选)
废名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不过现在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显得十分异样。独有三姑娘的黑底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
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
“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聒聒的喧声,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
“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妈妈不作声,三姑娘娇恼着:
“到底!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三姑娘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
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三姑娘本不依恃妈妈的帮忙,妈妈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所以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
三姑娘站起来,一二三四的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的摆在菜篮,以便于明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
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也不记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我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这时青椒出世还不久,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鲜青椒煮鲜鱼,是再好吃没有的。三姑娘在用秤称,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1924年10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姑娘八岁就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但文章并没有过多渲染人物命运的悲苦,而是在叙述母女二人的生活时流露着淡淡的诗意。
B.“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一扫“纸幡残片”的颓丧,是母女俩通过勤劳的双手逐步改善自己生活的写照。
C.“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三姑娘忖着声音自言自语,说明她内心对热闹场所也十分向往,只不过被“乖巧”抑制住了。
D.“乡户人家呵,要这样?”是妈妈对女儿每天打扫房间的心疼,女儿出门做客,妈妈硬拿出花来逼得女儿快哭了,也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我”的视角观察三姑娘,作为一位旁观者,描述了三姑娘的一些日常生活片段,这些片段衔接自然,浑然无隙。
B.文章两次提到雀子:第一次以雀喻人,突出两人的外在形象特征;第二次将雀子拟人化,通过写两人听到雀子叫的感受突出内在心境。
C.文章写三姑娘拒看赛龙灯,和妈妈争吵,通过表面的不和谐体现了母女间的互相体贴,深化主题,同时展现民风民俗,吸引读者兴趣。
D.文章用词表现力强,“像一阵旋风”“冲到那街”“硬从盒子里拿出”“抓起一把掷在”等形象地反映出不同境况下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
3.这篇小说读起来非常接近散文,可以说是散文化了的小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三姑娘这个人物的内在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麦子黄了
刘立勤
时令进了二月,杏子的红花落地化为春泥,我们就急切地盼望麦子黄。那时节,田野里是一片金黄,迎面是扑鼻的麦香,村子里是欢声笑语,这才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日子呀,谁不喜欢呢?
然而,最让我们喜欢、最让我们盼望的是麦子黄了的时候,枝头的杏子也会黄了。高大的杏树枝叶繁茂,金黄的杏子带着满脸的红颜在枝头飘摇,宛如梅子飞过来的那妖娆的媚眼,让人有说不尽的向往和期待。
可惜,地里的麦子才刚刚分蘖,稀疏的麦苗虽然一日日地茂盛起来,一日日的有了颜色,就像邻家新娶的媳妇,一天天地变得妩媚,一天天地变得慵懒,好像是充满了希望,可要分娩一个新的生命,还需要很久的等待。
麦子长得太慢了,慢得像是奶奶的小脚,一步一挪,一挪三寸,让人心急得要命。焦急的我们匆忙地爬上对面山上的杏树林,又攀上高高的树枝,眼睛在一片新绿的树叶里寻找。杏子终于长出来了,小得像是橡皮头,白乎乎毛茸茸的,伸手想摘一个尝尝,唉,太小了。跳下树,灰溜溜地回到麦田边,急切地看那遍地的麦子。麦子咋还没有黄呢?
麦子生长得真是慢呀,我忍不住拔下一株麦苗看了看,心里是一股暖流。麦子拔节了,山上的杏子怎么样了呢?我们又爬上山,攀上树,杏子已经脱了毛,而且有指头大了,颜色是脆生生的,喉结滚动,哈喇子就砸在地上。伸手摘一枚放进嘴里,那是怎么一个酸呀,酸得好像是嘴巴和下巴都没了一般。好在杏子里的杏核很好玩,像心一般的形状,乳白色。捏在指尖稍微用力,杏核的汁液喷射出去,就有了满村子的尖叫和欢笑。
这时,我们更加关注田里的麦子了。麦子长,杏子也在长,麦子黄的时候,杏子也就黄了。那么,麦子怀胎了,麦子扬花了,杏子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又来到了山上,不用上树,我们就看见了枝头结满了杏子。杏子是翠绿的,和叶子一样的颜色,杏子的表面还生出了不多的黑点点。难道杏子的青春也有满脸的痘痘吗?我不明白。不过这时候的杏子可以吃了,就是酸,酸得可以掉牙齿。我们不怕,可劲儿地吃。
麦子终于黄了。午睡的时候,我和二傻偷偷地爬上了山,老远的地方就看见枝头的杏子也黄了。金黄金黄的,和麦子的颜色一样。不一样的是麦子的头顶上有扎人的麦芒,而杏子的脸上是红红的娇艳。就像梅子的脸,好看又馋人。刚想到这里,又怕二傻看透了心事,回头看一眼二傻,二傻高兴地笑了。笑笑的二傻说:“好看吧,像不像梅子?勾人魂呢。”我没有想到二傻也喜欢梅子,就急忙爬上树,去摘杏子。经过春天和初夏的采摘,枝头的杏子已经不多了。我想摘几个最好的杏子,晚上好送给像杏子一样美丽的梅子。
可是,当我夜里揣着杏子赶到梅子家外的小河边时,二傻早就到了。梅子靠着河边的柳树吃着二傻给她的红杏子,二傻可劲儿地渲染摘杏子的艰难,吹得神乎其神的,好像杏子金贵得像《西游记》里的人参果一般。真想走上去戳穿二傻的把戏,咬着牙忍住了。这时,梅子也吃完了杏子,二傻又拾起杏核,假模假样把它种进梅子的地里,说是五年之后,梅子就可以在门口吃到自己种下的杏子了。看见二傻那傻样,我真想第二天就把那杏核挖出来,让梅子永远吃不上他种下的杏子。
遗憾的是,那一年的暑假我就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去了爸爸当兵的那个城市。在那里读中学,上大学,找工作,结婚又离婚。我常常回想河里的鱼儿,地里的麦子,树枝上的黄杏子。我也常常想起会吹牛的二傻,想起长得像黄杏子一样迷人的梅子。尽管我一直没有和他们联系过,可我知道二傻和梅子都没有考上大学,二傻终于娶了梅子,小日子美气得不得了。
今年的麦黄的季节,我终于回到了阔别了十五年的故乡。故乡变化太大了,我虽然看见了老家那金色的麦浪,却不见了少年时那片杏子林。回想那美丽的杏子,我想看看常常想起的如同杏子一般美丽的梅子,还有那和我一起摘杏子的傻乎乎的二傻。梅子成熟得更加迷人了,二傻还是那么傻乎乎的,傻得请了十五天假,花了近千元的路费,回家收那不足一亩地的麦子。因此,当梅子劳叨他不会算账过日子时,我也补了一句:“这么远,真的不划算呀。”
二傻说:“值得呢,我不光收麦子,还要摘杏子呢。”
哪里来的杏子呢?我随着二傻来到河边,真的有一株粗壮的杏子树。树叶茂密,金黄金黄的杏子顶着一脸红颜,像极了少年时梅子,勾人的魂呢。二傻说,这就是当年我俩摘下的杏子种下的树,十年前就挂果了。二傻还说,十年了,每到杏子黄了的时候,我无论在哪里,都要赶回来给梅子摘杏子。
二傻说罢,看着那树杏子傻乎乎地笑了,笑得很甜,笑得也很幸福。
(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的诗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诗化,运用隐喻、象征等诗性手法,寄托深层意蕴。形象诗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发掘灵魂美、人情美,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意境诗化,移情入景,物我交融,描摹创设别有韵致的意境。
(选自网络,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用排比句式写出了杏花落时麦子成熟的美好景象及村里人们丰收的喜悦。
B.小说用奶奶的小脚挪得慢来比喻麦子长得慢,突出了孩子们渴望丰收的急迫心情。
C.小说细致刻画二傻各种“傻乎乎”的事情,是赞美他的纯朴真诚和对爱情的坚守。
D.小说反复叙说金黄杏子像极了少年时梅子,隐含了对现实中梅子容颜不再的失落。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化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明时令,为了描绘乡村的秀美。
B.小说连用两个“一日日”形象表现了麦苗生长的迅速,表现了“我”内心的焦急。
C.对杏子由出生到成熟各阶段细致的描述,写出了孩子们对品尝杏子的向往和期待。
D.描写二傻把杏核埋在梅子家旁小河边,为后文叙写二傻坚持为梅子摘杏子作铺垫。
3.请结合材料二关于小说诗性的说明,分析小说《麦子黄了》的诗性表现。
4.小说以“麦子黄了”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作品加以概括。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空船
何立伟
小船轻揉哗哗涛声好久,将一条大河竟揉得安静了。渐渐,夜从浅浅舱里漫出来,彤云染得就极蓝。此此彼彼灯火胆大跳进水中,作荒唐嬉闹,却不溶没。河水又从容,旷古皆然的来而且去。
然而小船并不飘走,固然缆索,业已烂断。
——抑或没有风的缘故吧。
细伢子的纸船,载了些天真和梦想,偏偏为浪颠覆,与邋遢泡沫一同抹在了河滩上,将慢慢归结到无。并且河滩上老渔翁阔大脚印,尚微微的有些暖。收网罾仰天看云时,知他起了多少浩叹 竟是一语不出,在寥阔苍天下渐小渐远去。
今夕何夕 日子叠了日子。何况鱼已不多了。水鸟叫得人心里别别跳,出汗。
老屋里灯影放大弓曲的背;绕梁有鱼香一带抖抖地飘;待消灭在夜夭里时,木板床上一双阔大脚,便一动不动了。网罾悬着等待着。
小船呢自然是微漾,极细声音的呢喃,半截缆索懒懒,蜷伏。
对面沙渚,柳烟空濛。似乎有人说话,将湿湿声音递过来,拍独立人耳鼓。
然而他似乎不曾听得。只痴痴望河水粼粼地流。思想不在此,在远方,同那河水恰一样。天涯里有歌声,斯人独可闻。他于是浮一微微笑了(自然不晓得脚正将碎纸船,踩入了沙泥里)。却忘了带洞箫,不然便可幽幽地吹。并且自信天底下,会有一个人,在晶莹泪光里侧耳,危坐在碧蓝无限间。
“唉……”他说。遂用肩膀撞开夜,走了。
起细细一阵风,移小小一片云。船就横了横,然而并不飘去。仍复枕住散碎并不流走的灯光。
一个黑点晃大来,便站住了一个细伢子(是不是白昼里飘纸船的那个?不晓得)。惶惶地这里那里的看来看去,又将双掌搭拢,喊另一个细伢子名字。嘴巴小去时,便听到自己声音长长短短射远。忽然背上就有了些些冷。就从裤档里,掏出一线尿来。人影子和尿泡子不多时皆不复见。
云就停了。先前横过去的船,仍复横了过来。河里灯火是渐渐少了许多热闹。但凫水的人似乎上了沙渚,小小黑点遂为柳烟所没。唯浅浅笑语一朵朵黯然地开。残月如慈眉。
阵阵足音响起,自然又来了人。仰头看星月,低首看流水。倏忽觉到两间余一影,甚是寂寞,又无可排解者,于是空得慌大得慌,亦复踽踽走去。剩那小船深深拍水,细而单调的哗哗哗。
桨是决计没有的——大约也算得不想飘离的缘故吧。
但这寂寞不久即为一男一女衔了窃窃细语声音一点一点耐心填,坐在愈见其凉的沙滩上。
这夜便是女人长长黑发一部分了。并且她顺手扯了把草,一节节掐碎,一节节扔在水里边。点点黯绿遂缓缓游走。河水啊长又长。
女人说:“不。不能够再这样!”
这声音也同了那草,于微微起伏间逝远。
慈眉的月遂朝这边凝眸了。
其时,柳烟里的人站起来,看灯火在水里一颗一颗,仿佛为鱼咬灭。就一阵阵生了凉意,清寂着一张面。何况真是有了细细风,远远来而且远远去。
沙渚便也静了。手掌似的摊在水面慢慢眠去。有些足印凌凌乱乱不复识辨,却要什么紧——暖暖风自然要熨平了它,给另一些脚们在上面再涂鸦。
两个影子尚蓝蓝地塑着。女人身边业已没有了草。冷冷沙从她指缝间,无声泻下去,竟起了小小坟。那男人说了什么 叫女人生了气,空气于是四面惊闪开来好些地方,颤颤着放大一个“不!”
复又愈合了静。唯风来摆动她长长黑发了。
并且眼眶里添了两颗大星,一闪兼一闪。
“好吧……不说吧。”
“什么都不要说。”
“天快要——”
“什么都不要说!”
——什么都不要说,听河水呢喃,听草虫轻唱,而一飏一飏长长黑发远去时,就徒剩这一只空船了,载将逝未逝莫大的夜,竟不走。也无缆索也无桨。
居然吃水不浅。
(选自《何立伟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情节也淡化到了极点,通篇只写暗夜里一只顺水飘浮的小船,岸上散碎的灯光,惊惶撒尿的小孩和一男一女的窃窃细语。
B.“对面沙渚,似乎有人凫水,似乎有人说话,将湿湿声音递过来。”因声音是从那些凫水人口中传来,因而想象声音也是潮湿的,这是由听觉引出触觉印象。
C.这篇小说着力描摹了一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的意象,如果拿古典诗词来比较的话,它与“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所描绘的意境十分相似。
D.作者善用短句,长短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散文化小说的节奏和韵味。另外小说运用丰富的比喻、排比、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为作品平添了些许诗意。
2.小说为什么要以“空船”做标题?
3.作家何立伟曾坦言:“我喜欢古典诗词,尤爱许多的唐人绝句。我以为短篇小说很值得借鉴它那瞬间的刺激而博取广阔的意境且余响不绝的表现方式。”这篇小说诗化的语言深得古典诗词的神韵,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子,从炼字、炼句两方面进行品味。
【答案】一、1.C【解析】A.“说明知事已摆脱烦琐礼仪的束缚”过分解读,文中只是说“衣服上华美的装饰被暂时解去”。
B.人和动植物之间是不可能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的,作者是借助拟人手法,通过知事自身的感悟,来展示自然对人的浸染作用。
D.不是“插叙”,老黄莺的亲身经历是情节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2.B【解析】B.“恼羞成怒”指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知事先生受干扰,尽管气嘘嘘地涨红了脸,只是“随意做个手势赶开那顽皮的畜生”而已,可见知事先生只是有些许生气而已,并非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3.①淡化故事情节。作者没有刻意构建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以知事先生进入树林的见闻感受为行文脉络,情节平和舒缓。
②淡化人物性格。文中虽以知事先生为主角,但大量篇幅却放在对林中生物的描绘上,这种淡化人物性格而着意氛围渲染的写法,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抒情容量和思想内涵。
③营造诗化意境。对槠树林间各种生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愉悦美好、天人合一的意境,使人、景、情相互交融,呈现出特有的诗情画意之美。(任答两点即可)
4.①文中“天地”“万物”指的是自然界,我”指的是人类,作品旨在揭示“人与自然”共生合一的主题。②自然是善意包容的,对人具有浸化、熏陶作用。面对气闷的知事,小槠树林笑嘻嘻地欢迎他;对初入树林的知事,林间生物虽有些恐慌,但--经老黄莺解释,立马将之视若朋友,甚至跟他开起善意的玩笑。林中万物使知事由气闷心躁到最后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可见自然能使人卸下包袱、滤去尘俗、受到启迪,让身心获得彻底的解放。③人类应该亲近、热爱、保护、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知事逐渐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感受美好点滴,最终获得了愉悦和灵感。老黄莺在知事的衙门花园里唱了一个春天的歌,知事毫无恶意,所以林中的生物才敢亲近他,才会有和谐共融的局面。
二、1.D【解析】D.“也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三姑娘“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这是因为三姑娘知道家里贫穷,生活艰辛,所以她非常节俭、懂事;而母亲“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这是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打扮得漂亮,希望女儿能有新生活;而“三姑娘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母亲才知道女儿确实不愿意,“才不作声”了。这是母亲爱女儿的表现,并不是“体现了妈妈强势的一面”。
2.B【解析】B.“第一次以雀喻人,突出两人的外在形象特征”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这里是突出三姑娘母女寂寞的心境,是突出两人内在的特征,不是“外在形象特征”。
3.①结构散文化,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②人物散文化,三姑娘的性格呈现出本真的原貌。③环境和情韵散文化,着力渲染氛围和意境,充满诗意。
4.①勤劳能干,质朴善良。②乖巧懂事,孝顺节俭。③恬静温柔,含蓄内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姑娘失去父亲后,“母女都是那样勤敏”,所以园子里的菜“绿得可爱”;“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一二三四的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的摆在菜篮”;在卖菜时,大家都抢着买她的菜,因为“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可见三姑娘的勤劳能干。我们和三姑娘开玩笑,要她多称一两青椒,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可见三姑娘的质朴善良。
三姑娘“过于乖巧”,有时会和妈妈发生善意的争吵。她不跟大家一起去看赛龙灯,妈妈让她不要这样守着自己,她会“娇恼”,“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但是自己偶尔出门做客,却“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不肯戴花。可见三姑娘乖巧懂事,孝顺节俭。
三姑娘不肯上街去看灯,但锣鼓喧天,“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也会“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地猜测,而她终究是没有去看灯,而是在家里陪着妈妈。当“我”说“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时,三姑娘羞涩地“跑了”;而“我”今年遇到三姑娘时,她和母亲“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母亲说她不回家,她也没有回应。可见,三姑娘恬静温柔,含蓄内敛。
【答案】三、1.C【解析】A.“写出了……麦子成熟的美好景象及村里人们丰收的喜悦”错误,从“时令进了二月,杏子的红花落地化为春泥,我们就急切地盼望麦子黄。那时节,田野里是一片金黄……”可知,杏花落时是二月,麦子成熟是对后来的想象;
B.“比喻麦子长得慢”错误,这个比喻主要是写孩子们对杏子成熟的渴望;
D.“隐含了对现实中梅子容颜不再的失落”错误,应该是隐含了“我”内心一直深藏的对梅子的爱慕。
2.A【解析】A.“为了描绘乡村的秀美”错误,是为了突出孩子渴盼杏子成熟的急迫心情。
3.①表达诗化:运用梅子的妖娆的媚眼、美丽的梅子、迷人的梅子反复比喻金黄的杏子,寄托自己深沉的爱慕之情,用“麦子黄了”“杏子黄了”象征人生成长,爱情的成熟;②形象诗化;通过刻画看杏、尝杏、摘杏、送杏等情节塑造了梅子、二傻、“我”等形象,讴歌了纯真的爱情、善良淳朴的人性,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③意境诗化:小说中以孩子的视角写孩子的成长,把深沉的情感寄寓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创设出天真淳朴的意境,呈现出生活的质朴美。
4.①实指麦子成熟;②关联杏子成熟;③象征孩子们的成长;④象征二傻与梅子爱情的成熟以及后来的幸福生活;⑤寄寓了我对农村少年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四、1.D【解析】D项,“小说丰富的比喻、排比、通感、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分析错误,小说没有使用排比修辞。
2.(1)“空船”运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空船象征着空旷和孤寂,也象征了梦想与闲适,小说借“空船”这一空旷闲适、逍遥自在的物象;(2)(以空船)表达了作者对尚未逝去的自由、美好、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3)“空船”这一意象贯穿小说始终,串起了朦胧的场景和写意的形象。
【解析】本文标题“空船”,“空船”是小说中最主要的物象,标题抓住了小说中最主要的物象。这篇小说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以描写为主,情节也淡化到了极点,通篇只写暗夜里一只顺水飘浮的小船,借“空船”这一空旷闲适、逍遥自在的物象,表达了作者对 自由、美好、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标题突出了小说主旨,小说中的描写如:“然而小船并不飘走,固然缆索,业已烂断”“桨是决计没有的——大约也算得不想飘离的缘故吧”,可见文中的“空船”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了普通人心目中尚未逝去的美好的生活愿望。标题“空船”也是串连起小说各个朦胧的场景的形象,成了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如开头有“小船轻揉哗哗涛声好久”,中间有“船就横了横,然而并不飘去”“剩那小船深深拍水,细而单调的哗哗哗”,结尾有“就徒剩这一只空船了,载将逝未逝莫大的夜,竟不走”。
3.这篇小说借鉴了古典诗词中的省略跳接、常搭配、叠字等语言技法,产生了诗意的审美效果。比如:①“小船轻揉哗哗涛声好久,将一条大河竟揉得安静了。”运用成分省略手法,把三句并成一句,从“哗哗涛声”跳跃到“大河的安静”,在跳跃和转换的瞬间形成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味。②“起细细一阵风,移小小一片云。船就横了横,然而并不飘去。”运用叠字反复和常搭配,精心选择动词和叠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抒情性,使句式显得整齐而富有韵味,让读者在深度体味中获得一种空灵而又深邃的审美效果。③精心搭配动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揉”“起”“移”等。
【品格养成】
实际上,当一个人开始享受孤独的时候,才会彻底拥有自己的灵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