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教案 小说:文学评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教案 小说:文学评论(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2 18: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讲 高考小说:文学评论
2023年
【知识积累】
【考点研究】
一、文学评论实践应用题
1.模式
(1)题干原理+选文例证;(2)题干例证+选文原理
2.循环答题法
(1)文学理论——文化思想(儒释道),冰山理论+虚构真实+……
(2)实例——人物,情节,选材,主题
3.答题模式
手法句(文学理论)+材料句(文本内容)+分析句(观点)
二、具体类型
(一)集中解决人物形象问题
示例
问题: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选文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请结合“棋王”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选文体现了儒家的孝道。②体现了儒家由器而见道的哲学思想。老者称其棋技“汇道禅于一炉”,且上升到“中华棋道”的高度。③体现了道家的无己境界。投入比赛后,心外无物。④体现了道家的无功境界。在老者提出和棋后,不执意于输赢。(若答体现了儒家的“和为贵”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是一道探究性题目,既涉及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自己的理解。结合“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我妈的无字棋”“妈,儿今天……妈——”等分析,体现了儒家的孝道。结合“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分析,体现了儒家由器而见道的哲学思想。结合“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结许久才动一下”“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等分析,体现了道家的无己境界。结合“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半晌,才呜呜地说:‘和了吧。’”分析,体现了道家的无功境界。

(二)集中解决情节问题
示例
问题:时移事易,咸与维新,《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究竟是作品的“根”还是“叶”?依据两则文本,回答这一问题,并给出恰当的理由。
答案:《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理由:①根据文本二:在传统小说中,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而在张炜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叶”。②根据文本一《钻玉米地》中的相关情节: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王成钻玉米地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这些情节并非是紧密的链条,而是相对独立,因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虽从题干来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生作答时还得以文本为立足点。
从文本二的理论角度来看,根据文中提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中,情节当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人物还要次之。那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一条情节链条,讲究伏笔、悬念、回环”“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体的散文。我们认为,一个这样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不妨称之为‘短篇文学’”以及“至于情节的重要与否,这就看它放在哪个门类当中了。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讲的‘小说’类,那么它就是根,如果属于我们以上说的‘文学’类,那么它就是叶”的内容,不难判断,在传统小说中,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根”,而在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叶”,而张炜的作品很明显属于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应该是“叶”。
从小说文本的具体的内容来看,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的故事,分别是: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土成钻玉米地找到了媳妇;小古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这些情节并非是由紧密的链条串联在一起的,而是相对独立,只是因事件发生地点——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由此也可以判断,《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
(三)集中解决主题问题
示例
问题:文本二对母爱作了哲理性的思考,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母爱是无条件的。文本一中作者有意不对孩子的情况作具体介绍,正是表现了无论孩子贤或不肖,甚或已经年至五十,已有儿孙,妈都仍然会将他当作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②母爱是无需靠努力换取的,无条件的母爱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因此文本一中的孩子即使五十岁了,在妈面前仍然充满孩子气,仍然对妈有着无比的依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由原文“孩子回家时候,妈正在烧饭;炕头很热。每到一年里这几天,土炕都能烙得熟烧饼;孩子走在村路上,踩着薄薄的积雪,听脚底发出“吱吱”的声音;孩子要离开了。妈将他送出小院,送到村头”这几件事当中,孩子时而顽皮,时而懂事,但所显示的母爱都是无条件的。妈妈都仍然会将他当作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②由原文“妈在,哪怕孩子五十岁、七十岁、一百岁,也是个让人不放心的孩子。无条件的母爱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因此文本提到,不管多少岁,都有一个妈妈在爱着你,孩子即使五十岁了,在妈面前仍然充满孩子气,仍然对妈有着无比的依恋。凸显爱的无条件性。

(四) 集中解决结构特点问题
示例
问题: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答案: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读者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手为什么套不住呢?”,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迫不及待的往下读。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戴了手套而又丢了手套,最后老人回家后把手套还给了儿媳妇。作者“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把人物的塑造的更加真实丰满,情节设置的颇为巧妙。
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五)集中解决文艺理论问题
示例
问题: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怎样落实作者关于“小小说的文化品格”中的观点的。
答案:①《小小说的文化品格》一文中提到小小说要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坚持,在文本一中作者写到了中国传统的篆刻技术。②作者认为塑造小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要强化丰富人物的文化性格。文本一中的厉刃就是一个如印一样端方正直的人,不仅才气过人,还胸怀磊落,操守高贵,具备传统文化审美的趋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本二中关于“小小说的文化品格”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一小说的内容,分析小说是如何体现“文化品格”的观点。
(1)文本二第①段的观点是:“小小说的文化品格”所要表现的依然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坚持。文本一作者写到了技艺精湛的篆刻大师厉刃,“采用的是汉官印的风格”,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篆刻技术的守望和坚持,由“然后踱进他的书房。书房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是他亲手写和刻的三个篆字:‘石窝窝’。这个名字似乎有点儿土,但却很有意味。桌子上,博物架上,到处堆着各种各样的印石和关于篆刻的书籍,空气里飘袅着石头的气息”也可见文化品格——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2)文本二第③段的观点是:“小小说的文化品格”自然是要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的,要强化丰富人物的文化性格。文本一中的主人公厉刃无论是做人做事,都是一个端方正直、胸怀磊落、操守高贵的人,具备传统文化审美的趋向,比如“厉刃有些不高兴了。这样的事他见得多,头头儿爱风雅,下属要讨上司的欢心,送个字画、印章,却又不想花钱。厉刃从不让人占这样的便宜”“仍然是汉官印的格局,但笔笔画画端庄质朴,边款为:‘治印必端方,做人亦如是。华阳先生雅正。厉刃奏刀。’”“捐献给希望工程的五万元寄了吗?”均可见人物的文化性格。
【专项训练】
一、周立波《黄河》与文学评论
文本一 黄河
周立波
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洗星海同志在《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
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
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鬼子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鬼子只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
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
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媳箸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
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
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
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e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鬼子,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
(摘编自《南下记》,有删改)
文本二 小品文很小,人家或以为它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一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世间有不少长篇大论,因其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近来常见一些小品文,其开场白往往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不过经济之极,也足以使小品文丧失其文章之“文”。小品文毕竟是“文”章。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
(摘编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
1.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一做简要赏析。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水浪奔流、阳光灿烂、冰雪团块明亮,这些景物烘托了作者看到黄河的激动心情,表现出黄河的雄浑和磅礴气势。
B.“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但船上的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对比中生动地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喜悦和快乐。
C.提大手榴弹的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
D.文章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寓刚毅、勇敢等民族精神。
3.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的音乐作品,文本提到它,以此引出对渡河时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场面的描写。
B.陕甘宁边区是以陕北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王首道遥望河西,透露出思念党中央、保卫党中。央的心理。
C.张米贵是一名普通战士,为了抗战,他从家门口经过都没有回家,文本记述他,是要表现这位战士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
D.周谷城在文中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等抽象艰深的句子为例,来说明小品文不应该晦涩。而应该明白易懂,很有说服力。
4.文本一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赏析。

二、萧乾《“上”人回家》与评论
文本一 “上”人回家
萧乾
“上”人先生是鼎鼎有名的语言艺术家。他说话不但熟练,词儿现成,而且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他的语言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概括性——可就是听起来不怎么具体,有时候还难免有些空洞啰唆;其二是民主性——他讲话素来不大问对象和场合。总之,他满口离不开“原则上”“基本上”。这些本来很有内容的字眼儿,到他嘴里就成了口头禅,无论碰到什么,他都“上”它一下。于是,好事之徒就赠了他一个绰号,称他作“上”人先生。
这时已是傍晚,“上”人先生还不见回家。他的妻子一边照顾小女儿,一边烧着晚饭。忽听门外一阵脚步声,说时迟,那时快,“上”人先生推门走了进来。做妻子的看了好不欢喜,赶忙迎上前去。
妻:今儿个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
上:主观上我本希望早些回来的,但是出于客观上难以逆料、无法控制的原因,以致我实际上回来的时间跟正常的时间发生了距离。
妻(撇了撇嘴):你干脆说吧,是会散晚啦,还是没挤上公共汽车?
上:从质量上说,咱们这10路公共汽车的服务水平不能算低,可惜在数量上,它还远远跟不上今天现实的需要。
妻(不耐烦):大丫头还没回来,小姐子直嚷饿得慌。二丫头,拉小妞子过来吃饭吧!
(小妞子刚满三周岁,怀里抱着个新买的布娃娃,一扭一扭地走了过来。)
妞:爸爸,你瞧我这娃娃好看不?
上:从外形上说,它有一定的可取的地方。不过,嗯,(他扯了扯娃娃的胳膊)不过它的动作还嫌机械了一些。
妞(撒娇地):爸爸,咱们这个星期天去不去公园呀?
上:原则上,爸爸是同意带你去的,因为公园是个公共文娱活动的地方。不过——不过近来气候变化很大,缺乏稳定性,等自然条件好转了,爸爸一定满足你这个愿望。
妻(摆好了饭菜和碗筷):吃吧,别转文啦!
(正吃着饭,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推门走进来,这就是“大丫头”,她叫明,今年上初三。)
明:爸爸,(随说随由书包里拿出一幅水彩画,得意地说)这是同学送我的,听说是个青年女画家画的。你看这张画好不好?
上(接过画来,歪着头看了看):这是一幅有着优美画面的画。在我看来(沉吟了一下),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一点,自然跟画家在艺术上的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在表现方式上,还不能说它完全没有缺点。
明:爸爸,它哪一点吸引了你?
上:从原则上说,它既然是一幅画,又是国家级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么,它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明(不服气):那不成,你得说是什么啊!(然后,眼珠子一转)这么办吧,你先说说它有什么缺点。
上:它有没有缺点,这一点自然是可以商榷的。不过,既然是青年画家画的,那么,从原则上说,青年虽然总有她生气勃勃的一面,却也必然有她不成熟的一面。这就叫作事物的规律性。
明:爸爸,要是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它呀,我才不会那么吞吞吐吐呢。我就干脆告诉你。我喜欢芦苇旁边浮着的那群鸭子。瞧,老鸭子打头,后边跟着(数)一、二、三、四……七只小鸭子。我好像看见它们背上羽毛的闪光,听到它们的小翅膀拍水的声音。
上:孩子,评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你怎么能只抓住一个具体的部分?而且,“喜欢”这个字眼儿太带有个人趣味的色彩了。
明(不等“上”说完就气恼地插嘴);我喜欢,我喜欢。喜欢就是喜欢。我总归还告诉了你我喜欢它什么,你呢?你“上”了半天,(鼓着嘴巴,像是上了当似的)可是你什么也没告诉我!
妻:大丫头,别跟你爸爸费嘴啦。他几时告诉过谁什么!
(选自1957年《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萧乾希望能在更广大的现实人生中探求真知,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和时代中去。恰在此时,萧乾认识了巴金,这是萧乾的另一个“师傅”,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师傅。
巴金是一位有着强烈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始终与时代的脉搏相呼应,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巴金一再叮嘱萧乾“一个对人生、对现实社会没有深刻理解的人极难写出忠于时代的作品”,总是启发萧乾“走出童年回忆那个狭窄的主题,写点更有时代感的东西”。在巴金的启发下,萧乾意识到了自己早期作品题材狭窄、缺少时代感的缺陷,决心把创作视野放宽一些。由于一种新因素的介入,他的创作开始呈现出别样的品格。
巴金是一位敏感、单纯、热情而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热情、酣畅,极富有感染力。萧乾觉得“他是用心灵蘸着血和泪直接同读者对话的一个作家,不是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真挚的感情来直扑人心的”。巴金非常强调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与生活相一致的情感的艺术表现,他要求萧乾带着情感去写作,每当他读到萧乾满蕴情感的作品时,总是由衷地感到高兴。
巴金是小说创作的大家,故事情节纷繁复杂,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缜密严谨的长篇结构已经成为他创作的基本体式。而萧乾的小说,则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结构小巧,和巴金的小说比较起来不够大气。巴金从自己的创作习惯和审美倾向出发,常常期望萧乾能写出一些长篇来,但萧乾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
(摘编自郑娟《文化合力与理性超越——浅论萧乾小说创作与京海文化》)
1.萧乾把巴金称作他的“挚友、畏友、益友”,请结合文本二对此作简要说明。

2.请结合文本二对萧乾小说的评论,以“简单与不简单”为题写一则关于《“上”人回家》的文学小评论,列出评论要点,并作简要分析。

3.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人先生是鼎鼎有名的语言艺术家。”这样的开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文章借助了舞台剧本的写作方法,人物语言特别具有个性化,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体现了作者的生活洞察力。
C.文章在对话中塑造人物形象:针对一幅画,“上”人先生与其女儿都发表了看法,凸出了“上”人先生的鲜明个性。
D.文章以“‘上’人回家”而不是以“‘上’人在家”为题,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上”人先生在家庭以外的生活表现。
4.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人先生的妻子说“他几时告诉过谁什么”,是说“上”人先生从来不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而总用“基本上”之类的语言搪塞。
B.“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例如“书稿到年底基本上可以完成”,意思是书稿的主体结构可以完成,但还需要大量材料进行充实。
C.“抽象名词+上”是在现实语言环境中被大量运用的结构,表示“某某方面”,“上”可以看作词缀,例如“主观上”“客观上”等。
D.巴金的《家》通过对“家”的描述,求真向善,辐射出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萧乾的《“上”人回家》无论选材还是主题都一脉相承。
三、威廉·福克纳《烧马棚》与文学评论
文本一 烧马棚
(美)威廉·福克纳
爸爸转过身,孩子跟着走去。他听见有个声音在悄悄地骂:
“烧马棚的贼!”
他猛地对准那张脸儿扑去,爸爸一把把他拉了回来:“到车上去。”
大车停在对面。他们已经搬过十多次家了,只剩下这些——旧炉子,破床破椅,永远停在两点十四分的嵌贝壳的钟。妈妈正在淌眼泪。
孩子爬过后挡板。大车往前拐了个弯,一切全瞧不见了。孩子心想:永远看不见了,爸爸该满意了吧。
第二天下午,车停在一所没有上过漆的小屋前。爸爸不大灵便地从车头爬了下来:“跟我来。”
“阿伯纳!”妈妈喊爸爸。
爸爸花白的浓眉下,笔直地射出严厉的光。“人家就要做我八个月的主子了,我总得找他说句话。”
他们沿着一道攀满忍冬和野蔷薇的篱笆走去,他看见车道尽头就是那座宅第。大得真像个官府呢——他心里顿时安定起来:爸爸不敢惹他们了。说不定,我们可以过一段安定的日子了。爸爸的身影却并没有矮上三分。孩子看着,爸爸只朝一个方向走去,脚下绝不肯半点偏离。车道上拴过马,有一堆新鲜马粪,他看见那只不灵便的脚不偏不斜踩在粪堆里。
他们穿过门廊,他听见爸爸一下一下蹬在地板上。门开得快极了,那是个黑老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一件亚麻布茄克,他把门堵住:“白人,把脚擦一擦。”
“滚开,黑鬼。”爸爸把那黑人连人带门一推。孩子看见浅色的羊毛地毯上出现了个个脚印。那黑人狂喊:“萝拉小姐!”孩子看见这光洁优雅的铺毯回梯、熠熠耀眼的枝形吊灯、描金画框的柔和光彩,早已被一股暖流淹没了,眼里闪烁着惊异与歆羨。他看见了这位小姐。她直盯着地毯上的一串足迹。
“请你出去好不好?”贵妇人的声音都发抖了,“德·斯班少校不在家。请你出去好不好?”
爸爸对那贵妇人连一眼都没有看,转过身来,在地毯上又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污迹。
爸爸就着台阶把靴子擦干净:“雪白的,很漂亮,是不是?那是黑鬼的汗水。他还浇点白人的汗水呢。”
两小时以后,孩子正劈着柴,忽然听见马蹄声,马上的年轻黑人抛下一卷地毯。
爸爸大声喊起姐姐:“去抬起来。烧水。”
妈妈说:“让我去弄吧。”
“你回去。”爸爸说。
孩子闻到锅里刺鼻的土碱味儿。妈妈的神情绝望了。他看见爸爸拾起一块扁扁的碎石片儿,仔细看了看,又回到锅边。妈妈哭道:“阿伯纳,请别这么干。求求你。”
借着星光,他们又来到宅第。爸爸把地毯推下去,地毯在墙角弹落,声音大得像打了个响雷。天边刚刚吐出火红的霞光,他们已经在给骡子套犁了。年轻黑人来到地里。“地毯叫你弄坏了!”他浑身震个不停,“这张地毯值一百块钱!我要在你的收成里扣二十蒲式耳玉米。”
爸爸一言不发。
孩子心想:说不定这一下可以彻底解决了。赔上二十蒲式耳,虽然很难受,可是他从此改掉老脾气,说不定还划得来呢。
孩子跟着爸爸来到治安所。治安官说:“你认为二十蒲式耳玉米,数目太大了点?”
“我把脚印洗掉了,给他送了回去。”
“可你送回去的已经不是原样。”
爸爸一言不发。
“你拒绝回答吗,斯诺普斯先生?”爸爸一声不吭。“我裁定,少校的地毯是你损坏的。地毯是过去买的,九十五块钱他自己承担,你承担五块钱。每蒲式耳玉米五毛钱,到收获季节,你赔偿十蒲式耳。”
夜幕完全罩上了。他正在听夜鹰的啼叫和蛙鼓,忽然听见妈妈的声音:“阿伯纳!干不得!干不得!天哪!天哪!”他急忙站起来,爸爸正把灯里的油全部倒进油桶里。这时,爸爸看见孩子站在门口。
他愤怒地嚷着:
“你又要去烧马棚!你又要去做烧马棚的贼!”
爸爸忽然冲他一闪,早已抓住他的后襟。“揪住他!”爸爸说。妈妈紧紧抓住孩子的手腕。“抓牢!他要上那边去!”爸爸的脚踩得很重,不紧不慢,好一阵才消失。
孩子挣扎起来。他知道,妈妈总是弄不过他的。
突然他挣脱了。孩子一下子冲出了里间,冲出了屋门,跑到了那洒满星光、蒙着松软的尘土、密密层层攀满忍冬的大路上。他一路奔去,向那亮着灯光的大宅子奔去,向那亮着灯光的门奔去。他一头闯了进去。
“德·斯班!”他气喘吁吁地喊道,“马棚!”
“什么?”那白人说,“马棚?”
“对!马棚!”
“逮住他!”
可是他已经跑开了。他根本就没有停下脚来。
他听见背后喊叫:“备马!快备马!”
他一会儿就到了大路上,夜空像是突然泼上一摊墨污——那是冲天而起的浓烟,惊心动魄,却又阒寂无声。孩子跳了起来,来不及了。可他还是一个劲儿往前奔,听见枪响也还是往前奔。又是两声枪响。他一路气喘吁吁、抽抽噎噎地喊:“爸爸呀!爸爸呀!”
天就要亮了,他决定再往前走,山下黑沉沉的林子里到处是夜鹰的啼鸣,拉着调子,此起彼伏,让位给晨鸟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太阳就要出来了。他向山下走去,向那一片黑沉沉的林子里走去,林子里不绝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银铃般的夜鹰的啼叫——暮春之夜的这颗响亮的迫切的心,正在那里急促地紧张地搏动。他连头也不回地去了。
文本二 世间最可鄙的事情莫过于恐惧,必须使自己永远忘却恐惧。在工作室里,除了心底古老的真理之外,任何东西都没有容身之地。没有这古老的普遍真理,任何小说都只能昙花一现,不会成功;这些真理就是爱、荣誉、怜悯、自尊、同情与牺牲等感情。若是做不到这样,将是白费气力。写出的爱情不是爱情而是情欲,写出的失败是没有人失去可贵的东西的失败,写出的胜利是没有希望、更糟的是没有怜悯或同情的胜利。写出的悲伤不是为了世上生灵,所以留下不深刻的痕迹。不是在写心灵而是在写器官。
威廉·福克纳《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说》)
1.有评论者认为,福克纳的小说表现了“人类内心的古老真理”。请结合小说中孩子选择“上那边去”,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因腿脚“不灵便”踩粪后弄脏了德·斯班少校的珍贵地毯,但并不因此轻易屈服,在申诉失败后用纵火的方式宣泄不平。
B.小说中孩子感受到大房子所散发出来的安宁体面的气息,他希望能和父亲过上这种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幸福体面的富贵生活。
C.在阻止父亲烧少校家的马棚这件事情上,孩子愤怒地当面指责爸爸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同时内心经受艰难痛苦的挣扎。
D.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贫与富、白人与黑人的双重对立,白人权贵的凶狠,“穷白人”的自尊,黑人奴仆的傲慢,形象鲜明。
3.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虽以“烧马棚”为题,却是围绕着被踩脏的地毯展开,主要塑造了父亲虽坚定、不屈不挠却又暴戾、偏执的穷白人形象。
B.小说善用细节描写,例如“永远停在两点十四分的嵌贝壳的钟”“没有上过漆的小屋”等,写出斯诺普斯家生活极度艰难之况。
C.小说摹写孩子“挣脱”妈妈之后的一路奔跑,“天就要亮”时“向山下走去”的春夜场景,体现了福克纳小说语言的繁缛风格。
D.小说结尾没有介绍爸爸的结局、马棚的结局,只交代了孩子走向黑沉沉的树林子里,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
4.小说兼用孩子的叙述视角与全知的叙述视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四、王奎山《红绣鞋》与文学评论
红绣鞋
王奎山
一大早,七婶就起来了,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麦苗出嫁的日子。她想简单地弄点饭吃吃,就到黄瓜园贵他姑家去。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
刚刚做好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麦苗进了屋冲她叫了一声“婶”,就到西间里去了。
她没有往西间里去。平日她就不常往西间里去。那是贵住的房间,贵参军前就住在西间里。
过了一会儿,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七婶抬眼看了一下麦苗,见麦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她知道麦苗是个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心了。
麦苗说:“婶,做饭了没?”
七婶说:“做了,刚做好。”
麦苗说:“婶,我来晚了。”
七婶说:“看你说的。今儿个是啥日子!”
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就拉七婶往上坐。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往椅子上坐。
七婶说:“苗儿,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你上坐。”
七婶说:“这妮子,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我有话说。”
七婶说:“妮子,哪能那样哩,不兴不兴。”
到底没有麦苗的力气大,被麦苗连推带拉地按到了小靠椅上。
七婶说:“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
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跪下。
七婶仰起头,闭上了眼,眼泪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麦苗说:“娘,吃饭吧!”
麦苗说:“麦苗今儿个就要走了,再给娘端一次饭。”
麦苗说:“往后,娘再想吃麦苗端的饭,就难了。”
七婶只好睁开眼,将饭接过来,放到桌子上。抬眼去看麦苗时,见麦苗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两个人遂抱在一起,畅畅快快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七婶首先止了哭,又扳起麦苗的头,用手给她擦脸上的泪。
七婶说:“苗儿,今儿个是你的喜日子,高高兴兴地走。”
七婶说:“啥也不怨,怨俺贵没福。”
停了一下,又自言自语地说:“你说你咋恁傻哩你个龟孙!一个团一千多号人,人家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偏你……”说着说着就提高了声音,“人家都知道有爹有娘有老有小偏你个龟孙啥都不知道哇我的傻儿我的憨乖乖……”
又大声哭了起来。
麦苗也跟着哀哀地哭。
隐隐约约地,远处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七婶止了哭,细细地听。麦苗也细细地听。
欢快的音乐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
又响起了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七婶说:“苗儿,快回吧,人家来了。”
麦苗点点头,刚走了两步,又转回来说:“啥我都给麦叶交代过了,担水、劈柴……”
音乐声和鞭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七婶推着麦苗往外走。走到大门口,七婶看到一辆披红挂彩的汽车正从村街北头开过来。
麦苗凑近她的耳朵大声说:“娘,你回吧,过了三天我回来看你。”
音乐声和鞭炮声铺天盖地地压过来了。七婶一把将麦苗推出门外,转身“哐”地一下将大门关上,背靠着大门,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声和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七婶踉踉跄跄地走进堂屋,又朝西间里走去。她想给贵说几句话。
掀开门帘,七婶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桌子上,贵的遗像面前,是一片耀眼的红。
那是一双新鞋。
一双红绣鞋。
(有删改)
【链接材料】王奎山,当代小小说领军人物之一。王奎山所写农村题材的小小说站在探寻人物心灵的高度,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红绣鞋》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过去了20多年,其艺术魅力却依然丝毫不曾减少半分。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创新,自有其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1500字左右)、审美态势(质量精度)和结构特征(小说要素)等艺术规律上的界定。”(杨晓敏)。《红绣鞋》是典型的、标准的小小说作品,在这样的篇幅内,不可能展开宏大叙事,不可能铺排广阔画卷。小小说要抓住一小段时间、一个小场景展开关于一件事情的叙事,使表达集中,笔锋尖锐。
(摘编自徐小红《王奎山(红绣鞋>赏析》)
1.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红绣鞋》“表达集中,笔锋尖锐”的“小小说”特点。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麦苗一进门招呼一声就到西间里去了,可见麦苗经常来七婶家,从她麻利地擦桌子可以看出,帮衬七婶是经常的事,从后文中她对麦叶的交代也能看出这一点。
B.麦苗临行又转回,后来被七婶推着往外走,最后被推出门外,从中见出麦苗对七婶日后生活的忧虑和依依不舍的深情,也见出七婶的明白事理和对麦苗的疼惜之情。
C.麦苗对七婶由“婶”到“娘”称呼的变化和庄重的一跪,表现了麦苗的深情和决心,以及一个平凡女子的大仁大义。谜底也一步步揭开,情节由此逐渐推向高潮。
D.麦苗想最后帮七婶做做家务,拉七婶往椅子上坐,想让七婶休息一下,但因为是麦苗的大喜日子,七婶不想麻烦麦苗,硬是不让。推让之间,见出两人美好的人性。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大篇幅采用对话的方式展情节,暗藏伏笔,勾连人物,这种叙述故事的方式简洁凝练,别具匠心。
B.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而是用一个长句表达,能更真实地表现出七婶当时伤心欲绝的状态,以及对贵的无限思念。
C.作者通过七婶和麦苗的言行正面表现了贵的形象,看似用笔不多,却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人性光辉。
D.本文省笔和详笔合理运用,省笔的运用主要在开头:用全知叙事方式叙述式交代这天是麦苗出嫁的日子,可以省去许多笔墨。
4.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麦苗”这一形象的?


五、王安忆《隐居的时代(节选)》与文学评论
文本一 隐居的时代(节选)
王安忆
在这沉闷的乡村里,竟然隐藏着那样的人和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乡村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看上去是同样的自然,好像他们早就加入了乡村的历史。乡村的生活就有着这样强大的润染力,它可将任何强烈的色彩润染,这润染性足以使一切突兀的事情变得平淡和日常。就这样,我在我插队的大刘庄,遇见了黄医师。
黄医师是蚌埠下放的医生,我们庄的农民都称他为“医师”,而不是“医生”或者“大夫”。黄医师是名医,专治五官科。许多病人从老远的地方,坐车坐船再加步行,走过一个庄子打听一个庄子:大刘庄在哪?他们就这么终于来到大刘庄,走进黄医师的小屋,向他求诊。黄医师的小屋很小,只一间,顺山墙放一张床,就差不多满了。他的床,架得很高,是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了特别洁白的床单。他就在床沿上侧身坐着,一只手撑着床,另一只手放在架起来的膝上。病人呢,坐在床前的椅子上,述说着病状。这样子一点不正规,倒是很家常。黄医师听得也并不专注,提问很随意,有时候还会岔开话去。这情景说是看病,不如说是诉苦。诉说的人是不经意的,听的人也不怎么在意。来的人大都是口讷的农民,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吃苦对他们又是常事,于是就止了下来。黄医师并不急着打发他们,似乎有他们陪伴也好。他也不是善言者,加上心情抑郁,就常常是彼此都默着,在这静默里,他们互相像是很了解的,双方都不感有什么压力,就这么可坐半天。
凡是经车马周折,来到偏僻的乡间找黄医师的,都是病症严重的。所以,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手术。而我们庄没有手术室,医疗队也没有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是不可能做的。最后,黄医师总是说:要到蚌埠做手术。农民往往对手术望而生畏,一听要到蚌埠手术,就更知其不可为了。他们大都是天命论者,心里早已服了病,而到底是看过了黄医师,便都心满意足。那些从合肥、淮北、芜湖,甚至就是蚌埠找来的城里人,则是决心下定,对手术也抱科学的态度。这时候,黄医师就会和他们约定到蚌埠的时间。这往往是黄医师回家探亲的日子。
黄医师回蚌埠探亲很频繁,并且每回都要超假,他是一个恋家的人。我们庄无论干部还是社员,从来没有指责过黄医师的不遵守纪律。农村本来就是散漫的,何况人们都同情黄医师的境遇。一个人在此地,不会挑水,不会烧锅,也不会洗衣。人们看见黄医师在塘里将一件衬衣越洗越脏,塘水则越来越浑。他不会将衣服铺在水面上,而是让衣服一径沉下去,挽起塘泥。他是干大事情的,去塘里洗衣,实在凄惶得很。
大队开会,通常要等天黑到底了,才能正式开场。大队会计凑着油灯的一豆光亮,读着文件或者报纸。农人们在黑影地里打盹,抽烟。劣等烟叶燃烧出呛人的气体。时间其实并不太晚,可乡间的没有照明的夜晚总是特别地黑,又特别地静。在这满房间的黑影里,有一具高高的影子矗立着,那就是黄医师。他搬来他房间里的那把椅子,虽然只是把普通的椅子,可周围的农民大都是蹲在地上,或是坐在小马扎上。因此,这把椅子就显得格外突出。黄医师高高地坐在椅上,双手笼在袖子里,这倒和农民的习惯相合,他架着腿,笼着的手搁在膝上,很安详。听着会计用乡音一字一句地读官样文章,四周鼻息声起伏,有一种昏沉的安宁。谁会知道在这座黑暗的乡村里,有一个黄医师呢?
(有删改)
文本二 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资产阶级右派。但无论是医师之间还是大学生之间都有着共性:他们之间有着些默契,从不互问来历:他们都是独往独来,自己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也不参与。时间长了,难免会露一些端倪,也不要紧,谁也不干预谁的事,依然我行我素。那师范学院体育生与黄埔老生结成莫逆之交,那“老黄埔生红了脸,眼睛里也有了水光,有些倾心相告的意思,结果还是什么也不说”。
他们多的是心的孤寂,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隐忍,是对那时代的无可奈何的忍受。“我们良善地期望去打开一扇扇紧闭的心库,好安慰寂寞的心。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孤独是不留一线缝隙的,他们将孤独坚持到底,永远居住在黑暗的影地里,这就叫隐居。”
在那个时代被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是无奈的,无法选择的,他们被禁锢在那小天地里,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灵的禁锢,荒凉。在这一个时期里,青年们普遍热衷于以文学来表达思想和心情,一是因为这时的青年大都是苦闷的,前途茫然,这茫然倒不是如“五四”的那样,徘徊式的,无从选择与决定;而是没有选择,一切都难由自己决定,束手无措的。然而他们却仍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感,张扬着,不受拘束地过着自己的隐居的生活。“那阵子,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在农机厂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吃饭时则挤在最前面,一买一大堆,以至后来的人都没了菜。人们都对我们侧目而视,背地里闲话也很多。可我们不管这些,老实说,我们压根儿没把这破厂放在眼里,也没把这破县城放在眼里。我们我行我素。”二是对精神的追求则是近于痴狂的。在文学的资源相当匮乏的情景之下,他们的精神却分外积极地活跃着。他们为弥补精神的荒凉而不懈追求着,不只读书而且写作,他们不是书写历史的,他们书写的只是些随风而逝的私人生活。他们就在那文化贫乏的年代精神活跃着,为消除精神的饥渴而奔走着。
(节选自王安忆《读书笔记》)
1.有人评价王安忆《隐居的时代》是种“对无诗意时代的诗意追忆”,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虽没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但用“插队”“下放”等词语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我”和黄医师是“知青”“知识分子”的身份。
B.作者先介绍黄医师是蚌埠名医,又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病人不远万里、几经周折来向他求诊的情景,多角度反映黄医师的医术高明。
C.“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又将知识分子们在特殊时代里坚守自我比成暗夜里的光亮,具有象征意义。
D.黄医师在开会时会将双手笼在袖子里,和当地农民们习惯相合,这一细节照应开头,是乡村生活的强大润染力的一种体现。
3.下列对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居的人们虽然承受着心灵的寂寞,但仍不互相探问来历,也不彼此倾心相告,心灵上的戒备会加深这种寂寞。
B.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知青们的“苦闷和茫然”与五四青年的“徘徊”都是时代的剪影。
C.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就是指下乡知青们行事张扬并且我行我素,经常聚在一起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的生存状态。
D.虽然文学资源匮乏,大多青年也没有放弃对精神的追求,哪怕是对个人生活的书写,也属于那个文化贫乏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
4.文本一中的画线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黄医师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一、1.①内容上,要载道且道理要浅显易懂。通过记述一次行军中的见闻,展现了军民同仇敌汽、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道理浅显易懂。②形式上,要短小且有严密的组织。篇幅短小,以作者行踪为线索,记述所见所闻,层次分明,结构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和赏析文本内容、形式特点的能力。
第一问是“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这问是简单的概括筛选信息和分析作者观点的题型。
由文本二“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可知,周谷城认为内容上,要载道且道理要浅显易懂;形式上,要短小且有严密的组织。
第二问是结合上述特点赏析文本一。
首先从内容的“载道”“道理浅显”上分析,文本一记叙“我”行军途中,看到黄河壮丽景色,看到军队全力保家卫国,看到民众团结一心,从而表达了文本“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的主旨,讲述了浅显易懂的道理。
其次从形式的“短小”“结构的严密”上分析,本文只有1500字左右,篇幅短小,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情节清晰,结构严密。
2.B【解析】B.“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喜悦和快乐”错,应该是“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艰难”。
3.C【解析】C.“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错,文中张米贵是普通士兵的代表。
4.①自然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对黄河的描写上,作者从视觉、听觉、河岸远观、河上亲历等角度,渲染黄河雄浑的气势,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②社会环境描写,以村庄被轰炸的场景、黄河两岸村庄标语等体现抗战的大环境;以王首道、张米贵等构成军人形象群体,以民兵、查路条的孩子等构成民众形象群体,营造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全民族抗战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需要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段是自然环境,“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描写黄河的气势,“万道灿烂的阳光”“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是视觉,“发出嚓嚓的声音”是听觉,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黄河,通过写水浪、冰雪团块等渲染黄河雄浑的气势,用黄河的力量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
社会环境:“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写日军肆意侵略,导致村庄被毁。
“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写当时八路军的群体形象,写他们为抵抗日军侵略想方设法,指挥战斗;“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是民众群体形象,表现了全体民众团结一心,抗击侵略。二者结合又写出军民一心保家卫国,从而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答案】1.①巴金指导萧乾进行文学创作,完全无私,一片挚诚,故为“挚友”。②巴金的创作态度与方法是令人敬佩生畏的,且巴金对萧乾寄予期望,要求严格,故为“畏友”。③巴金的指点帮助,使得萧乾在文学上进步巨大,故为“益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巴金一再叮嘱萧乾”“总是启发萧乾”可知,巴金指导萧乾进行文学创作,完全无私,一片挚诚,故为“挚友”。
巴金启发萧乾“走出童年回忆那个狭窄的主题,写点更有时代感的东西”,“他要求萧乾带着情感去写作”“巴金从自己的创作习惯和审美倾向出发,常常期望萧乾能写出一些长篇来”,可见,巴金对萧乾寄予期望,要求严格,故为“畏友”。
根据“在巴金的启发下,萧乾意识到了自己早期作品题材狭窄、缺少时代感的缺陷,决心把创作视野放宽一些。由于一种新因素的介入,他的创作开始呈现出别样的品格”“每当他读到萧乾满蕴情感的作品时”可知,巴金的指点帮助,使得萧乾在文学上进步巨大,故为“益友”。
2.①情节简单,人物关系简单。小说情节仅仅围绕一户人家晚饭时间的人物对话展开,且涉及的人物也只有妻子、丈夫、女儿,没有其他人物。②表达的主题不简单。小说在对话中展现了“上”人先生的个性,让读者可以一窥其在生活中的无原则、无是非的态度,主题深刻,引人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根据题干所给标题“简单与不简单”可知,评论可分为两部分,应结合文本二分别评论《“上”人回家》在“简单”与“不简单”方面的体现。
根据材料二“萧乾的小说,则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结构小巧”可知,这是萧乾小说特点之一,结合《“上”人回家》具体表现有:小说只写“上”人一家晚饭时间一家人的日常对话,对话内容围绕“上”人回家晚的原因,娃娃好不好看,一幅水彩好不好等问题展开,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人物只有妻子、丈夫、两个女儿。
根据材料二“他要求萧乾带着情感去写作,每当他读到萧乾满蕴情感的作品时,总是由衷地感到高兴”可知,萧乾的作品蕴涵情感,这一点可以结合《“上”人回家》的主题评论。小说中,大丫头说“你‘上’了半天,可是你什么也没告诉我”,结合“上”人在回答问题时的话语,可知“上”人先生无原则、无是非的个性特征,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是持讽刺的态度,同时引人思考生活中对待原则、是非的态度,主题深刻。
3.A【解析】A.“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以及“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皆错。下文所写不是表现“上”人先生是语言艺术家,开头这句话不联系下文看不出是讽刺,因而不能说是奠定了感情基调。
4.C【解析】A.“从来不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错,“上”人先生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想法,他是个缺乏思想的人。
B.“但还需要大量材料进行充实”错误,“书稿到年底基本上可以完成”的意思是书稿的主体部分可以完成,但还需要打磨细节。
D.“一脉相承”错误,萧乾的《“上”人回家》无论选材还是主题都没有继承巴金的《家》,《家》选择的是封建大家庭,主题是反封建,《“上”人回家》虽然也是以家庭生活为依托,但写的是现代家庭,讽刺的是无原则、混淆是非的生活态度。
三、【答案】1.①“人类内心的古老真理”指“公平与正义”“平等和自尊”“关爱和幸福”“理想和希望”“安宁和美好”等人类美好的品质。②当父亲准备烧贵族家的马棚时,他身上“善良,正义”的一面战胜了血统和家族中“邪恶,暴力”的一面,于是选择向贵族家传递父亲烧马棚的消息,怀揣正义的孩子背叛了父亲后逃离家庭。③“上那边去”象征一种崭新的生活。孩子目睹父亲的自私、暴力和偏执,渴望对家庭的忠诚和获得公平和正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审美取向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人类内心的古老真理”的含义,指人类信奉的永恒主题,比如“爱和荣誉”“怜悯与自尊”“奉献和牺牲”“理想和希望”“美好和幸福”等等。其次是理解“上那边去”的象征比喻义。
孩子在对家庭的忠诚和他自己对于公平和正义的感受的冲突中被割裂了。当他的忠诚遭到考验时,他身上“善良,正义”好的一面本性战胜了血统和家族中“邪恶,暴力”的一面。但是,怀揣正义的孩子在背叛了父亲,背叛了家庭之后,选择了逃离,逃离了一直折磨着他的愧疚与良知。他的未来因为他的选择变得不一样。他觉醒了,故事结尾处,他看出“天马上就要亮了,他决定再往前走”,等待他的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新生活。“山下黑沉沉的林子里到处是夜鹰的啼鸣,拉着调子,此起彼伏,让位给晨鸟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太阳就要出来了”“暮春之夜的这颗响亮的迫切的心,正在那里急促,紧张的搏动,他连头也不回地去了”,至此,这个十岁小男孩终于完成了他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
2.B【解析】B.“他希望能和父亲过上这种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幸福体面的富贵生活”错误。孩子希望过上幸福体面的宁静生活。
3.C【解析】C.“体现了福克纳小说语言的繁缛风格”错误,体现的应该是简约风格。
4.①小说以孩子的视角(第一人称)来写作,兼用第三人称即全知视角。自由灵活,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相关内容。②用孩子的眼睛,以仰视视角叙述,使搬家事件更为真实客观,既突出父亲坚定、不屈不挠却又暴戾、偏执、自私的性格,又能让读者近距离的体验到孩子的矛盾与挣扎。③篇末孩子躲进树林,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便于引发读者对孩子行为以及其命运、生活环境、背景的深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视角分析鉴赏的能力。
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透过一个十岁孩子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带领我们进入到旧南方的世界。这种叙事手法有效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孩子的内心矛盾。
小说以孩子的视角(第一人称)来写作,兼用第三人称即全知视角。自由灵活,多角度多侧面展示相关内容。我们随着孩子的所见、所感、所闻经历体验了他搬家、搬家路上的对话、偏执暴躁的父亲和少校家的主仆交锋、以及当父亲又要烧德·斯班少校家的马棚时他面临选择正义还是忠诚时的矛盾等一系列事件。
这种视角的选择在突出父亲虽坚定、不屈不挠却又暴戾、偏执、自私的性格方面更有说服力,而且不断的心理描写则让读者近距离的体验到了孩子的矛盾与挣扎。采用人物视角必然会涉及人物的感知、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层面,因此人物视角也就透射出人物在一定叙事情境中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等。这篇小说也因采用人物视角,对孩子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内心观察,这些心理描写自然而又真切地传达了孩子渴望安定平静的生活却又不得不面临选择“血”还是道义时的矛盾。小说对孩子的心理描写给人真实可信感,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借人物的眼光、感受、思考来获得的。全篇小说没有出现一个“矛盾”“挣扎’这些词,然而通过心理描写,却能让读者近距离地体验到孩子对父亲复杂矛盾的心情。
最后当孩子告发了父亲孤独无助地躲进树林。孩子对安定平静生活的渴望是通过叙述者介入的心理描写来传达的。作者巧妙运用了儿童视角的人为视角限制(因儿童的观察力、思维力的不成熟)自然地进行了视角转换,由第三者全知叙述者道出孩子的想法:他只是想过上安宁的生活,却因为父亲暴躁偏执的性格一家人不得不颠沛流离。“天就要亮了,他决定再往前走”“太阳就要出来了。他向山下走去,向那一片黑沉沉的林子里走去……暮春之夜的这颗响亮的迫切的心,正在那里急促地紧张地搏动。他连头也不回地去了”,这里由第三者说出孩子的坚定,要比直接由孩子的视角说出更让人震撼。因其视角的转换,恰当地控制了读者与小说人物的距离,让读者同情孩子的同时,更反感父亲的自私。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和叙述者全知叙述视角的转换,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叙述视角最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其次是便于全方位(内、外,正、侧,虚、实,动、静)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另外,可以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从而强化其表现力。叙事朴素明晰,读者看起来觉得轻松,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四、【答案】1.①时间短:截取麦苗出嫁前一个时辰,表现了小小说“瞬时的艺术”。②场景小:七婶的家里。小场景聚焦易于发现主要矛盾,在短时间内推出高潮,引导出结局。③情节紧:围绕麦苗出嫁前她与七婶间的一系列事件展开情节,最后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标题所指物象——红绣鞋,隐喻人性美、迎接新生活等主题。④短时间、小环境、加上象征物象“红绣鞋”的运用,使文章的主题单纯却情感丰厚和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题材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单一性原则”“人物单纯”“细节精简”“情绪简单”“时距简短”“风格单纯”“语言简约”等特点。题干要求我们从分析文章“表达集中,笔锋尖锐”的特点。“集中”可以理解为短小、紧凑。因此可以从“篇幅短小”“人物单纯”“时距简短”“情节紧凑”等角度分析;“尖锐”可以理解为灵敏而深刻。可以从“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等角度分析。
这篇文章写的是女主人公麦苗出嫁前发生的事情,在时间上,场景集中在出嫁前的准备到出了门上了婚车这段时间,体现了小小说时距简短的特点;小说在人物选择上也非常简单。只有七婶和麦苗两个主人公,其他人只在她们的对话和作者的描写中一笔带过,符合人物单纯的特点;在情节方面,文章主要写了麦苗出嫁前像七婶行礼这件小事情,并在其坐上婚车后,七婶在遗像面前发现一双红绣鞋为结尾,情节非常紧凑;在人物刻画方面,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麦苗这一女主角善良孝顺的形象,并在结尾通过红绣鞋渲染出人性的美好。
2.D【解析】D.“拉七婶往椅子上坐,想让七婶休息一下”错误。麦苗拉七婶往椅子上坐,七婶拒绝的情节出现在第9、10自然段,由后文“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庄重地跪下……‘娘,吃饭吧!’”等句子可知,麦苗拉七婶往椅子上坐的目的是把齐七婶当做自己的亲娘,在出嫁前,向七婶行礼。
“七婶不想麻烦麦苗,硬是不让”错误。由“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往椅子上坐”可知,七婶拒绝往椅子上坐的原因是觉得麦苗有爹有娘,不应该向她行礼。
3.C【解析】C.“作者通过七婶和麦苗的言行正面表现了贵的形象”错误。通读文章可知,贵是一个战场并牺牲的战士。由文章第27段的“你说你咋恁傻哩你个龟孙!一个团一千多号人,人家都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偏你……”这句七婶的自言自语可知,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并且牺牲。由“人家都知道有爹有娘有老有小偏你个龟孙啥都不知道哇我的傻儿我的憨乖乖……”可知,贵在战场上舍家为国。这些形象都是通过七婶的语言描写表现的,属于侧面描写。
4.①文章通过麦苗的动作描写,如跪七婶的一系列动作,“抹、盛、拿、跪”,传神地写出了麦苗的虔诚、庄重的神态,表现了她的有情有义。②通过麦苗的语言描写,如临别的交代,很好地表现了麦苗的细心与善良。③通过七婶对麦苗感激、爱护的一系列言行,如开头一段,暗示了麦苗平日对七婶的关照,侧面表现了麦苗的善良和有孝心。④文末出现的一双红绣鞋,也从侧面烘托了麦苗真挚的情感,艺术地展示了麦苗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能力。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大类。正面描写又可以从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外貌,细节6大角度出发。侧面描写可以从其他人物的正面描写或对事物描写,环境渲染等方面烘托人物形象,发也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塑造。通读文章可知,七婶是贵的母亲,而贵是麦苗的未婚夫(已经战死沙场)。以常理来说,麦苗已经没有必要孝敬七婶了的。但从麦苗对七婶的一系列言行中,如“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就拉七婶往上坐”“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跪下”中的动作描写,深刻地展现出麦苗有情有义的特点。同时通过“啥我都给麦叶交代过了,担水、劈柴……”“娘,你回吧,过了三天我回来看你”这些麦苗临别前交代七婶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麦苗的贴心与善良。这些都是通过正面描写直接塑造出麦苗的形象。
而在侧面描写中,在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七婶因为麦苗的出嫁而伤心,说明在平日里,麦苗一定是对她关照有加的,侧面反映出麦苗的善良和有孝心。而在文末,麦苗出嫁后,七婶在贵的遗像前发现一双红绣鞋也从侧面反映了麦苗对贵和对七婶一家的真挚感情。
五、【答案】1.文革中知识青年的下乡和知识分子的下放经历,本是这一部分人的灰暗记忆,但王安忆在小说中将这段经历描写的非常富有美感,透出了一股浓浓的诗意。如文本一中,大刘庄村民接受了黄医师,黄医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格调与大刘庄那沉淀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可思议的暗合,这种混合产生了一种特有的美感,这便使得原本缺少诗意的时代有了一些诗意在里面。而在材料二中,县城里这些隐居者们不尽相同的境遇,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加之县城这块为传统文化洇染的土地的包容,这些使得这个特定的无诗意的时代增添了些许诗意,哪怕是带有苦涩的诗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对于小说所表现出的诗意,在文本一中集中体现在黄医师这一人物身上。作为下放的知识分子,黄医师应该与大刘庄这个传统中国乡村应该是不相容的,但在小说中,黄医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格调与大刘庄那沉淀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却显得非常的融洽,如“在这静默里,他们互相像是很了解的,双方都不感有什么压力,就这么可坐半天”“我们庄无论干部还是社员,从来没有指责过黄医师的不遵守纪律。农村本来就是散漫的,何况人们都同情黄医师的境遇”“在这满房间的黑影里,有一具高高的影子矗立着,那就是黄医师。他搬来他房间里的那把椅子……黄医师高高地坐在椅上,双手笼在袖子里,这倒和农民的习惯相合”,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正是黄医师身上的知识分子情调与大刘庄传统文化的融洽暗合,让小说产生一种诗意的美。
而在文本二中,“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责产阶级右派。……他们都是独往独来,自己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也不参与”这些情节都表明,县城里这些隐居者们不尽相同的遇,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都透露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严肃与压抑。但这些人都为那个小县城所容纳,他们的各种特立独行也被当地的传统文化所包容,正是这种包容,让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融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带给小说一种带有苦涩意味的美感,从而使得这个特定的无诗意的时代增添了些许诗意。
2.C【解析】C.“实写灯光微弱,又将知识分子们在特殊时代里坚守自我比成暗夜里的光亮,具有象征意义”过分拔高意义。写灯光微弱只是表明当时的场景。
3.C【解析】C.“就是指下乡知青们行事张扬并且我行我素,经常聚在一起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的生存状态”以偏概全。从材料二第一段“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责产阶级右派”可知选项表述缩小了范围。
4.①这句话表现了黄医师对家的眷恋,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②表明了黄医师知识分子自由的天性。③表明找黄医师动手术的患者之多。④这句话也从侧面表明黄医师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文本一第四段中“黄医师回蚌埠探亲很频繁,并且每回都要超假,他是一个恋家的人”一句,首先,这表明黄医师对家的眷恋,黄医师自己被下放到农村,而家人留在城里,这种分离增加了他对家的想念,同时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也让他每次都要超假。
从“频繁”一词可以看出,找黄医师动手术的人很多,这从侧面表明了他医术的高明。而每次都要超假,则是体现了黄医师骨子里的知识分子特有自由天性,暗示了其知识分子身份。
最后,这一句还与后文他洗衣服的情节相呼应,从侧面表明黄医师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
【要点回顾】
重难点1、了解高考文学评论的新题型,熟悉并掌握答题技巧。
【品格养成】
实际上,当一个人开始享受孤独的时候,才会彻底拥有自己的灵魂。
20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