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3 11:4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联考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一前六专题十选修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时,商王册封部落方国首领为侯、伯;西周时,周王则主要是将王室子弟分封到地方建立

诸侯国,以拱卫王室。这一变化反映了
A.王权专制日益强化
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地方控制趋向严密
D.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2.右图是小秦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体制示意图。
最高

皇帝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统治者
A.该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中央
B.民心所向是其建立的源动力

政府

C.郡是直属于三公的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
D.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
地方
政府
县(令或长)

3.唐代设置的散骑常侍,初期并没有实际的职务。唐太宗把散
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待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

骑常待隶属中书省。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
A.中书、门下二省职权的扩大

B.统治集团内部职权的调整
C.官员彼此之间党同伐异严重
D.权力制衡机制逐渐被打破
4.下表所示为中唐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所占的比例。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
时期
宰相总数(人)
进士出身的宰相所占比例(%)
唐移宗时期
14
57.1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懿宗时期
21
81
A.提高了官员道德修养
B.受人为干预的几率增加
C,有利于改变政治风貌
D.变更了人才的选拔标准
【A高二历史第1页(共8页)点】
0000000
5.明朝中后期,一些内阁首辅屡次动用封驳权驳回皇帝的旨意,保护了一些敢于上书言事,批评
时政乃至皇帝的官员。由此可知,明朝中后期
A君主专制日趋衰落
B.中央集权遭到挑战
C.监察体制运作有效
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6.1861年3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目为“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的
报道,文中提到,香港转运的部队天天“无不满载着抢回来的赃物”。这些部队
A.主要来自美国远征军
B.曾经参与洗劫圆明园
C.劫掠了大量敦煌宝藏
D.遭到三元里人民阻击
7.1851年太平军攻占永安县城后,洪秀全将拜上帝会的领导人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
辉、石达开分封为王,并按照周礼设置了太平天国的各级官职,颁布了新历法一太平历。这
反映出,当时
A.“向西方学习”蔚然成风
B.民族矛盾加速了清朝统治灭亡
C.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D.太平天国的革命目标十分明确
8.曾经历过1900年北京东郊民巷战斗的法国学者在其日记中有多处关于葬礼的记述,在保护
使馆区战斗中阵亡的人,他们都会在歇战的时候为这些人举办葬礼,如“三点,埋葬了水兵”
“三点,勒格那克和另一位奥地利土兵的葬礼”等。这些记述
A.刻意美化了侵略者的形象
B.折射出义和团反帝斗争的胜利
C.反映出清军战斗力的提升
D.丰富了历史学术的研究视角
9.武昌起义后,“铁血十八星旗”成为革命军的旗帜,旗帜上的九个分支代表“九州”,十八颗星代
表汉人聚居的“内地十八省”。可1911年12月又定“五色共和旗”为国旗,红、黄、蓝、白、黑代
表占当时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群。这一变化
A消除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
B.体现了民族平等思想的贯彻
C,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思想的发展
D.造成了文化认同混乱的局面
10.列宁的《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与孙中山的《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同时刊载于1912
年7月15日《涅瓦明星报》第十七号上。列宁在文中宣称孙中山是“争得了共和制度的、战
斗的和胜利的中国民主派代表”“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而他
的论文“每一行都滲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些评价主要是基于
A,孙中山领导的政党代表了无产阶级利益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点高二历史第2页(共8页)点】
00000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