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
历
史
(仅示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晚期的青铜铭文字体渐趋于规范。此后,铭文愈加变得种类多端并随地域不同而风格迥
异,如秦国的书体有着浓厚的宗周色彩;南方诸国的铭文曾流行过修长的字体,但风格与东方
的有所不同。春秋末期甚至还出现了以鸟兽为装饰的美术字一鸟虫书,奇诡多变,极难辨
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大一统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
B.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C.礼崩乐坏推动文化的多元化
D.宗法观念的影响区域有别
2.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
平五年(188年),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刺史又转变为拥有军政大权的州
牧。刺史职能的转变表明
A.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C.国家行政结构不断完善
D.官吏设置注重实用性
3.“塔”字,原不见于中国早期文字,为六朝时期翻译佛经所创。起初塔与庙结合,成为佛教象
征,后来慢慢与佛教脱离关系,成为点缀园林山川的建筑,其层数也逐渐由奇数变为偶数(当
与中国古代宗教重偶数相关)。上述变化,说明塔
A.自身佛教色彩已经消失
B.见证了佛教的兴衰历程
C.成为东西文化交流媒介
D.已转化为中国化的建筑
4.下表反映了金朝六部尚书任职人员的种族来源情况。据此可知,金朝
民族
女其族
汉族
契丹族
渤海族
总人数
人数
97人
108人
13人
9人
227人
A.政治上实行蕃汉分治制度
B.社会生活上实行兵民合一体制
C.汉人在六部中占主导地位
D.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冲刺压轴卷(一)·历史第1页(共6页)】
XGK
5.下面是关于清代农业生产和人口(1600一1887)的统计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朝
耕地
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年份
总人口(千人)
农业人口(千人)
总面积(千亩)
农夫人均(亩)
总额
净额
余额
1600
120000
97200
725464
27.52
1765
819
469
1766
200000
170000
1036109
25.22
1700
789
439
1784
300000
255000
1009354
16.75
1122
521
171
1812
350000
297500
1050436
14.94
1012
470
120
1887
400000
340000
1125960
13.88
855
397
47
A.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
B.导致环境恶化的可能因素增加
C.注重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推广
D.高产农作物引进并大面积种植
6.美国学者裴士锋在著作中说,中国和美国作为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贸易市场,同时陷人内战,
英国如若不干预其中之一,将会面临着同时失去两大市场的风险。最终,英国选择在美国内
战中保持中立,转而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作者认为英国这一决策是因为
A.中国市场比美国市场更重要
B.清政府已经成为英国的傀儡
C.全球背景下的殖民利益需要
D.太平天国严重损害英国利益
7.下图为民国初期上海寄往烟台的实寄封,贴4分帆船邮票:信封背面印有“上海鸿泰永记袜机
厂”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发展催生了近代广告业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的地位
D.政府的政策助推了邮政业的改革
8.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大师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杂志撰稿,阐述
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王尽美
联合邓恩铭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并创办了《励新》学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廓清了很
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这些活动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
B.有力地批驳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D.为开展国民革命做好了舆论动员
9.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
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
【冲刺压轴卷(一)·历史第2页(共6页)】
XGK